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现教师群体卓越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4

袁成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校长治校的头等大事。然而,笔者考察若干名校发现,教师队伍建设成功的经验凤毛麟角。在各种校长高峰论坛上,校长谈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多,谈教师发展的少;谈个别金牌奥赛教练的多,谈教师群体建设的少。试问:教师是教育之本,校长为何避而不谈?教师不能群体卓越,谈何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卓越教师”是不断追求专业发展、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拥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形成了独到的教育思想或主张、赢得了较高的专业声誉的优秀教师。这个优秀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专业发展境界。本文以骨干教师(名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为路径,以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经验为例,探究实现教师群体卓越的策略。

一、理论假设

1. 教师身份的规定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学生灵魂的引领者、学业的促进者和生涯的指导者,教师理应且必须是卓越的。广州市六十五中认为,如果你不足够优秀,那就请你别当教师。这种观念正逐渐被所有教师认可。

2. 群体卓越的可能性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职前职后教育逐步走向一体化;随着教师准入门槛的提高,综合素质、专业水平与创新能力的考查越发得到重视;随着教师资格注册制的推进,不合格教师将被自动清理,教师走向卓越的机制将自动形成。每一位教师从入职起,就已经具备了成为卓越教师的潜能,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都可以走向卓越,都可以成为教育家型教师。

3. 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对一所学校而言,教育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每一位学生对师资享有的公平,更高质量的前提是每一位教师都是卓越的。我们认为,“你的不卓越”就是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破坏”。所以,“如果你不足够优秀,那就请你别当老师”。

二、具体策略

1. 重塑师道尊严

各级政府颁发的优秀称号具有稀缺性、平衡性、报答性、补偿性等特点。如在评选设计时给出的指标少,几年才评选一次,甚至可能临时取消。指标的分配,也具有明显的平衡(轮流)与补偿功能,如遇到指标少时,就轮流分配。又如为了吸引教师扎根农村学校,就进行报答性或补偿性地给予指标的倾斜。为了让每一位教师拥有师道尊严,学校淡化了功利化和有倾向性的榜样宣传,取消了传统的光荣榜中的“优秀称号”,让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登上宣传栏的机会,平等地享有荣誉。

2. 重构教师价值

在价值多元的今天,教师的价值结构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同一教师的身上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念。因此,当下学校亟需建构教师的核心价值,统领多元的教师价值,发挥核心价值在教师价值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在学校开设的凤凰大讲堂中,教师们以做“四有教师”为核心价值追求,以自己的亲身实践阐释教师的深刻内涵,以演讲的方式展现自我价值内涵,通过价值澄清來建构教师价值。

3. 提炼教育思想

提炼教育思想,让思想引领卓越。骨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会面临两难窘境,一方面“课上得漂亮”,另一方面却难以做出学理解释;一方面其教学具有规律可循,另一方面却无法准确定位和清晰描述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可能与骨干教师缺乏对专业概念及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有关。学校教师群体卓越墙上,每一位走向卓越的优秀教师,都在实践中提炼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主张。

4. 构建学习社群

学习社群是在具有共同愿景和价值共享的组织中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学习社群中完成的。我校构建了学习社群,有大而不散型,如学科组、年级组;有小而紧密型,如教师发展工作室、备课组。每一位教师都归于某一个或几个学习社群,社群成员是互助型的发展关系。无论是哪种学习社群,都是追求共同事业、一起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共同信念和共同理解的个体集合。如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备课组的工作理念是:课前一聚,课后会诊,随时协商。

5. 师德负面清单

要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我校对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的理解是,所有教师理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学校正在建立教师发展大数据库,使每一位教师每一天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反映在数据中,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师德负面清单,如考勤、投诉等。

6.“互联网 + 教育”助力创新型教师发展

信息技术的进步必定对教育的变革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教育生态必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未来的教育形态一定是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教育形态。鉴于这种判断,未来的教师一定是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在改变传统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同时,建构线上线下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由此而成长为创新型教师。

自2016年成为广州市首批智慧校园实验学校以来,学校选取了两个实验班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实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8年4月,学校将实验成果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全面推广。在“互联网 + 教学”实践探索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得到了区域同行的高度认可。如化学教师张敏玲在全区做了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半年内吸引了来自兄弟学校的100多名教师前来交流。

三、反思与总结

经过两年的教师群体卓越工程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群体卓越工程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也是教师队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为社会提供公平服务的前提。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教师群体卓越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怎样使教师负面清单结果发挥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等。现代信息技术(如教师大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必将为教师群体卓越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更多的助力。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 YQJK017)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