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原点还是终极

时间:2024-05-04

樊远庆

以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了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的。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随后,广东、山东、江苏等5省进入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实验。在继续全面深化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之际,全面反思“十年课改”是非常必要的。

一、不囿成法——理想与困顿交锋

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来说,《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刘军教授认为给予它的定性体现了基础性、历史性和课程性。关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提出: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样性,从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对历史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采取了模块+专题的设计思路。随后,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课程目标。最后,《课程标准》还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

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对之前的历史课程做了很大变革。也表明中国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专注本土走向与世界对话,广泛研究、参考欧美及日本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如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教授所说的是“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对比之前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带有明显的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课程改革取向,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和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十年来,历史教学和历史课堂不再是静如止水,讨论历史课程改革的声音从未停止。新旧思想碰撞,改革的呼声渐高,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面对讨论,我们不仅是旁观者,我们还清晰地意识到要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进行定性;清醒地认识到要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深切地觉察到评价一堂课不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要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学观念要不断更新的必要性。期间,涌现出了大批通过专业成长而活跃于新课程改革前沿的学者、名师。

毋庸讳言,对新课程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课程改革存在理想化色彩,教育传统的缺失和与教育现状的脱节使得实践中的困顿不断涌现。教育中“马太效应”没有得到好转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教育公平问题。新课程出现的问题包括新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问题,也包括新课程改革执行力的问题,当然包括与新课程相关的社会大环境问题等。就身处一线的教师来说,经常感到面对新课程理念与实践操作无所适从,鸿沟犹存。例如迫于课时与考试,实际教学中很难贯彻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就学生而言,按照新课程设计思路编写的教材,采用模块教学让他们觉得历史学得混乱不堪,选修教材基本上形同虚设。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郑林副教授负责的团队就《课程标准》实施后的实际状况,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有利于系统、深入地分析问题。相信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会厘清问题,继续向前。

二、十年磨砺——践行与洞悉齐步。

随着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行,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

就实践层面,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四套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贯彻的精神是否总是一致或准确;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对新课程改革以来举办的各种级别的培训理解与实践是否出现误差。就客观来说课程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一样,也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因素受到种种掣肘的复杂问题,很难做到“毕其功于一役”。

最重要的是新的课程改革同样需要面对高考的检验,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必然导致课程改革的虚化。比如,现在的高三历史教学中,由于三个模块新课授课已经结束,通常的做法是返回课程改革之前教材的体系,按照通史的方法帮学生进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历史学明白,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选修基本不学,探究基本不用,多样性与开放性初衷的课程改革精神打了大大的折扣。另外,不容忽略的是,在践行新课程改革上,高中教师应该是主要的执行者,但迫于高考与平时课业的压力,大多数青年教师对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缺乏教学经验与整体把握。中老年教师有经验,有见地,但往往对于新课程改革接受的过程却是漫长的甚至是麻木的。

就理论层面,需要明辨是《课程标准》本身的问题还是解读与理解的问题;是《课程标准》之前的老问题还是之后出现的新问题。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不成熟的,都需要对它进行实践的打磨和理论的总结。例如课程改革从酝酿到实验到全国推行时间显得仓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同样如此。十年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理论基础、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厘清,缺乏宏观把握。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破与立、经验取与舍如何界定以及依据是什么,课程改革顶层设计者同样需要阐明。“理论基础不仅指向课程本身,而且也指向教学过程,更确切地说,是指向学生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需要在充分分析十年实践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负重前行——继承与创新兼备

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正式提上了日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负责人朱汉国教授和研制组成员何成刚博士就修订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注意宏观定位、增强可操作性、调整内容编排、降低学习难度、减少学习总量、规范概念解释六个方面。可见顶层设计者对十年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就身处课程改革和教学一线的角度,笔者认为《课程标准》修订还需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在新的社会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涉及到教育方面的有: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高考等。之后,国家有关部门会出台很多具体举措,这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课程改革定然是利益共同体裹挟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向前演进,个体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必须统摄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十年课改”指导思想决定的,更是我国教育目的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长远需要,在此基础上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二)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改革,同样肩负着基础教育的重任。

1. 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价值,通过历史学习,体会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什么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会理解个人在这种关系中的地位和应有的权利;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民主、法治、理性……历史学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位有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现代公民。

2.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他域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历史学科通过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科学和人类文明理念的认同,同时,历史学科还在培育学生的全球化的眼光和胸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三)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1. 建设从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科结构型课程体系。正如聂幼犁教授所言,对于中学历史课程而言,人们常常忽略其学科特点与中学生的关系,缺少对历史的理解与个人的阅历和经验密切相关的研究。《课程标准》的修订需要慎重处理好初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问题,历史知识可以重复,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注意每个阶段的要求。历史课程的内容取舍、容量与难度及可行性都需要进行大量调查、论证。

2. 处理好中国国情与国外经验的关系。关于中外历史课程及课程标准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例如赵亚夫教授、李稚勇教授、聂幼犁教授等都对欧美国家的历史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何成刚博士等编著的《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对国外历史教学案例从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学习的视野、材料研习的能力、公民理念的教育、历史教学的方法、学业评价的手段六个方面做了译介。纵观各国历史课程改革轨迹,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之间也在相互学习,但是,即使接受了外国的理论与经验,他们自己也在探索中。所以,回归本土,回归实践才是硬道理。

3. 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编写的关系。教科书编写是另一项重要工程,它需要对《课程标准》精神把握精准,还要注意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学科前沿的及时更新。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使用的语言表达与选取的非文字的资料是否符合学生认知和具体教育地区情况,等等。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出版的商业模式必然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必须遵循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科学理念;必须注重策略,加强协同攻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科学化建设”。

(四)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需要渗透历史学科统领性观念,突出历史学科的思想与方法。

1. 历史的本真与历史学的求真同存。历史具有客观性,但历史学是人文学科,求真、严谨是历史学存在的基础,求真应该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如果忽视了历史学科最本质、最质朴的要义,历史课堂便失去意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是历史教学的原点,也是终极目的,也是历史学科求真属性的必然要求。历史学不能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有秉承真实理念,走进求真的教学,历史课程才具有生存的意义。

2. 历史的时序与历史学的逻辑并举。历史重要的特点就是时序性和整体性,早期历史作品,无论是中国的《春秋》还是西方的《编年史》无不体现时序性与整体性特点。对于历史认识来说需要体现逻辑,需要展示历史学科横向和纵向组织和结构知识。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来说,同样需要体现历史研究逻辑和课程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认知逻辑。

3. 历史的多元与历史学的兼容共生。历史发展是多元的,观察历史的视角也是多维的,历史学就需要兼容这种多元文化。这一点,美国史更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美国化”与多元化的统一,多元中包含一致,统一寓于多元之中的国家,统一与多元的“钟摆”始终伴随着美国的发展,伴随着美国文化的发展。《课程标准》修订同样需要努力寻找恰当的平衡,从而体现历史的多元和历史学的兼容并蓄。

(五)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需要保持课程标准动态调整。

历史课程涉及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高质量的课程标准需要广泛的跨学科理论融通与方法摸索,需要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因此,课程标准的完善是一个时改时新的持续和开放的过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是十年磨一剑,甚至是几代人磨一剑。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承接传统,更需要彰显时新,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一次崭新的课程文化的创造。如同一场400米田径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从起点奔向终点,其实,也正是奔向原来的起点。同样,无论继承还是创新,历史课程改革不能是“忘本”的课程改革,褪却浮华的表象。还原质朴的内核,返璞归真,回到基础教育的本质,回到历史学科的本真,回到高中学生的本身,这应该是课程改革的原点,也正是她的终极。

责任编辑 罗 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