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育的艺术是创新

时间:2024-05-04

饶忠祥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不论是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还是正常的教学工作,有渊博的知识,有澎湃的工作热情,当然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但我认为对于一名想在教育战线上做出贡献的教师来说,教育的最高艺术应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民族要发展要进步靠的是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只有从事教育的教师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认为要想在教育上做出成绩,就要大胆改革,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拘泥于这样的教学模式、那样的教学方法,走出一条适合当前教育形势的创新之路。

一名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满怀豪情壮志,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踌躇满志的走上了三尺讲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增加,有些教师好像发现了教育教学的“真谛”——面对顽劣的学生,严厉、高压,甚至体罚就可以使他们中规中矩;看看教参,翻翻教案就可以上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名不思进取、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就这样诞生了。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难道这就是我们从教多年后的教育结果吗?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桎梏了教师的创新。

一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教育惯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职业道德往往就是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传授知识、解除学生的疑惑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和聆听者、记录者和解读者、积极的对话者和合作者以及适时的提携者和推进者。但教师在面对真实的教育情境时,往往被传统的固化思维所左右,教育行为艺术与教育理念相脱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恹恹欲睡。教师的任务是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至于这节课学生能接受多少,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起到怎样的作用,恐怕教师自己也不太清楚。很多教师就是在这样教育教学环境中,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亦步亦趋,不愿也不想越“雷池”半步。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教育惯性,禁锢了教师们的改革意识和改革精神。

二是教师职业的稳定性让教师形成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职业惯性思维。打铃上课,照本宣科;听到铃声下课,到办公室改作业。这种年复一年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模式,许多教师已经习以为常,毫无工作的热情。所以也就有了一本教案用几年、一种教学方法用一生的的现象。这种职业惯性思维模式,也禁锢了教师们的思维和创新。

三是社会浮躁风气使然。现今社会,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安分起来:投机取巧者有之;沽名钓誉者有之;应付了事,浅尝辄止者有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者有之。这些浮躁之气、不安分之风,有渐行渐强之势。学校这片净土,也逐渐受到这些风气的影响。有些教师坐不下来,静不下来。所以,这些教师也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教育的新理念和教学上的新方法,没有把教育真正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如此,哪里还谈得上去创新呢!

创新的教育教学,应该打破常规,突破教育惯性的羁绊;应该精心于每一堂课,精批于每一次作业,精思于每一次的教学得失,不断地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不应该是墨守陈规的,也不是亦步亦趋的一味模仿,而应该把学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把自己的学识和已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得到符合学生实际、自己也能得心应手驾驭的适应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艺术的硕果,靠的是对教育现象的再认识,靠的是对当前教学现状的反思,靠的是教师锐意进取、大胆尝试、不盲目崇拜、不唯别人是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还是不思进取,还是一味的因循守旧,我们就会在教育教学中迷失自我,贻误孩子们的前途。

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