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孙琳 宋刚
“宋江阵”是以水浒主要人物宋江为名,自明清以来在我国部分省市特别是闽台地区流传时间较久、传播范围较广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往往以某村落或族群为基础形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融宗教信仰、技艺展演、强身健体、乡土文化认同等于一体,突出了文化同源性以及闽台人民数百年来一直传承此种仪式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现在的“宋江阵”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的郓城,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台湾的台南、高雄等地,人们在特殊的节日乐此不疲地表演“宋江阵”。
宋江阵的早期记载
水浒相关故事自北宋末年即已开始广泛传播,从史籍中的“纵横京东”,到民间普遍认为宋江等人“有力有智”,明初戏剧《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小说《水浒传》中有宋江等人排兵布阵的详细描写,在明中后期伴随《水浒传》的盛行,水浒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亦达至顶峰,如明朝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多有关于吴越民俗的记载,其中卷七“及时雨”记载了绍兴一次规模较大的祈雨仪式,需要百般寻人扮作宋江等三十六人:
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争唾之。余里中扮《水浒》,且曰:画《水浒》者,龙眠、松雪近章侯,总不如施耐庵,但如其面勿黛,如其髭勿鬣,如其兜鍪勿纸,如其刀杖勿树,如其传勿杜撰,勿弋阳腔,则十得八九矣。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观者兜截遮拦,直欲看杀卫玠。
此段记载中所称“壬申”,当为明崇祯五年(1632),以扮演水浒好汉来祈雨足见当时《水浒传》的巨大影响,这或许可算是关于“宋江阵”的较早记载。张岱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言“里中”当指绍兴。所谓潮神海鬼,指当时百姓为祷雨而扮作的司雨之神,而“争唾之”,可见对干旱天气的无奈与反抗。三百年后鲁迅在《朝花夕拾·五猖会》中将张岱所写赛会与清末绍兴迎神赛会比较,不免感叹原来的“豪奢”与后来的敷衍。之所以扮演水浒好汉来祈雨,或许与宋江“及时雨”的绰号有关系,当地民众迫切期盼“及时雨”的降临,也有可能是因为《水浒传》中言宋江死后梁山泊内“祈风得风,祷雨得雨”,楚州“远近祈祷,无有不应”,有学者认为此种扮演水浒好汉祷雨仪式渐失与明末清初人们对水浒“诲盗”的潜在顾忌有关,只是如果将此种仪式与传布闽台地区的宋江阵联系起来看的话,则有可能是此种仪式并非没有流传下来,而只是嬗变成了其他形式。张岱此段描写中提及此种民间祷雨扮演的对象已经具备现存宋江阵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
明代陈懋仁所编纂的《泉南杂志》中也有类似赛神的记载:
迎神赛会,莫盛于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诞期,以方丈木板,搭成抬案,索绹绮绘,周翼扶栏,置几于中,加幔于上;而以姣童妆扮故事,衣以飞绢,设以古玩,如大士手提筐筥之属。
张岱与陈懋仁的二处较早记载虽未言明此种盛会为“宋江阵”,但从规模、形式上来看,与之甚为接近,谢国兴据此认为宋江阵出现在漳、泉一带极有可能是明代中后期之事,而且一开始是先模仿庙会“抬阁”的形式。
在现存文献中,有关宋江阵的相关信息出现时间普遍较晚,但相关传说则言宋江阵自明末清初即有传布。宋江阵的传承主要分布在山东鄆城、福建、台湾等地,特别是台湾地区是宋江阵文化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基本上未曾断绝。从其发展历程来看,甚有可能自郓城传至东南沿海,又由福建等沿海传入台湾并不断发展衍化。
宋江阵渊源传说
关于宋江阵的渊源,有多种不同说法,普遍体现了水浒文化对民众心理的广泛影响,大多数传说推至戚继光、郑成功、南少林僧人等基于对宋江等人忠义无双、替天行道的热爱与首肯,方以其名命“宋江阵”。下面将几种说法简要介绍。
一是宋江实战阵法的遗留。历史上宋江等人在啸聚江湖、驰骋天下时,为抵抗官军,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平时注重演练相关阵势,锻炼部卒体能,加强协调与团结,才能具有较强机动作战能力,从而横行京东,攻城掠寨,致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宋江等人出于忠义的选择,接受招安又相继离世之后,部分将领和士卒或寻地隐居,或返乡归农,闲暇时将此阵势又传给周边百姓,代代相传,以至于今。像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的旷庙附近,即有传说安道全隐居时曾在此传播医术和阵法,据说某些流传闽台地区的宋江阵口号中还有一些是郓城方言。菏泽市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据史籍记载水浒英雄宋江即出身于此,以其命名的阵法在此地流传亦为顺理成章之事。
二是戚继光以鸳鸯阵为基础创编而成。明朝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崇尚宋江等人的忠义之心,自小以抗倭为己志,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戚继光从军后将原有的“鸳鸯阵”加以改良,并将适用于水域作战的藤牌、狼筅等纳入常用武器之中,即为现在所说的“宋江阵”,戚家有一支后人在山东郓城落户,故郓城故老相传此阵。戚继光坐镇东南沿海,结合实际将此阵法不断加以改良,并用于实战之中。浙江、福建与台湾等地百姓经常遭受倭寇、海盗侵扰,戚继光将阵法简化传布民间,此种战阵遂广泛传播。只是由现存宋江阵来看,缺乏战阵攻击与防卫的实用性,更多的是体现宗教仪式的象征意义,或许是因时代和功用的不同,不断融入戏曲表演、祭拜等因素所致。
三是郑成功寓兵于农的遗存。明末郑成功为保卫海疆,训练部卒,有所谓的“藤牌兵”及“五花操兵法”,在原有阵法的基础上改良创新了此套阵法,因当时部伍中不少是来自福建地区的武林豪杰,非常崇仰《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于是便以中国传统武术为基础,打着“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旗号,将此阵法发展成为“宋江阵”。后来郑成功统治台湾时,其部属陈永华为了方便治理,采用寓兵于农和寓政于教的做法,将某些战阵训练方式融入民间,某些农业器具也融入阵势训练之中,像雨伞作为生活中常见器具,既能防雨,又兼攻防效果;月牙铲、叉,是农家用来叉草的;齐眉棍随手可得,可防御来袭野兽,又可驱赶家禽家畜等;刀、斧是农家普遍可见的农具。入清后,不少将士退伍离开军队,就地安置,结合民间信仰与地方武力而成“阵头”。
四是少林功夫的传承衍化。还有传说认为“宋江阵”是少林武术流传的一派,由少林五祖拳祖师蔡玉川所创,与南少林的单套拳、狮阵、剑狮等同时流传下来。现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宋江阵是以武馆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这类宋江阵较少奉祀田都元帅,而是以拳术演练为主,故供奉宋太祖、达摩祖师的较多。
五是水浒相关戏曲衍化而来。福建地区的戏曲表演行业多奉田都元帅为祖师爷,宋江阵亦多奉田都元帅为保护神,还有地区称为“宋江爷”“宋府元帅”等,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宋江阵与水浒戏的密切关系。
由于田都元帅在漳、泉一带多称“相公爷”,而宋江阵系以水浒故事为张本,宋江为水浒好汉的首领,出阵时领头掌旗(宋江旗),“相公”与“宋江”的闽南语发音亦较近似,有可能发生某种讹传现象。亦有一些庙宇如台南市南区的中州寮保安宫同时供奉田都元帅与宋江爷两尊神像,安定区苏厝长兴宫同时供奉田府元帅与田都元帅,也有的将宋江阵供奉的保护神统称为“梁山人马”,只以红纸书写牌位而无神像,甚至有供奉手持双刀扈三娘造型的“宋江娘娘”者,名称虽有不同,神像也有差异,却都是宋江阵的保护神,体现了民间信仰传播过程中的某种衍化与变异。宋江阵中除持旗的“宋江”外,还有手执双斧的“李逵”紧随其后,负责保护和冲锋陷阵,一般认为在宋江阵所有兵器中,双斧是最具有镇邪除煞功能者,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姓对“黑旋风”形象的某种亲近之情。
据说过去传统戏班外出表演剧目时会在后台安奉田都元帅神位,保佑演出平安顺利,因此宋江阵在庙会绕境经过歌仔戏、布袋戏戏台前,往往会向戏台行礼致敬,与拜庙相似,亦称“拜棚”。若戏台上正在演戏,会暂停演出,派人接香答礼,若不在演出阶段,也会专门派人着戏服接礼,体现了戏剧行业之间的互相尊重。
六是某种宗教仪式的演化。自元明时起,福建、广东一带居民多有移居台湾者,面对水土不服、野兽侵袭、匪盗骚扰及思乡之苦等,先民在筑屋建房过程中,多建庙立祠,将本地崇祀神明带至新的居住地,继而形成同乡聚居村落,共同开垦生活。逢寺庙建成、神佛诞辰之日,多会依家乡习俗举办祭典以酬神恩,在迎神赛会时请神明乘轿出巡游行,以驱邪除煞,同时会组织各种艺阵随同神明出巡护驾。宋江阵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可能有所不同,但某种仪式实践与宗教功能则大多存在,换句话说,宋江阵在庙会活动中作为“热闹阵”,“武阵”并非其主要功能,维护与实践宗教仪式的神圣性以及驱邪镇煞往往才是出阵的最初目的。现在宋江阵出阵仪式多包括:庙宇举行请水(请神)、进香、绕境(代天巡狩)时开道护驾,旧庙整修庆成或新庙落成开庙门、神明安座时之护卫,一般居家与公司进行净宅、镇煞等,多与宗教法事相关。
宋江阵的渊源虽说法不一,但观其艺阵精神与操练目的,无疑是以移民农业社会文化的环境为背景,以加强团结、训练体能、防卫家园为基础,以配合地方节庆祭祀仪式为形式的综合性活動。但既以“宋江”为名冠之,体现了对宋江等人忠义无双、替天行道的崇仰之情,是水浒文化的某种衍化形式。
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水浒文化在台湾的影响”(项目编号:2023—LTZX—07)阶段性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