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段熙仲 潘君昭
继《诗三百篇》之后出现的《楚辞》,其产生年代是在公元前4世纪以后。《楚辞》这个名词,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传》:“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实际上这是指以屈原为主要作家的一种新型文体;由于屈原是楚國人,而《楚辞》无论从思想内容或是音调、格律来看,又都带着浓郁的楚地风采,所以历来就把以屈原作品为主的内容称为《楚辞》,其流行地域是在长江、汉水一带。这些地方都是楚的属地。
楚是芈姓之国,开国之君熊绎曾受周成王的册封,居丹阳(今湖北秭归)。春秋时,这里还被周人称为“蛮荆”。事实上楚从熊绎开国之后,经过一番苦心经营,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进展得极为迅速。到春秋初年,楚主就自称为武王,其子文王建都于郢(湖北江陵),自此直到战国中叶,楚愈趋强大,成为南方第一大国。国内物产丰富,冶炼技术著称于世,手工业制品如青铜器、漆器、纺织品、木器等制作精良,首府郢都商业繁盛异常,《北堂书钞》卷129“衣冠部”和《太平御览》卷776桓谭《新论》说:“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 这种种说明了当时的楚国社会已有相当的物质基础。
由于秦国在前359年变法后日益强盛,到战国中叶,它对山东六国的威胁也逐渐明朗化,因此在七国的外交路线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主张山东六国联合抗秦,叫做“合纵”;一是主张六国各自和秦国妥协,而向别国进攻,叫做“连衡”。山东六国,以楚为最大,齐次之,秦要吞并六国,首先要从这二国下手,但齐远处东海之滨,而楚却还有些边界和秦相连,如能先打败楚国,再东向图齐,自较有利,所以秦就采取了军事上全力对楚、外交上竭力破坏齐楚联盟的政策。楚国在怀王初年(前328年为怀王元年)国势还很强大,只因怀王本身有着轻信奸佞、反复无常的缺点,加以朝廷中又被那落后腐朽的贵族集团所把持,不能坚持执行联齐攻秦的政策,几次绝齐亲秦的错误行为导致了楚国外交上的孤立,军事上的失败,加以内政又腐败不堪,无法振作,国势也就江河日下。怀王被欺骗客死于秦,顷襄王嗣立。后来,郢都陷落,夷陵大火,人民逃亡流离,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城,这是楚国灭亡的前奏,也是促使屈原的生活悲剧达到高潮的历史原因。
在文化方面,春秋晚期到战国时,各国间相互接触交流的频繁,“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的活跃,引起南北文化的迅速交流。楚人陈良北学于儒家,《孟子·滕文公上》:“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楚国朝廷引《诗三百篇》的诗句用之于外交辞令。《战国策·秦策四》中,黄歇说秦昭王历引《大雅·荡》《小雅·巧言》诗句。 屈原的屡次使齐及其作品《橘颂》《天问》受《诗三百篇》影响的明显痕迹,都说明了北方文化对《楚辞》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至于楚地的民间文学,尤其是民歌,与《楚辞》更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前5世纪时,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作为《楚辞》先驱的南方民歌。
前5世纪中叶出现的《越人歌》,对《九歌》起着直接的影响: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刘向《说苑·善说篇》:“楚鄂君子皙(楚康王之弟)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芘,张翠盖,而榻犀尾,班丽袿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 到5世纪初,孔子游楚时,又听到童子所唱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是楚地民间风味十足的诗歌,的确与以四言为主的北国诗歌大异其趣;它们深根在民间文学深厚的土壤中,并且以丰富的滋养哺育《楚辞》,使之健康成长。
关于《楚辞》一词的含义,宋代黄长睿有过很明确的说明:“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词。若些、只、羌、谇、蹇、纷、侘傺者,楚语也;顿挫悲壮,或韵或否者,楚声也;沅、湘、江、澧、脩门、夏首者,楚地也;兰、茝、荃、药、蕙、若、蘋、蘅者,楚物也。”(《校定楚辞序》)现将上面所提出的《楚辞》的几个特点稍加说明于后:
1.书楚语 就是诗中运用当时楚国的口语。屈原作品中运用楚国方言的地方很多,约有五十多个词汇。李翘著《屈宋方言考》,辑出《楚辞》中楚方言近七十字,其中有据证者五十余字。像“些”字(音suo),是语气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中说:“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峡、湖湘及南北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说明了“些”字是楚国方言。
2.作楚声 《楚辞》的作楚声,说明它是极富地方色彩,不同于当时中原地区一般诗书的诵读;也正因如此,在汉以后,能够朗诵《楚辞》就成为一种特长。汉武帝时的朱买臣,就曾被“召见说《春秋》,言《楚辞》”(《汉书·朱买臣传》)。汉宣帝时,亦曾征召了一个能为《楚辞》的九江被公:“召见诵读。”(《汉书·王褒传》)可见《楚辞》的朗诵一定不同于常调,才会产生“楚声”这个专门名词,且能一直流到隋代:“隋时有释道骞善读之,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隋书·经籍志》)
3.纪楚地 战国的楚国,疆域最大,像现今的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全部以及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的一部分都属于楚。在楚国境内,有温润肥沃的平野,上面长满茂盛的庄稼,还长着特有的橘林和香草,又有云雾弥漫高山,那里树木森蔚,猿鸣啾啾,更有长江、汉水的浩瀚,洞庭湖的波光云影……这一切构成了楚地的奇异风光;而这样的自然环境,也必然对屈原的创作起着一定的影响。
4.名楚物 《楚辞》中所引用的许多草木鸟兽之名都是楚地所产,如兰、蕙、萧、艾以及猿狖、鹈鴂等,它们也使屈原的作品染上浓厚的地方色彩。
此外需要说明的就是《楚辞》与巫风的关系。《汉书·地理志》说:“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由于楚俗信巫鬼,巫风发达,从而保存并流传了大量的神话。王逸在《九歌序》中指出:“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以神话为内容的祀神歌辞的流行民间是必然的,而经过屈原加工的《九歌》之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精神,说明《楚辞》与当地巫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就是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孕育了我国第一位积极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生在公元前339年(即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也即阳历二月廿三日(浦江清《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与楚王同姓“芈”(屈是氏而不是姓)。当时,“楚之同姓”很多,而以昭、屈、景三氏谓最有名。他的故乡在湖北秭归,那里山水清奇,是开国主熊绎建国的所在。从屈原日后的文学成就和政治修养来看,他幼年时一定受过严格的贵族教育。事实上,他很早就崭露头角,这表现在青年屈原对政治方面的杰出见解,外交方面的娴于辞令,以及学识方面的渊博精深。因此,他曾得到过怀王的赏识,被任命了“左徒”的高位。在这时候,屈原曾经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实施。他主张任用贤能,实行法治,并且坚决主张联齐以抵抗秦国,这种措施实际上是针对国内外形势所提出的改革方针,可惜的是这段时间实在太短了,不久他便因受到旧势力的排挤而被怀王疏远了。
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惠王派张仪来楚,怀王用张仪为相,并且听信了张仪劝楚绝齐的欺骗,说是绝齐之后,秦愿送楚商于之地六百里,因而竟贸然绝齐。及至绝齐之后,张仪就回秦国,无赖地说本来只答应给楚六里地。怀王气愤之余,就派大将屈匄领兵大举伐秦,两军在丹阳(今陕西汉中)大战,楚大败,汉中被秦占领。怀王不服,发全国之兵攻秦,再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韩、魏乘机派兵攻袭楚后方,楚军狼狈退守。怀王经过这次惨痛教训,才知道亲秦之不可靠,便又重用屈原,派他出使齐国,重修邦交。
秦国听到楚齐将复交的消息,就立刻前来进行破坏,说是愿意把汉中之地归还楚国。怀王余怒未息,情愿要张仪而不愿得地,张仪对怀王的性格了解得非常清楚,他居然敢再来楚国,怀王把他囚禁起来,但他已经贿赂了怀王的宠臣靳尚等人,通过这些内奸使怀王重新释放了他。等到屈原从齐国回来,张仪已回秦国去了。这些事情使屈原感到极不愉快,他带着一颗忧郁的心离开了郢都到汉北去,在那儿一住几年,可能还担任过“三闾大夫”的官职(主要任务是教育公族子弟)。这时候楚国朝政更陷于混乱,外交政策把持不定,军事方面也是失利,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屈原终于又被召回郢都。
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又攻楚,掠取北境八城,并胁迫怀王到秦境内的武关去谈判,屈原力主不要去秦,但怀王一方面惧怕强秦,另外又被幼子子兰和一些旧贵族所竭力怂恿,竟然答应赴约,从此一去不返。怀王被扣,国中无主,一部分人主张立子兰,但未成功;旧贵族昭睢乘机去齐,把在那里作质的太子横接回来,这就是顷襄王。
新王即位,任子蘭为令尹,昭睢迎立太子,亦有大功,朝廷中又是旧贵族得势。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怀王客死于秦,这件事引起楚国人民对旧贵族集团的极度不满。而屈原也因怀王之死而抑制不住自己,流露出对子兰等的怨恨,当然,子兰等是不会容许朝中长久地存在着与他们针锋相对的政敌的。并且怀王已死,他们更可为所欲为,因此便唆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进谗言,终于使顷襄王把屈原流放出去。从此,屈原就没能再回到这使他永久怀念的地方—郢都。
当被迫离开郢都时,屈原的心情是悲痛的,他竭诚为国,心力交瘁,但遭到了无情的排挤和流放。对他来说,这自然是个沉重的打击,然而最使他痛心系念的还是许多将要遭受强敌蹂躏的楚国人民。这种厄运,照屈原看来,完全是由昏庸的君王和奸邪的佞臣们所一手造成的。他孤独地在江南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可是他的心情却仍然在随着时代的动荡而震颤,尤其是在顷襄王廿一年春,秦将白起从北面攻打楚国,郢都沦陷,顷襄王逃到陈城(今河南周口淮阳区),楚国人民陷入家破人亡的惨境。这件事对屈原的刺激实在太深了。次年春,他从陵阳溯江洞庭湖,向西南上溯沅水而到溆浦(黔中),才到不久,秦兵大至,他看出祖国的覆亡已是无可挽救,因此便下决心自杀以殉国。这时他六十二岁,就在那难忘的夏天(前277年),他来到长沙以北的汨罗江,相传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投身到奔流不息的江流中去,结束了他悲剧性的一生。屈原虽然死了,可是他那种热爱人民、忠于祖国的崇高精神,却已通过不朽的诗篇而永垂于人间。
总的说来,屈原的思想倾向是积极的、前进的,他的政治主张和外交路线证明了他是一位有着远大眼光的杰出政治家,他个人政治生活的失败也同时意味着楚国进步势力遭受阻抑。当他的伟大志愿在实行时遭到压迫、阻挠,终于变为泡影时,屈原没有离开自己祖国去追求个人的富贵荣名,而是以一死来殉国。
屈原作品流传后世者共二十五篇(《汉书·艺文志》),在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是这样排列的:《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近人参考定非屈原作,如胡小石先生《远游疏证》)、《卜居》、《渔父》。另《招魂》一篇,王逸认为是宋玉所作,司马迁则将它列入屈原作品中,从内容看来,以后说为是。现分别叙述介绍于下。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歌,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全诗共三百七十二行,二千四百九十字。据司马迁说《离骚》是忧患之意,是屈原在顷襄王时代被放逐到江南以后的精心杰作。全诗在具体的现实基础上发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通过现实的描述和超现实的幻想,透露出一个为实现理想而不舍昼夜地上天入地的诗人形象以及他的苦闷和焦虑。它是屈原在忧患余生中对自己政治生涯、精神生活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内容方面,前半部是现实的描述:先是从自己的家世、生平及名字说起,然后谈到自己有良好的品质、学识和才能,可以为祖国和人民效劳,但因怀王不辨忠奸,听信谗言,以致朝秦暮楚,中途改变主张;诗人接着叙述自己辛苦培育人才,惜无所成,另外又一再表示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虽然不被楚王所用,原来的政见仍须坚持,决不肯同流合污。下半部则是交织着梦境般的幻想:诗人拒绝了女媭要他随俗浮沉的建议,孤独地渡过沅湘,在帝舜面前陈述自己坚持理想的决心,接着他就上天,要见天帝,但帝阍不肯开门;他转而想去追求宓妃、简狄和二姚,也都无结果;在极度苦闷中,他又去找灵氛、巫咸占卦,他们或劝他随俗浮沉,或劝他去国远行,他听从劝告,准备离开,但当他正升到高空,俯瞰祖国的大地时,他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对祖国深切的爱,使他决心停止这次旅行,仍降落在这多难的祖国大地上,他茫然四顾,想到国内已没有人能理解他,那他又何必苦苦地恋着不舍呢?在这种矛盾心情的支配下,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殉从他的祖国,全诗也就在这种悲壮的气氛中结束了。
《九歌》十一篇,本是流传民间古老的口头创作,屈原是它们的加工和润色者。它们是一组民间祭神歌曲,歌词质朴优美,而又充满着神奇浪漫的色彩:
(1)东皇太一 对尊贵庄严的“太一”天神的赞礼。
(2)云中君 对光明灿烂的云神的赞叹留恋。
(3)湘君 对湘水之神期待、眷念的恋情。
(4)湘夫人 对湘君的配偶神湘夫人求爱的幻灭。
(5)大司命 主寿命的星神的恋歌。
(6)少司命 主灾祥的星神的恋歌(彗星为灾祥之象,从戴震说)。
(7)东君 太阳神的颂歌。
(8)河伯 黄河之神的恋歌。
(9)山鬼 巫山女神的恋歌。
(10)国殇 颂扬为国牺牲的战士们至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11)礼魂 送神曲。
《天问》是屈原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以及历史资料等等各方面发生的疑问,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在《天问》中,保存着古代神话传说方面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大胆的怀疑精神。
《九章》包括九篇作品,据朱熹的解释是:“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可见《九章》的名称是后人加上去的。
(1)橘颂 笔调较轻快,全诗情调并不像《离骚》《哀郢》那样悲愤,故可能是屈原早年时的作品。诗的前半咏赞橘树,后半是以橘比人。
(2)惜诵 可能是初受怀王疏远后所作。主要是说明作者竭诚为国,反而被谗见疏。通篇都反映着诗人矛盾而苦闷的心情。
(3)抽思 被放于汉北时所写。叙述忠贞而不被录用的苦闷,并低唱出对遥远的郢都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4)思美人 作于汉北,先写被疏以后自己一生至诚无法申诉,再写虽然“媒绝路阻”,但自己決不肯“变节从众”,并一再强调决不改变初志的决心。
(5)悲回风 晚年所作,反复抒写了诗人感情上所受到的种种创伤,心头郁结着的无限怨愤。
(6)涉江 是在放逐途中的一篇追叙。诗中刻画出诗人昂藏不群的形象。他在沉痛的哀思中振奋起来,再一次坚决地表达了他对真理的执着和向往。统治集团对他的倾轧、排斥及流放生涯的凄惨、困苦,并没能使他低下头来,他的歌声诚然是悲怆的,然而其基调却是激扬慷慨、坚定不屈的。
(7)哀郢 这是一支痛惜郢都沦陷的悲歌。诗人倾泻出对阔别已久的古都不可抑制的怀恋,以及听到它沦陷后的无限伤悼之情,还申述了自己无罪而被弃逐的痛苦心情,指出了造成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
(8)怀沙 司马迁说是屈原临死前所写。首先重申自己坚定不移的志向,然后愤慨地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且表明要为真理殉身,以作后人的榜样。
(9)惜往日 亦屈原临死的作品,追叙往事,指斥怀王不该信谗嫉贤;最后直接说出他对昏君已经绝望,故决心自杀。
《招魂》是屈原招楚怀王之魂。招魂本是楚国民间的风俗,当时屈原因怀王客死秦国,故依照习俗要把流落异乡的“灵魂”召唤回来。作者先描绘了在楚国以外的东、南、西、北各方及天堂、地狱的种种危险和可怕的景象,从而呼召灵魂赶快回到故乡来;接着便竭力刻画楚王宫廷之内侈丽的生活,以促使灵魂迅速地归来。
《卜居》《渔父》记屈原之事,但非屈原所作。《卜居》记屈原流放后所产生的苦闷心情,提出一系列在生活和政治中的对立矛盾问题,在与奸邪的斗争中,表明屈原是有着坚定意志的。《渔父》是屈原被放逐后与渔父的对话,反映出屈原不肯随俗浮沉的高尚品格。
在屈原的全部作品中,贯穿着他鲜明的政治倾向—主张实行德政,举贤授能,反对黑暗势力腐朽的误国政治,同时这些政治观点又能具体地与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相互紧密结合。所以,在这些凝结着诗人血泪的诗稿中,处处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处处都洋溢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
在先秦的诗歌领域中,一向是《风》《骚》并称,《风》即《国风》,《骚》就是以《离骚》为代表作品的,与风诗有极大区别的诗歌新体裁—楚辞,而屈原就是这一新样式的发扬光大者,他以深厚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反抗心以及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来灌溉、培育了这枝来自楚地民间的奇葩。从他以后,宋玉、贾谊等人都写作骚体诗,汉代的赋亦当溯源于骚体。至于后世的大作家司马迁、杜甫、李白及其他爱国主义诗人、词人,无不从屈原作品中吸取营养,或抒发爱国热情,或表现理想追求,并多采用楚辞香草美人的“引类譬喻”,曲折地反映了反抗压迫的感情。从作品的成就和影响来看,屈原真不愧为时代的歌手,不愧为起着先导作用的积极浪漫主义大诗人。
(唐山师范学院郭万青整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