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竹枝》曲和《竹枝词》

时间:2024-05-04

郭丽

《竹枝》是唐代教坊曲名,本是巴渝一带民谣,多体现边远偏僻地区的民俗风情。

《竹枝》的得名,来自曲中和声“竹枝”。在《竹枝》的演唱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竹枝”、“女儿”的和声,一如《采莲曲》中“举棹”、“年少”等词。这和声,从皇甫松、孙光宪《竹枝》中可以大致窥见其原始面貌。如皇甫松《竹枝》六首其一: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再如孙光宪《竹枝》: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很显然,当时《竹枝》词的每一个七言句都分二段唱,每段之后都有和声。“竹枝”、“女儿”这两个衬词是唱《竹枝》时的和声。唱的是一人,和的可以是许多人。皇甫松所作和孙光宪所作虽然长短不同,前者仅两句,后者四句。但不论是两句还是四句,它们的和声都用“竹枝”和“女儿”。这说明“竹枝”和“女儿”绝不是文人的随意制作,而是民歌的原来样式。

《竹枝》曲歌辞的文人化始自刘禹锡。唐贞元年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曾在建平(今重庆巫山)见到当地小儿联歌《竹枝》,于是仿效屈原作《九歌》的例子,借用传统《竹枝》体为其谱写新辞九章,称《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产生于流行歌曲,又回到了流行歌曲,他在《竹枝词》序文中详细介绍这一过程说: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连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吕,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辞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刘禹锡讲道:各地的民歌,声音虽有不同,但都是乐曲。正月的时候,我来到建平郡,看到儿童唱《竹枝》的情形。这是一种联唱的歌曲,有人吹短笛伴唱,击鼓为节拍,唱歌的人同时也跳舞。谁唱得多,谁就获胜。这种民歌的音调是黄钟之羽,黄钟是正宫音乐,其声辞和平中正,但羽声是激昂慷慨之音。所以整个歌曲听起来是和平中带有激昂的音调。激昂是在歌曲的最后部分,像苏州的山歌那样。但也分不出哪里是吴声,哪里是楚声。总之,这些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很婉转的,有些像《诗经·卫风》中的情诗。屈原在湖南的时候,因为民间巫师唱的迎神送神曲用的都是鄙陋的歌辞,于是他将其改作为比较文雅的《九歌》,至今当地百姓还用他的歌辞作为舞曲。所以我也模仿屈原作了九首《竹枝词》,让能唱的人流传开去。再把这九首《竹枝词》附在屈原《九歌》之后,让后世听巴郡(今四川东部)民歌的人了解这种“中黄钟之吕,卒章激讦如吴声”的民歌来源。

从这段序文可以看出,刘禹锡作《竹枝词》的用意不在于文人案头品读,而在于为歌儿舞女提供演唱歌辞。我们来看这作为演唱歌辞的《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本就具有地区性,浓郁的地方色彩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就凸显了这一特征。诗的主要内容就是歌咏巴渝一带的白帝城、白盐山、瀼溪、昭君坊、永安宫,滟滪堆、瞿塘十二滩、巫峡等山水古迹,以及百姓在白帝城头和瀼溪桥上唱歌、男子的薄情和女子的愁绪、旅居妇人托付船夫寄送家书、女子在昭君坊里和永安宫外游玩、人心的等闲多变、滟滪堆的坚不可摧与情人心的来去不定、女子江边取水、男子烧草灰肥田等风土人情。九首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

一般说来,歌唱往往带有固定的情感倾向,有着固定的形式特征,因此也自然会影响到诗歌风格的形成。《竹枝词》的风格是凄苦的。这一点不仅可以从白居易《忆梦得》诗题自注中“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的记载看出来,也可以从刘禹锡的诗作中看出。如刘禹锡在《踏歌词四首》其四中说:“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闻竹枝”而“北人悲”正说明《竹枝词》风格的凄苦。此外,其他诗人论及《竹枝词》的诗作如白居易《竹枝词四首》其一、其二、其四:

瞿唐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这些诗作中“《竹枝》声咽”、“《竹枝》苦怨”、“调苦”、“词苦”、“泪痕满面看《竹枝》”也都清楚地印证了《竹枝词》的风格特征。

刘禹锡在《竹枝词》创作中能注意到巴东、湘、汉一带的民歌,汲取民间歌曲的内容和形式,又加入了文人的思想品味,使《竹枝词》既来自民间,又高于民间,从而受到市井和士林的广泛欢迎。马穉青在《竹枝词研究》中曾高度评价刘禹锡发现《竹枝》曲和创作《竹枝词》的贡献说:“《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绝少人注意之。迨刘、白出,具正法眼,始见其含思宛转,功绩诚不可没焉。”

自从刘禹锡《竹枝词》盛行于世,以后各地文人都模仿他,用这种形式来歌咏本地的风土人情,于是出现了“广东竹枝词”、“扬州竹枝词”之类的作品。有些还在每首诗下附上说明,使得“竹枝词”这个名词几乎变成了“风土诗”的代称。

除《竹枝词九首》外,刘禹锡另有《竹枝词二首》,也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其中《竹枝词二首》其一最为著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多数学者认为,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姑娘的心情,是表现男女朦胧情感的欢歌,“道是无晴还有晴”使用了南朝乐府惯用的双关手法。然而,联系《竹枝词》令“听者愁绝”的曲调风格,就不由会产生疑问,欢快的情歌如何能唱入如此凄苦的曲调?所以,对这首诗的解读还应该回归到字面的本意。诗写的就是南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江边杨柳,柔条低垂,江面广阔,平滑如镜,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从江边传来了有人唱歌的声音。南方的天气是那么多变,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

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在当时很快便流传到唐代的两京长安和洛阳,成为流行的新歌辞。孟郊《教坊歌儿》就写到长安佛寺讲筵上伶人唱《竹枝词》的情景:

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禅。能诗不如歌,怅望三百篇。

长安佛寺在集会讲经的时候,有伶人演唱《竹枝词》的娱乐节目。伶人因为能唱《竹枝词》而得到了丰厚的供养,以致孟郊感慨自己能诗反倒不如能歌受时人欢迎。刘禹锡《竹枝词》获得的巨大成功引得当时诗人纷纷仿效,现在所能见到当时诗人的《竹枝词》有顾况一首,白居易四首,李涉四首。晚唐五代有皇甫松六首,孙光宪二首。

刘禹锡的《竹枝词》,不仅作范当时,而且影响后世。自此以后,千百年来《竹枝词》创作一直不绝如缕,仅王利器父子所辑《历代竹枝词》收录唐至清末的《竹枝词》作品就多达二万五千余首。历代文人或用《竹枝词》记述地方民间风情,或描绘世俗百态,讽喻政事,寄托乡思。毫不夸张的说,就作品数量而言,乐府诗史上还没有哪个诗题,可以与《竹枝词》相匹敌。这种情形正如任半塘《竹枝考》所说:“来自民间俚艺,受文人重视如此者,史无二例。”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