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昆
四川省乐山市教育系统在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国家、省、市推进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机遇的前提下,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的意见,筹备召开了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启动了教育振兴和攻坚发展行动计划,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四川教育强市、办川南最好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更高水平、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推动新一轮乐山教育振兴发展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一是坚持教育姓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作为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来抓。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市、县(区)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统揽教育全局的工作格局,形成“党重教、政兴教、民支教”的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干部教师的党性教育,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武装,推进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之以恒地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培养师生回报社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二是坚持党建统揽。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統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防治腐败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好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切实抓好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以党建引领和保障事业发展,以事业发展成果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把推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把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制定并践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系列规定,推行素质教育,拓展课外活动计划,强化实践育人和创新育人。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建立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帮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力争创建各级各类示范校85所,在所有的中小学建立心理辅导室。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育人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二、坚持均衡公平,全面推进供给增量提质
一是加快补齐短板。将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列为最紧迫的民生工程之一,不断化解教育资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综合运用财政、市场和捐资助学等手段,切实加大投入,通过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工程、民族教育发展提升工程等,加快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全面提升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用2至3年时间彻底改变中心城区校资源总量不足、就学矛盾尖锐等问题,基本消除大班额,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二是持续优化结构。制订并实施《乐山市基础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计划》《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计划》,调整城乡学校布局结构,盘活教育资源存量,保留学校1281所,改扩建学校130所,迁建学校57所,新建学校78所,拆并学校56所,新增从幼儿园到高中各阶段学位10.5万个,满足城镇和农村学生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三是促进均衡公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的中心幼儿园,改扩建、迁建和新建幼儿园100所,新创建各级示范性幼儿园50所左右,使全市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扩建、迁建、新建和拆并中小学195所,加强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民族地区学校的结对帮扶和对口交流,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或高于国家规定的15项指标标准,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确保全市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普及高中教育,实施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改扩建、迁建和新建普通高中19所,新创建各类示范性普通高中7所,改扩建、迁建中职学校6所,职普比调整到5:5,基本建成体现乐山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发展民族教育,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打造全省民族教育品牌。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阶段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体系,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建立健全公平入学保障机制,使学前教育至大学阶段均能在就读政策、招生入学、班级分配等方面体现公平公正,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三、坚持锻造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全面开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和总揽,坚持以新的角度审视教育,以新的理论指导教育,以新的使命谋划教育,以新的姿态推进教育,发展结构更加协调、布局调整更加合理、办学格局更加多元、质量提升更加显著、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具有乐山特色、四川领先的现代教育。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勇于破除制约乐山教育科学发展的障碍和藩篱,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争做教育工作中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更好、更充分地发展。
二是全面推进教师队伍素质大提升。完善师德师风教育宣传与考评奖惩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违规行为专项治理。通过实施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优秀教师梯级成长提升计划、全员教师教学优化提升培训计划等一系列计划,使每位教师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提升培训,评选市级教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乐山名师1600余人,使45岁以下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的学历占比分别达到研究生15%、本科生95%和专科生95%的水平,实现让每位教师都发展、让优秀教师卓越发展的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现代化教师队伍。
三是全面激发教师新活力。通过拓宽新渠道,有效扩充师资总量。通过完善教师配置机制,建立校长、教师轮岗的常态机制,促进名师、名校长的合理流动。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和奖励激励机制,把各种力量都调动起来、各种资源都利用起来、各种优势都发挥出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构建质量考评新体系,实现高质量教育。坚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初高中教育针对新中高考的要求,从课程、模式、评价和管理上进行建设,突出艺体特色、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全面修订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标准导质量、借标准定质量、用评价促质量;以适应新高考改革为契机,推进高中进入改革主战场,带动初中和小学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道德品行得到长足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得到有效培育,学业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职业教育针对普职互促、产教融合、中高衔接、终身教育的特点,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标准,坚持不断实施教学诊断改进措施,坚持每年对社会发布质量年度公告。出台“乐山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奖补办法”,加大对优秀学生和高中的奖励,并延伸到市内初中生源学校。通过质量监测、評估、奖励和惩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通过大幅度提高生源的“出口”质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的满意度。
二是打造发展特色示范区(校),体现高品质学校文化。在优化调整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突破有碍教育振兴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实施品牌学校创建工程、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将引进1~25所省内外名校,培育省内名校11所,再创省一级示范普通高中2~3所,创建国家和省级重点职业院校8所,既要兼顾城乡一体、追赶与城市化进程同步、实现区域校际间真正均衡的集约效应,又要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品牌学校。同时,聚焦教育获得感,推进发展各类特色示范区(校)建设,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化特色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办学品质和育人质量的同步提升,让每一所学校都实现育人环境更美化、设施设备更完备、育人效果更明显和家长口碑更优良,并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就能上好学,让上学成为每个孩子最幸福的事。
三是筑牢先进的信息化平台,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乐山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信息化道路,以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依托乐山市大数据中心提供的硬件支撑,依托乐山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提供的软件支撑,全面建设全市新课改后高中教育的“走班排课系统”和全市“教学质量评价监测系统”。推广智慧课堂教学,建成智慧教室200间,新建信息化校园学校20所。探索“互联网+教育”功能的支撑和引领,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学习人人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从少数人应用到广大师生普及应用,从课外应用到课堂教学主战场应用,从展示性应用到日常教学应用。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的建设,以信息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边远薄弱学校辐射。
五、坚持管理提效,全面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一是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聚焦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从规划保障、用地供给、教育投入、资源配置等发展要素上充分保障,确保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推动督导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强对地方财政投入落实情况的督导监测,定期发布督导和监测报告,使其成为评价政府教育履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从过去以保障教育投入为主的优先发展,转移到新阶段以满足需求、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基本要求的优先发展战略,重在解决好教育公平、均衡和质量的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并用机制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加快教育发展,激发发展活力,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满足人民的需求。完善“城乡一体、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市区一体、不分彼此、有效利用与合理分担、立足长远与抓好当前的基本原则,逐步理顺市区两级教育管理体制。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即与教育有关的在党的建设、机构建设、体制调整、人事编制、分配制度、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放在整个党委政府系统中综合考虑,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协调下,通过全方位设计和多部门配合,进行协同研究、科学论证,逐步形成明确的推进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确保成熟一项就改革一项,改革一项就成功一项,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灵活完善的制度和机制,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
二是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的问题必须系统治理,教育的振兴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创新,坚持教育领域内综合改革才能推发展、提质量、促公平、强活力,进而形成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和优质发展的机制体系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突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改革推动机制,围绕城乡教育一体发展推进资源均衡配置,以集团化发展带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县管校聘”全面实施推进教师资源均衡流动,以新课程改革促进理念大转变、素质大提升,以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考核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为抓手构建质量考评体系,以精准脱贫为目标发挥好教育扶贫主战场主阵地作用,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方向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设计、系统部署好这些关键环节,释放教育活力和教育红利,提升教育满意度。
三是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适应和引领乐山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乐山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以教育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乐山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提升到新的水平。适应和追赶乐山城市化进程,协调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各级各类学校的品牌文化、精神坐标涵养一个区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引领与发展,从而提升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让教育扶贫成为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通过实施全员、全域、全程贫智双扶和穷愚双治,让基础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成为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的重要场所,让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继续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继续教育,进而造就无数引领乐山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让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专业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打造乐山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引领者。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