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巴瑶,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全国教科研优秀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五带头、三先行”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等称号。曾主持教育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研究,为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教是为了不教的发展创新研究”主持人;在各級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6篇。
进入新时代,“时间+汗水”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获取新知、自主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立足有效课堂的建设,在“一组一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校特点的“4335”助学课堂模式。
一、“4335”助学课堂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内涵
“4335”助学课堂模式是一种以助学单为载体,以助推为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先根据教师设计的助学单认真阅读教材并完成相关任务,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共同探究。该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有限时空内的教学发挥出更大效益(见图1)。
所谓“4335”,指的是四个助学单设置栏目、三种课型、三个学习阶段、五个课堂教学环节。四个助学单设置栏目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准备、知识探究;三种课型是指新授课、复习课(单元、专题)、讲评课(练习、试卷);三个学习阶段代表课前、课中、课后;五个教学环节包括探究导入、互助交流、精讲点拨、应时训练、检测小结。
“4335”助学课堂模式不对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做硬性规定。教师可设计各具学科特点的“三种课型”,并根据学情灵活运用,但每种课型都要符合“三个学习阶段”的特点,课堂教学也要充分体现“五个教学环节”。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实践“4335”助学课堂模式
在高中语文“4335”助学课堂模式的实践中,特别是在课型设计中,笔者牢牢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阶段,创新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活”起来。
1.让课前活动“火”起来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中的具体化,是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品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课前活动,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读和说的能力。
(1)说说我的名字。高一新生或新组建班级的学生彼此之间不熟悉,故在课前阶段,笔者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对自己的名字进行探究。一方面,了解自己名字的涵义和来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带着这个任务回家与父母交流或讨论,家人共同回忆美好岁月,重温成长过程,可使亲情更加深厚。
(2)我的阅读分享。语文素养的获得,主要依靠大量阅读。为此,笔者先给学生开出书单,要求每人每学期要完整阅读三本书以上,并要做课前阅读分享。课前阅读分享成为了读书报告会,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我最喜欢的。这是一个半命题的话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比如,可针对某些建筑、电影、人物等,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简短的调研报告并在课前分享。这一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4)热点话题讨论。该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时事,对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5至6个学生一组,组长负责分工,大家就某个话题从不同角度收集材料、提炼观点。课前,组内交流互动,这个过程经常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以上课前活动所花费的课堂时间和精力并不多,但都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2.让课中氛围“活”起来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就要让他们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也需要语文教师灵活把握教学方式。如笔者在课中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一切语文活动或作业,每学期结束后对优秀小组进行评比和颁奖。小组成员在学习中互帮互助,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同时,笔者还选出教材中的某些单元,交给学生们自己“打理”,让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教学方案,并开展“今天我当老师”活动。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笔者利用《史记》中每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刻画鲜明的特点,让学生排演《史记》课本剧。学生们先对每个篇目进行了分解,然后再编剧目。在编排《鸿门宴》《荆轲刺秦王》《霸王别姬》《高祖还乡》等剧目时,学生需要仔细研读课本,然后进行场景、台词、人物、服装、道具的设计。这样,一个课本剧排练下来,学生就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不需要教师长篇累牍地讲解。在排演课本剧时,学生们像过节一样兴奋并能够潜心投入,学习效果远超传统语文教学。
针对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笔者先从“口头”作文入手。即可先找一个话题,让学生打腹稿,然后进行口头作文。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可选择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如“舌尖上的苏州”“我的衣食住行”等;还可以选择评论性话题,如“我看直播”“网络语言暴力之我见”等。引导学生先开口说话,然后再提笔写话,这样学生就会逐渐从怕作文发展到喜欢作文。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嘴、动脑去亲身经历,才能使教与学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每堂课上,笔者都会抓住四个助学单设置栏目,精心设计“探究导入—互助交流—精讲点拨—及时训练—检测小结”五个环节,让学生深度参与,让课堂“活”起来。
3.让课后整理“积”起来
学校的办学精神是“自加压力,自主发展”。对学生来讲,就是“自主学习,自我发展”。高中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并学得轻松。
笔者注重培养学生课后整理的能力。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文言文学习本,做好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整理。课后整理包括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整理:实词部分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板块的整理;虚词部分要求分别找出常用虚词例句,根据不同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句式部分要求按照类别归类,如将判断句、被动句和反问句等不同句型进行归类整理。学生通过归纳整理,厘清并习得了复杂文言文的知识点,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笔者还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阅读素材整理本,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好摘抄(包括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对好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学生初时可能不会整理,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于“痛而善言”的作文话题,学生颇感迷茫,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指导: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所说的“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就是指人在经历痛苦之后要学会反思,并将其表达出来;迟子建的《伤怀之美》、余秋雨的《宁古塔》等都是谈论伤痛的经典之作。学生们听后豁然开朗,不仅知道了如何阅读,还领会了如何归类整理阅读材料,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笔者会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整合。比如,每学期组织一次“诗词大会”,让学生对学过和读过的诗词进行整合;组织“朗读者”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并学会整合阅读内容。
“功夫在课外。”这句话一方面提醒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要在课堂之外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指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一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外多下功夫。
三、对高中语文“4335”助学课堂模式的反思
建构并实施“4335”助学课堂模式,是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度,学生人人有事做。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全员参与并有效参与,因此教师的教要具有啟发性,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其观测点包括学生的参与状态、应答情况、思维状态和课堂氛围。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针对自己喜欢的少数学生提问,尤其是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上,其他学生即使举手也很难获得表现机会,这会打击其他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会让少数学生在黑板上解题,而其他学生则在座位上无所事事。有的课堂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组长有回答问题和展示成果的机会。这些都与有效教学相去甚远。
二是亲和度,学生课课都开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它要求教师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用开朗、睿智、幽默去感染学生,让课堂充满和谐与快乐。而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体现出语言的魅力。
三是自由度,学生时时有事做。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教学环节的名称、过程和教学顺序都可以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要通过有效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如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而非只能被教会。
四是有效度,师生互动有成效。有效课堂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在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学习环节上体现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升。有的教师为了互动而互动,对学生进行简单低效的提问,或只要简单回答“是”与“不是”的提问。这是教学目标不明确的表现。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的回答就会停留在表面互动,不能深入实质性问题。还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课中突然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要意识到,无论是小组学习、分组竞赛,还是师生问答,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让其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师生互动要有成效才是关键。
五是开放度,知识整合向深度与广度延展。要让教学内容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社会生活方面拓展,让问题解决从答案唯一向适度开放转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并环环相扣,动态发展。
有效教学提倡课堂的亲和度、参与度和自由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脑、动手、动口;提倡有效度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开放度是要发挥知识的建构作用,使师生都能将已有的知识作为工具去探究新的知识。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也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学校集体的中枢神经,也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中实现教育的无限性。课堂教学艺术应是教师永远探究的课题,而“4335”助学课堂模式是提升语文教学艺术的一条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