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高振伟 翟继红
“教—学—评”一致的高中地理课堂是通过对《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后设置学习目标,进而设计指向学习目标的学生活动及课堂评价,是进行高效地理教学的一条良好途径。地理课堂观察是借助于课堂观察量表,通过观察、记录和剖析地理课堂中助推或阻碍“教—学—评”一致性实现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进而助推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地理课堂观察的规范流程
地理課堂观察主要由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剖析三个环节构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通过观察发现课堂效果不理想,就要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并再次重复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剖析的过程。
课前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授课教师说课,主要对教学设计及课堂生成的预设进行说明。在教学设计部分,需要说明学习目标的制订过程、教学的主要环节及课堂评价的设置。学习目标的制订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其核心是对课标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解读。课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如果解读错误或者不全面就会影响学习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学习目标的制订也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在课程中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第二阶段是确定地理课堂的观察点,组建课堂观察团队。课堂观察点的选取可以着眼于课型和资料素材的特点,也可以基于教学活动中急需改进的重要方面,还可以着眼于观察团成员自身的专业成长需求。为了保证获得全面而准确的课堂观察数据,通常一个课堂观察点至少要安排两名观察员。
课中观察是依据课前会议选取的课堂观察点,借助观察量表对课堂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记录。如选取课堂时间分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四个视角进行课堂观察。课堂时间分配主要关注课堂活动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以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为观察点,一方面,要关注问题设置与目标的匹配度、问题的指向性是否明确以及所能体现出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关注教师解答的有效性及是否能进行知识迁移。学生的学以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为观察点,主要关注学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匹配性和活动结果三个方面。学习目标的达成以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为观察点,主要关注评价任务、评价方式和目标达成度三个要素。
课后剖析是对课中观察记录进行剖析、解读,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同一观察点的负责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将记录的课堂证据进行交流、整合;第二阶段,观察团成员针对课堂观察的结果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主要针对课堂中妨碍“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第三阶段,授课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和二次教学设计。
二、案例分析
在此,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课为例,对地理课堂观察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课前会议的第一阶段,授课教师首先对课标进行了解读,即指出课标中的行为条件为“运用图表”,行为动词为“说明”,核心知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要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首先要明确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其原因与太阳辐射波长的特点和大气的成分有关。而这两个问题较为抽象,学生需借助图表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方能得出结论。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可借助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相关的自然现象进行探究。教师在充分解读课标的基础上,还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设置了四个层层深入的学习目标。观察团成员依据《高中地理学习目标制定与叙写观察量表》,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核定、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叙写规范五个方面进行观察,一致认为课标解读准确、学习目标设置合理且叙写规范、操作性强。在课前会议的第二阶段,教师针对“教—学—评”一致性主题,确定了八名观察员,为课堂观察做好了准备。
在课中观察时,为了更准确地记录课堂证据,观察员有针对性地在教室里选择了不同的观察位置。观察学生活动有效性的成员通常位于教室一侧的中间位置;观察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成员通常在教室前方的一侧;观察课堂评价有效性的成员可在学生进行评价检测时在教室里走动,以便更好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观察员依据《课堂时间分配观察量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学生活动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和《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记录观察证据。
在课后会议中,从观察量表记录的课堂证据来看,学生活动26分钟,教师活动14分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问题设置均指向学习目标,层层递进,与目标的匹配较好;学生活动均指向学习目标,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展开,课堂达成度较高。
三、对地理课堂观察的反思
专业的课堂观察有利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目标的实现,而地理课“教—学—评”一致性的源头是《地理课程标准》,它明确规定了地理课堂的行动方向。而学习目标和学习环节又是地《地理课程标准》在课堂上的执行方向和路径,因此在课前会议上首先应对课堂学习目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关键是分析授课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否准确、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对国家教育方针的理论学习,并要对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进行深入解读,还应对课程体系和知识模块的横纵向联系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精准解读课标,进而设置适切的学习目标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总之,地理课堂观察通过对《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到学习目标的实施、达成进行记录和剖析,可以真正实现源头可追溯、结果可查询,体现出“教—学—评”的一致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