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时间:2024-05-04

曹慧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在教育现代化旗帜的引领下,着力改革创新,聚焦转型发展,积极推动各校主动开展高品质发展的办学实践。回顾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历程,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常州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01年9月,是一所非营利性民办完全中学。为满足常州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力争办成一所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优质学校。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迅速成长为常州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代表。站在第二个十年发展的新起点上,“常外人”正在努力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

一、回归教育本真,凝聚文化认同,

追求高品质的教育

2011年,常州外国语学校进入第三个五年发展阶段。面对教育形势的日新月异和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常外人”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学校的办学行为。

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是帮助每个学生认识并发展自己。因此,学校确立了“为发现生命的意义而存在和准备”的发展使命。学校努力平衡好学生学习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常规教育和特色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兼顾好学业成绩提高与综合素质养成之间的一致性,树立“专注于有生命力的教育,让每个生命尽情绽放”的美好愿景;以培养“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为己任,力求培养“男生担当、挺拔,女生独立、优雅”的学子,并以“做最好的自己,能有益于他人”为准则来勉励自己。

“常外人”对教育问题的追问与回答,使学校回归了教育本真,更好地明晰了教育理想和办学方向,也凝聚起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同时,也引领和推动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

二、立足培养目标,统整学校课程,

高品质地进行课程建设

学校将三级课程进行了统整,构建了基于学校育人目标达成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基础课程突出校本化实施。在学习内容上,努力丰富和拓展;在学习方式上,增加自主选择的弹性;在教学组织上,注重学科素养的培育。以信息学科为例,基于学情差异实施分层走班,引导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近三年来,学校蝉联江苏省信息学奥赛团体一等奖;每年都有四十余名学生获得江苏省信息学奥赛一等奖……

二是拓展课程体现特色化开发。常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集艺术、体育、科技等多种学科特色于一体的学校,而特色学校的创建与课程特色化开发又有着密切关联。以艺术特色为例,学校创建了向日葵管弦乐团,组建了向阳花民乐团,成立了常州市中小学交响乐课程基地。立足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开发艺术课程群,以重点项目带动其他项目的建设。如今,向日葵交响乐团已成为学校多样化社团建设、学生多元成长的一个缩影。

三是活动课程立足主題化架构。立德树人,不应是不接地气的空洞说教,而应是源于生活、形式创新、入心入行的活动育人。学校积极开发一系列综合性活动课程,以不同的主题(如以兴趣和潜能、感恩与责任等为主题)来贯彻立德树人的宗旨,按照年级与学生的成长需求设计活动内容。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校通过学科与活动相融的体验式课程落实学生素养培育的五大方面——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领袖气质和艺术审美;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性,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倡导合作文化,促进专业自觉,

高品质地助力教师成长

一是倡导合作型教研文化。学校倡导的合作型教研文化,促进教师更具开放精神,善于思考,乐于分享,主动吸纳。开放、充满活力的校园,营造了亦师亦友、彼此成就的师生关系,见贤思齐、积极向上的同学关系,团队合作、共享共进的同事关系,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是多措并举促进教师的专业自觉。仅2016—2017年,学校就有21人次获得市区评优课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有13人次获得常州大市学科评优课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有4位教师分别获江苏省语文、物理、数学、信息化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还有3位教师获得常州大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师获奖的背后,是学校近年来在机制创新、阶梯搭建、任务驱动、团队建设和评价激励方面的制度推动,也是学校着力打造在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突出的高水准教师团队的具体体现。

四、打造现代校园,做好规划布局,

高品质地谋划未来发展

2016年,学校进入第四个五年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常外人”开始思考在教育形态和办学格局上做出更有开放性的探索和尝试。时逢常州市教育局探索“管办评分离”改革,学校作为试点校,开始了在上海普教所第三方评估指导下的新一轮主动发展。

学校从两大切入点着手,推动新一轮的发展。一是加快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以此撬动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二是提升学校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基于国际部成功转型的办学基础,学校开始向教育国际化的方向延伸、探索。2018年3月,学校接管了原常州天合国际学校,并将其更名为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该校以IB为课程框架,将国家课程与国际教育元素进行统整融合,并兼顾学科基础的夯实、双语言双文化的习得、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儿童成长与社区世界的连接。这样一所实施课程融合的国际化学校,在为外籍人士子女提供优质国际教育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丰富和满足常州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和需求。同时,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的办学形态,以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实践探索,也将对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办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今时代正发生着剧烈变革,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巨大变化,给人类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果说四十年前的解放思想是反思过去,寻找出路,那么当下的解放思想则是面向未来,变革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作为基层学校的办学者,需集中众人的智慧,凝聚众人的共识,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