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核心素养打造审美历史课堂

时间:2024-05-04

伏军

[摘 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下,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点·线·面”式美育是基于情感目标,立足课堂并关照生命的对美的表达。通过在教学细节中呈现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美,在教学立意中显现美,可实现“三位一体”的历史教学的美学价值取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审美情趣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审美情趣是必备的品格与能力之一,主要是指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课程标准也指出,历史教学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这种美的熏陶应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探寻、挖掘、渗透在教学的每一细节之处。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尝试“点·线·面”式美育,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追求一种教育情怀,期待核心素养找到落地的力量。

一、点:教学细节中呈现美,探寻美的自然要义

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美的艺术殿堂。教师要在历史事件的变换中,通过美的存在、美的呈现、美的教育,将美育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渐次内化为素养,彰显于言行。

“点”是指学生认识美、接触美的起点和源头。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可以成为一个美的原点。教师要通过这个点,升华其思想内涵,揭示其时代背景,挖掘其细节魅力,使学生体会细节之美、细节之妙。

如“鸦片战争”一课,如何让学生感受林则徐这一人物的有血有肉、灵魂的基点所在?虎门销烟的影响如何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知,而不是被动灌输?基于以上问题,让学生去搜索和整理信息,同时也为教学做好背景铺垫。学生A的材料显示:林则徐曾使用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会渗入地中,吸食者掘地取土,十得二三。学生B的材料显示:林则徐派人在海滩上先挖出两个长宽各50米的池子,池前设一个涵洞,池后通一条水沟,先从水沟引水入池,再将海盐和鸦片先后倒入池中,然后抛下生石灰。一刹那,石灰融化,池水沸腾,鸦片变成了渣沫。最后,启开涵洞,让渣沫流出。学生C则提供了一组数据:从1838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边,林则徐亲督销毁鸦片19187箱、2119袋,除去箱袋,总重2376254斤,数量之巨,令人咋舌。学生D的材料是:林则徐特别注重现场的监督。他命人在销烟现场设棚厂数座,以供文武官员查看。在每天傍晚销烟结束后,“将池岸四周栅栏,全行封锁,派令文武官员,周历巡绰”。人们可能觉得官员们查看销毁鸦片是何其风光,其实,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官员因此病倒。

接下來,教师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入手,让学生思考销烟有何特点、这一活动美在何处、对自己有何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交流看法,进一步将细节之美置于辩论之中。最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段历史所彰显的细节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智慧之美。如此妙法,令人拍案叫绝,即使是在场的外国人也啧啧称赞。这种智慧是爱国之心的自然流露,是“苟利国家”的使命趋使,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

其二,行动之美。从挖池开洞到石灰融化、渣沫流出,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表现出林则徐的脚踏实地,言为心声,行为言果,言行一致的可贵品质。让围观的人在幻想之中,妄图抽一口“二手烟”的机会都没有。一个民族英雄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并在一言一行中逐渐放大。这是在细节中露真情,见豪情,释放的是伟大的民族情怀。

其三,效果之美。从远乡近村赶来观看的人们,见到销烟的情景,无不拍手称快,激昂的情绪胜过虎门的海涛。一些在现场的外国人也不得不赞叹林则徐的气魄非凡。这一行动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人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二、线:教学过程中体现美,彰显美的生命本色

一节课应有主线,一单元或一学期也应有一条主线,就是要把分散的内容串起来,增强美育的连续性。化“点”成“线”,进而深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学生经历这种美的浸染、美的环绕乃至美的根植,得到的就不再是数颗散落的珍珠,而是一串夺目的项链。

例如“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一课,教师把“人性之美”作为这一课的主线。在导入部分,先抛出问题:为什么“宗教、史学、艺术”会放到同一课?会不会导致一锅“炖”?学生思考之后,归纳出以下结论:它们都属于文化范畴,都有人类精神活动的参与,体现了人文色彩和人性向美的追求。

在涉及“宗教”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历史上有些统治者大力宣扬灵魂不死和因果报应等思想,目的是消磨被统治者的反抗意识,让他们更顺从。今天,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很多信仰宗教的人,把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场灵魂深处的对话,一种对未来的向往,这是人性进步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本色。人性的美基于物质又超越物质,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追求的境界自然也在发生变化。

在“史学”一课,教师可以把人性之美定于司马迁这一特定人物。从司马迁的人性特点出发,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坚定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最耀眼的一条主“线”。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后,抱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宗旨,着手编撰《史记》;虽遭酷刑,仍矢志不渝,其超常的忍耐力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人性的力量。出狱后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在五十五岁时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的人生大起大落,生命的尊严遭受皇权的羞辱,但他没有低下不屈的头颅,而是选择了向命运挑战。这绝不仅仅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还包含着一种人性中的进取,性格中的坚强,散发出的是人性之美。为了渲染这一主题,教师让学生选做以下题目:踌躇满志的司马迁遭遇宫刑之后悲恸欲绝的心理描写;续写司马迁从人生低谷选择重新站立起来的困难抉择;司马迁身上散发的人性魅力有哪些。endprint

三、面:教学立意中显现美,重塑美的人文特质

“点·线”式审美情趣教育不断推进,使“面”式美育得以更好地展开。一个个点和一条条线,超越了孤立的存在而整合为面,为最终的教学立意的显现铺平了道路。

教学立意是教学的主旨思想、课堂的道德高地,也是教学的灵魂。一节好的历史课不能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课,即使知识学得再透彻,记忆再深刻,背诵再熟练,也不会给学生带来思想的启迪、智慧的拔高、心灵的对话、灵魂深处的震撼,更产生不了美的效应。而且诗意的历史长河也就缺少了一种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情怀的缺失,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文观念的缺位,忽视了专业知识背后鲜活的生命的存在。

教学立意要关注人的存在,要建构有灵魂的课、有深度的教学,提炼人文品质中那些时代元素,诸如求真至善、坚定意志、救国救民、志存高远等。要选取人文品质的某一要素,贯穿于一个单元的教学、一个学期的教学,形成一个“面”,即一幅审美情趣的蓝图,由此而谋篇布局,使教育的功能水到渠成。

如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了在面上给学生一个更为宏观的认识,可采取“总—分—总”式教学法。這一单元在于让学生感受“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国难当头,我该何为?”“屈辱之下的华夏儿女不屈不挠的必胜信念”;所有板块之中无不渗透“爱国”这一灵魂。围绕“爱国”,教学渐次推进,逐步展开。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为强化这一主题立意,可以再用一课时来深化、升华这种朴素而又崇高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那些英雄们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性之美。为此,可以设计以下三个板块。

一是“爱在迷茫中渐行渐远”。 通过太平天国最初的轰轰烈烈到最后的腐化堕落,让学生明白“拜上帝”不能救国,没有科学指导最终只能导致失败;义和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进程,但失败于原始的武器、迷信的思想以及对清政府的幻想。

二是“爱在本能下虽远必诛”。 三元里抗英斗争中103个乡共同抵御侵略,数千群众包围英军四方炮台,且战且退,把敌人引到牛栏冈,打死打伤英军50余人……善良的百姓,朴素的情感,在遭遇侵略之时,纯粹的爱国之心没有泯灭,虽是星星之火,却足以燃起爱国之势。

三是“爱在崇高处破旧立新”。虎门销烟,黄海血战,收复新疆……那些民族英雄的拳拳爱国之心,要成为课堂上点亮爱国之灯的火种。历史英雄人物忘了小我,胸中装着人民,肩上担起大义,要将这种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国人的气质。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上的“点·线·面”式美育,就是要扎根一线,努力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在细节之处,找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让这种力量的延伸催放出教育之花,绽放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