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紧扣五个基本点 让常态课走向优质

时间:2024-05-04

刘军波

教学领导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果。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教研中心提出了“坚持常态优质,凸显内涵发展”的教学理念,倡导各学校要走精细化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领导力,让常态课走向优质呢?笔者认为可以紧扣“思想引领、精心备课、指导学法、课例示范、管理评价”五个基本点,引领教师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不断提升课堂效益。

一、思想引领,突出一个“实”字

一是学习目标:追求具体、达成。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在课堂上的达成,应成为优质常态课的首要追求。

二是组织形式:注重活动、开放。常态课,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加深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增强合作学习的效度,挖掘探究学习的深度。

三是素材选用:做到优教、促学。“优教”指教学素材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教师科学组织课堂教学;“促学”指材料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益。

四是学习指导:应该得体、适切。在得体、适切的学习指导下,课题由学生揭示、新知由学生发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内容让学生概括、教学让学生评判、主题由学生升华,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精心备课,重在一个“研”字

“功在课前”,要上好一节课必须“精备”。课前精备,是保证常态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是架构知识树。实行“三级四备”,即备全册一备单元一备每课、独立备案一集体议案一组长定案一个人创新。在此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师的单元整体备课能力,也关注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力,具体要求是“一通二细三具体”,一通:通读全套、全册教材内容,并勾画出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二细:细心分析每单元的知识内容,细心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形成各单元的知识体系。三具体:具体分析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板书。在教科书上进行详细批注,课后习题分层分类标注。在此基础上,组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引领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材,为常态课优质化奠定基础。

二是编写导学案。首先,组织各科教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研讨,解决“学生先学”有效性的根本问题:让学生先学什么?为什么先学这些内容?怎样先学?怎样组织评价?随后,各科骨干教师尝试设计导学案。在尝试与修订中,大家渐渐明白了导学案应浓缩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应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在诸多问题的研讨中,教师们对如何设计导学案、如何组织导学案的反馈交流、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三、指导学法,落实一个“细”字

一是会学习。抓实习惯培养,从确定阶段推进项目开始,找准学生习惯培养的起点,形成科学培养的策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教师利用班会组织专题训练,引导学牛学会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基本方法。结合各学科不同的侧重点,如语文的表达、数学自主学习、英语积累、科学合作探究等,以点带面习得方法。

二是善合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趣味游戏——交流想法——层次活动”等形式,一步步引导同桌开展合作学习,逐渐做到科学合理建组,规则引领行动,形成合作学习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努力把“学会合作”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之一,活动的设计,突出一个“巧”;方法指导,体现一个“实”;点拨反馈,凸显一个“活”。通过精心选择合作的内容,不断加强合作的指导,努力追求过程的有效,以结出合作学习的硕果。

四、课例示范,凸显一个“引”字

一是课例示范多引领。学校领导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冈为身份特殊,在群体中要勇于担当,走在队伍的前面,带好头引好路。为此,学校精心组织了“教学领导引领课”活动,《颐和园》、《网柱圆锥的整理复习》等家常课的示范,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大家,为广大教师灌输了新鲜帆液,教师纷纷表示这样的听课受益匪浅,有利于推进常态课的优质化实施。

二是基本模式可借鉴。不少学科的教师年龄偏大,思想跟不上新形势,方法比较落后,在常态课优质化的追求上具有一定的惰性。于是,学校把优质常态课的基本模式提供给教师,以师生的激情交流为基础,从课前重温幸福感受开始,到课中创造幸福学习体验机会(提出学习任务——小组研讨交流——班级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拓展巩固运用),再到及时和集中表达幸福学习感受。不同学科可在遵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凸显各自的特色,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并逐渐“好学”的目标

五、管理评价,强调一个“效”字

要提升常态课的有效教学,不仪要重视对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也要加强对常态课的管理评价。

一是自我评价,反思改进。教师选择自己的一节常态课,从如何关注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等方面进行自评。“乐学”是情感价值导向,评析要点是看常态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会学”是过程导向,评析要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能使学生主动、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学会”是认知导向,评析要点是看能否使学生掌握了解(知道)、识记(再认、再现)、理解(含义、实质、本质特征)事物、概念、原理的技能,使学生会操作、会制作、会应用等。同时,从教材、目标、学情、重难点过程、优点、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分析反思,不断改进,提升实效。

二是推门听课,重在交流。“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要素决定了常态课堂必须开放,“推门听课”既是开放课堂的有效形式,又是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源泉。每周一节的随堂听课,要求做到:一听,听课堂教学情况;二看,看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三评,有针对性并实事求是的予以评价。推门听课后,学校领导、听课和授课教师都要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评课。校领导既学会了欣赏,善于捕捉教师的闪光点,也学会了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课题,进行“草根式”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抓实抓好常态课,是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常态课走向优质,从表面上看是课堂问题,从深层次看是教师教育理念、管理思想、教育追求与职业理想等融于一体,并将其转化为数育行为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努力探索前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