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晓君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育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逐步加快,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如何适应北京市努力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如何满足外国学生接受国内优质教育和国内学生成长为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这是北京市各类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国际化人才;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与交流
作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八十中学坚持改革创新,确立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国际化素质教育,创办国际化名校”的国际教育发展目标,坚持“铸造中华魂,培养国际人”的办学宗旨,国际化素质教育不断实现着质量提升和成果涌现,建立了中外师生共聚一堂、多元文化汇集交融的国际化大家庭,为中外学生成长为具有领导力才能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创造了优质成长环境。
一、建立特色国际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促进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1.建立特色留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推行分类促进的教学模式。国际部根据外国学生的需求,建立了灵活适用的学习模式,开设汉语语言班、初高中国际学历班、插中国班就读、外籍学生高考学习班、长短期语言培训班、中国文化学习班等。二是设置丰富适用的课程内容。结合国际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开发了武术、传统手工、书法、国画、中国民俗大观等课程。三是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市内文化考察、每学期一次中国文化名胜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外国学生沉浸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还通过实践教学,总结研发了系列中学外国学生校本教材,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了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促进国际多元文化的共融共享
通过组建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社团,组织中外学生运动会、足球篮球赛、汉语节、中文角、英语角、国际风情节、中外学生实践课、班级手拉手、中外学生读书角等多种活动,适应了各类国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促进了中外学生的交流和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思维、国际理解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实现了国际多元文化和民族本土文化的共融共享,促进了中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现生源丰富与教育质量共赢
学校在2002年9月国际部成立以来,不以简单扩充生源为目的,而是着眼长远,本着严把招生关和努力丰富生源国别、实现国际化的原则,脚踏实地向前迈进。高质量的外国学生办学特色体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国际部的外国学生数量由最初的10多名已发展到目前的近300多名,生源也由韩国一国扩大到37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国际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历届留学生均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升入北大、清华、人大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八十中正逐渐成为中外师生共聚一堂、多元文化汇集交融的国际化大家庭。
4.促使留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成长
外国学生来到中国,面临着语言和课程难掌握、远离家庭的双重困难。学校通过中西节日和生日集体庆祝、期中和期末表彰、毕业典礼、制作毕业纪念册和毕业戒指、到中国学生家做客、拍中国传统服饰照片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外国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并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八十中优秀的国际化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社会声誉日渐提高,荣获北京市教育外事先进校,成为北京市对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和北京市中小学外国学生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校。在参加北京市区校各项外国学生比赛和活动中屡获佳绩:北京市首届来华杯中小学外籍学生篮球赛第四名、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高中组团体总分第四名等。
二、融合中外先进教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学校的整体教育国际化建设
1.中英和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中获得多赢
八十中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北京市首批成功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公立学校之一。目前学校开展了中英和中美两个高中课程项目。严格按照北京市和朝阳区教委的要求办学,把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国内扎实的基础教育紧密结合,在保证中国高中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引进英国和美国优质课程,融入中国文化、国际礼仪、国际理解等校本课程,建立了集中西方优质课程资源的课程体系,取得了丰厚的办学成果。不仅历届毕业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国外大学,培养了一批顺利走入国际名校的优秀国际化人才,更推动了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
2.在融合中外教育优势中实现中外教育双丰收
在中外融合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将国际课程纳入班级的课程体系,通过特色文化建设和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这样的特色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中外教育的优势,既保证了学生接受学校优秀的基础教育,又为学生拓展了学习和发展的领域,提高了英语语言、国际交往等综合能力。项目班的课程设置以整合优质资源为指导思想。发挥中国基础课程优势,整合国家基础必修课程,重视学科基础教学,参加中国会考,完成中国高中毕业学历课程。同时,着眼于学生未来成长,引入国外课程,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学生阅读与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建设, 从而实现国际基础必修课程、国际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充分整合。中英、中美项目实验班采取小班教学,针对学生不适应外教授课、中外课程学习压力大、升学盲目等问题,由国际课程专家和国际部教师共同组成学生指导委员会,通过导师个性辅导、每周谈话、每月汇总、系列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和家长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分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以过程性评价为突破口实现教育管理规范化
依据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评价体系。以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成长轨迹为基础,借助学校学生光荣册、国际素质之星等评选制度、优秀毕业生表彰制度,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的展示平台。在素质教育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中外合作项目班学生的特点,实施合作项目班的学生过程性评价,即学生成长记录,主要是用来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主动实现自我发展,达到自我管理和成长的目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和学生本人及家长所有层面共同参与。建立学生三年达标自测的“四有”标准:至少读中国近现代10本名著,其中至少有3本精读的经典代表作,有1本乐于持续阅读的期刊;有1项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专门研究领域,并乐于不断进行探究和宣传活动;有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有1项中国传统文化技能,如剪纸、手工、武术、书法、绘画、中国厨艺特长等;有1项为他人持续服务的实践活动,并能享受其中的自豪与快乐。
4.以德育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
充分依托学校优质德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党团活动、体育比赛、主题比赛等,还吸纳了国际文化以及合作伙伴的许多优质元素,开展丰富多样的、充满国际特色的系列主题班会、国际文化节、中外班级手拉手等其他特色活动。使学生在置身于八十中学这个大家庭中,感知中外文化和实现个性成长。
5.促使中外教师在共同备课、合作教学中进步
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根本,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素质、有经验的外教,包括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优秀的教师,他们能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加强了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加强中外教师业务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促进中外教师的共同备课和合作教学,促进中外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和外教老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同时,结合本校成立的教师自主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共同体和教师国际教育牛津培训班等多项教师培训项目,推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由原来的简单机械的重复转向富有挑战性和开拓性的创造,彻底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并使之形成职业习惯。
6.建立全新的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
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学生教育,积极引入英国、美国等国的优质课程,并将其中优秀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方法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将其尊重个性、注重能力的课程优势与我国高中课程知识系统、基础雄厚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相互补充,用合作课程的学习方式“围剿”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让勇于面对挑战、乐于探索质疑、敢于创新实践成为学生的学习品格和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等,完善校本课程内容,建构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可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由外籍教师任教,为学生创造纯正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成长空间,让全校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起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高中课程培养体系,一方面为学校学生选修课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和挑战性,同时满足国内优秀学生发展个性、实践创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为逐年增加的国外学生提供了学习国际化的优质高中课程的机会。
三、开展基于中国文化深厚情感基础上的
理解教育,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
1.推动中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引进国际教育优质资源和优秀外籍管理团队及教师,促进了中外课程、中外教师、中外管理者的合作与交流,使中外双方增进了解,促进相互学习,这既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也让国外教师和合作院校对中国优质基础教育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对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为师生架设放眼世界的桥梁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国外姊妹学校交流、组织国际夏冬令营、承办多种形式的国际活动等形式,为学校师生搭建了一个“走出国门看世界”和“在八十中学感受世界”的教育平台。目前,学校已经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十多所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师生互访、国际夏冬令营以及教师互派学习等系列活动。八十中学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特色办学,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目光,每年都有近千名国际友人来访。在国际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与世界各国的优秀中学、大学和教育机构等建立起更多的友好关系,国外课程专家、知名学者的来访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和系列讲座等,让学生们在八十中的校园中感受世界,同时能够获得更多机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视野。
3.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和课程中
学校在坚持传统德育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所处区位优势和现有国际教育的成果优势,面向全校中外学生,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文化教育的同时,开设了领导力培养、演讲与口才、品格培养、国际理解等综合发展课程,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的创新思维、深厚的本土情结、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社会领导力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二五”着力融合中外教育的精华和优势,搭建中外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展望“十二五”,北京八十中将以更加进取开拓创新的姿态,在推进国际化素质教育、培养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国际人”、建立特色化的国际学校方面,跨出更加坚实的前进步伐。
未来八十中的国际教育指导思想是:以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等内容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所提出的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宏伟目标为指导,坚持“铸造中华魂,培养国际人”的办学理念,通过融中外教育的精华,采用中外教材,构建先进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打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将跨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为中外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挥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多样化和多向性选择,创建八十中国际教育品牌,将八十中学建设成为研究型、示范性、国际化、现代化的国内外知名学校。
1.总体发展目标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国际先进文化相融合、国际理解教育为特色,创建具备相当学生规模的、国籍丰富多彩的、中外师生和谐相处、中外优质资源充分融合、课程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校园,建立优质、高效、灵活的国际化素质教育,构建融合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搭建中外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德育体系建设目标
将跨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兼取中外学校德育之长,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才华和发展个性的育人环境,建立高雅温馨、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形成“严中有爱”和“严肃活泼”的国际学生德育模式。
3.国际学生培养目标
对外国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掌握地道的汉语,与中国师生充分融合,成长为具有深厚的中国情怀、坚实的学识基础、广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中国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兼取中外教育精华,成长为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学力、深厚的本土情结、开拓的创新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社会领导力的国际化人才。
4.国际教育教师建设目标
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理念、深厚涵养、多元文化修养、能与国际教育接轨并与国际同行进行专业中英文交流的国际教育专业化教职工队伍,帮助全校教师在扩大全球视野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国际教育观和学生观,胜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教育和创新教育。
(责任编辑 尹 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