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赏识助燃学生成长正能量

时间:2024-05-04

彭素花

上海市西林中学成立于2005年8月,是一所由普通完中薄弱初中部分离而建的公办初中,在编教职工144名,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5岁。学校拥有教学班42个,学生1560名,其中农村户口生源占52.4%,农民工随迁子女占25.8%,学生见识少、不自信是最大的问题。近年来,学校以“赏识”凝聚人心,用赏识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公平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让师生重拾了自信,也让学校改变了面貌。

一、赏识,让西林人重新抬起头来

西林中学成立之初,学校被公认为薄弱学校。因考试平均分始终徘徊在全区末位,受分数排名的影响,学生抬不起头,他们被认为是“差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在区域教研活动中也抬不起头,因长期努力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失去信心,也无意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师生关系紧张,教育生态环境不尽人意。生源成批流失,连教师子女都不愿上自己的学校。日益凸显的发展瓶颈使师生的自信越来越弱。

2010年6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一位从不愿意被听课的老教师因新校长听随堂课后的一些肯定而主动邀请校长再听课;一届校级教学评优因个个都能获奖而人人踊跃赛课。两个很小的案例让校长深深感悟到,西林的教师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成功的。教师尚需要鼓励,更何况是孩子?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这是人的本性。梦繁华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使全校教师深受启发,一个符合人心理发展需求的赏识理念呈现眼前。西林的师生需要的不就是激励和赏识吗?通过观点的碰撞,教师纷纷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学业暂时不优秀的学生,将来不一定不优秀,而且做人可以优秀;学生在某一方面(比如劳动,比如礼仪)得到肯定,一定能反过来成为学习的动力。着眼每一个学生未来的人生,着眼人的多元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原。于是,全校的育人观念开始慢慢转变。这就是西林选择赏识的理由。赏识,让西林人重新抬起头来!

二、赏识,使西林人获得教育自信

赏识中的“赏”意为欣赏,因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肯定或赞扬。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的才能或价值被重视或赞扬。在学校教育中,适时地对学生予以赏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倡者周弘所提出的赏识教育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赏识育人的故事也已成为教育经典。我校提出“赏识育人”就是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育人。

学校确定了“赏识师生,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用赏识引领内涵发展。提出了“三相信”:相信人性的优点,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之处;相信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有被赏识的渴望;相信人性的潜能,每个人都能在互赏中进步。学校在不同的场合宣传赏识理念,一方面引领教师运用正面思维,用心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尊重差异,倡导学生异步发展。慢慢的,“赏识”为全体教师所认同。学校继续引导教师认识和理解理念。通过校长谈赏识、教师论赏识、专家评赏识、学生话赏识等不同形式的培训,让教师领悟赏识的真谛。在经历了理念的认同—认识—认定过程后,赏识成为了西林团队共同的实践。从一开始只是肤浅的表扬,到将赏识的触角延伸到课程、课堂、校园文化等教育的全程,进而到与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实践紧密结合,西林人正迈步行走在赏识的路上。赏识,为学生生命成长注入正能量,使西林人获得了教育的自信。

三、赏识,助西林人坚守教育理想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校重点将赏识理念的践行渗透在课程改革之中,贯穿在师生关系改善之中,通过“五管齐下”的举措和五个“点”上的实践,让成功与自信的神奇力量改变师生的风貌,成就学生的成长。

1.找准支撑点——课程重构

学校以赏识育人价值主导课程建设,积极重构课程,为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开发了3个板块、7个系列、58门校本课程,成立了涵盖艺术、文学、技能、体育等领域的学生社团23个,做到人人能参加、个个有项目。以西林版画为龙头的“三六”特色课程紧紧围绕学生特长的培养。积极构建由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组成的立体发展特长培养模式,校本课程排入课表,规范运作;“人人会版画(排球)、班班有作品(球队)”的目标让更多学生有了一技之长;文化节、文化周、赞赏日、“达人秀”、“班级秀”等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个性成长的良好环境,使特长培养课程化、特色化、多样化,让课程基本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2.找准落脚点——课堂变革

学校将赏识理念植入主阵地——课堂,为赏识理念的践行找到主要落脚点,也为学生的学习空间开辟了一片充满阳光的开阔地。课前,倡导教师加强微环节研究,鼓励学生预习先学,充分信任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课中,赏识学生的见解主张,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群言堂”,民主开放,以学施教。同时,尊重学力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体验进步、差异发展。课后,坚持“有教无类”的思想,设计针对性的校本作业,实施分层爱心辅导,关注个性发展。

3.找准瓶颈点——评价转型

学校直面评价瓶颈点,用赏识理念引领评价转型。课堂上,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内心体验。汇编了《西林中学课堂赏识妙语集》,要求教师在课堂的各个微环节中巧用赏识妙语,每堂课至少对半数以上学生说一句表扬鼓励的话,实施赏识性评价倡导教师呈现谈话交流式的作业书面评价。作业本上,教师批改不打“×”,用“\”等符号替代“×”,小小的符号体现出教师对错误的接纳和对纠错的期待。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美好的评语,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在赏识中进步,也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评优上,学校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通过“西林之星”等的评选对学生进行个性成长的价值肯定。同时,从赏到识,不断创新赏识形式,使评价成为学生发现自我、赏识别人的过程。

4.找准契合点——文化营造

学校以赏识文化的营造为契合点,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一是构建“赏识育人”的精神文化。确立了“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的校长理念、“在赏识中诞生天才”的教师理念、“与老师共同赏识与鼓励孩子”的家长理念,这些思想成为学校的精神脊梁,撑起校园一片赏识育人的天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在稳固延续和发展,形成了凝聚人心的学校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和谐进取;勇于担当,追求卓越”。在赏识理念的感召下,每一个西林人都用行动演绎着学校赏识办学的新乐章。二是彰显“赏识育人”的物质文化。每周选用一首世界名曲作为课间铃声,通过四年百首名曲的艺术熏陶,让农家的孩子也能成为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西林十景”、版画文化廊、温馨教室等一景一物的寓意,让教育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文化润泽中健康成长。

5.找准整合点——家校合力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同步开展赏识行动,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我们积极整合家校资源,通过家长学校、互联网,让家长掌握赏识的方法,用赏识的思维和语言教育孩子;创新家长会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孩子闪光点,用赏识的目光重新审视孩子;设立家长开放日,全方位展示学校赏识教育;建立“家校通”网络,与家长沟通赏识育人体会;开展全员家访活动,面对面探讨赏识的技巧和纬度;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组织学生社团、特长生进社区展示特长、服务居民,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位家长在家长开放日反馈表上写道:“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我女儿已经在赏识中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在西林中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中自由自在地生根、开花了……”

四、赏识,圆西林人生命成长之梦

几年的实践使我们对赏识内涵的认识和外延的界定不断深化,赏识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赏识的成效日益彰显。赏识扮靓了校园,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温暖着师生的心灵;赏识点化了教师,使教师懂得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学生的长处,感受到了教育的乐趣;赏识改变了课堂,让教师用良好的心态走进课堂,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使课堂精彩不断;赏识重塑了学生,让他们都觉得自己至少在某一点上是优秀的,同时,也学会了赏识他人,皮革玛丽翁效应在西林学生身上得到了较好的诠释。赏识正在使整个西林校园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学生们收获着被赏识的幸福,他们自信的笑脸让人心动。

赏识,唤醒了西林人的教育自觉,助燃了学生成长正能量。改变,从赏识开始。赏识,也一定能圆西林人生命成长之梦!

(责任编辑 甘 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