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拓展体育时空 促进学生锻炼

时间:2024-05-04

孟宪明

把体育时空限制为40分钟课堂小天地的体育观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只有转变观念,勇于拓展,关注从竞技体育项目向体育生活化的课堂拓展,注重从单一体育学科拓展为多学科的整合,学会从课堂向课外拓展,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新课程实施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掌握课堂时空拓展的方式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一、转变观念,勇于拓展

少年体质的增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每天简单地投入1小时的活动,而是让学生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内心,并成为习惯,让同学们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为未来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1]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前后顺序,并没有作硬性规定(比如课标中并没有规定先学习跑还是先学习跳,也没有规定先学习篮球还是先学习足球,等等),从而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使得教师从已有设计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动开发者。教学空间的拓展是对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内涵和教学时空的开拓延展。因此,教师可以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课堂目标的需要,悉心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加工、改造、拓展。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对拓展教育教学的空间也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拓展体育课程教学的空间,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

二、关注从竞技体育项目向生活化的

体育课堂拓展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体育课堂教学是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2]

1.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教学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必须从学生个体需要出发,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删除或缩减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与将来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健身方法,把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松,在愉快的思考和学习中,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体育生活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体育活动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学生就会增强学习兴趣,练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趣味活动,甚至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如江苏省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教学创新奖的课——《爬行游戏》。[3]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学习内容是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的快速爬行和爬行游戏。教学设计重点放在通过语言、器材、小动物爬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创设各种宽松的爬行生活环境,使学生欢快自主地进行练习。教师从婴儿爬引入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接着学生尝试练习各种姿势爬行,教师不对模仿动作作具体规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模仿、比较和讨论,琢磨在各种爬行姿势中膝盖不着地爬行最快的方法;学生在体验中得出结论:降低重心。膝盖不着地是爬行最快的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但要练习快速爬行,还要自己布置场地、角色分配等等。寻求到有效的快速爬行方法后,以接力的形式进行传统游戏“钻山洞”、“钻隧道”和“蜗牛爬”。学生需要更多的参与、合作与竞争,不但发展了体能与技能,还促进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生活化在于改变以往课堂不重视学生直接经验,使教学过早地陷入了符号化、抽象化、竞技化的怪圈。教学内容选择要超越科学世界以及竞技运动世界的束缚,更加关注生活世界,要有选择性地将生活化情景科学地、合理地再现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4]教师的课堂创造精神要在深入把握教材和学会拓展课堂的时空中逐步养成,并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

2.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是教学方法的运作者、控制者。先进的理念需要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才能获得生命,在具体的情境中,怎样进行操作,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去摸索和体悟,不具备强烈的生活化观念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脱离了体育教学生活世界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与此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要用语重心长、幽默风趣的话语把贴近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告诉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课堂教学就是轻松地学习兄长、朋友的生活经验。但是,课堂教学也不是杂乱无章、放任自流的,教师要树立一定的威信,以保证体育课堂有序地实现生活化。[5]

三、注重从单一体育学科拓展为多学科的整合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应有机关联、交织和整合。学科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软化学科边界,使体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连起来,让学生从学科间的联系中发现问题,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整合。例如,在学习行进间运球时,通过对物理学科中入射角与反射角内容的来教会学生按拍球的部位,提高学生行间控制球的能力;在教授篮球投擦板球时,也使用同样的原理提醒学生投篮时的擦板点,来提高投擦板球的命中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要敏感地意识到学生的问题可能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只有通过相关知识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拓展本学科的视野。

四、学会从内向外的拓展

这里的从内到外拓展包括两个方面,由课内到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这里的“课外”是个时间概念,也是个空间概念。[6]作为时间概念,是指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作为空间概念,包括校园内和校园外。课程教学的空间拓展,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锻炼。

1.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

指导学生从课堂锻炼向课外锻炼拓展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每天上午25~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每周2~3次的课外体育活动,班级、年级以及学校举行的个性体育竞赛(我校是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要求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课余体育训练,学校每年固定在4月份和10月份举办以篮球为主的春、秋季校运动会等活动;二要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举办的武术、散打、跆拳道、街舞、体育舞蹈俱乐部来促进锻炼;三是整合家庭、社区的资源。

2.从校内向校外的拓展

家庭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运动和锻炼经历,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锻炼,让家长做学生的体育指导员,同时促进了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巧用校外体育资源。社区的部分体育资源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引导学生避开成年人锻炼的高峰期,利用社区的具有娱乐和健身功能的健身路径来锻炼身体,也有效的避免了体育资源浪费。

体育时空的拓展改变了原有的体育课堂的师讲生练的单一形式,把学生引入一个主动参与的全新时空,使学生的锻炼呈现的真实而具体,练习内容呈现出丰富而多彩,锻炼途径出现多样而协同,锻炼手段呈现出多样而灵活,收获呈现出多样而有个性。

参考文献

[1][6]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6:116-121.

[2][5]王海荣,张博.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5.6(3):85-86.

[3][4]袁志欢.踏寻体育课堂的生活足迹[J].江苏教育.2009.7:57-58.

(责任编辑 甘 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