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崔振喜
自新课程改革推进十年来,我校在道德课堂理念背景下,从课堂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实践和科学论证,取得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果。在课堂理念上,形成了绿色教育理论,在班级学习方面,通过构建小组学习,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班级的管理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了绿色教育的科研成果。本文就绿色教育下小组学习策略作一探究。
一、“绿色教育”
促进学生从个体学习走向小组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总是以排排坐的方式就座,形成了整齐划一的秧田式课堂结构,其特征就是所有的学生面向黑板,构成了以讲桌为中心的课堂文化,这使讲台也必然成为课堂的中心。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进行授课,学生自然成了被教授者或被学习者,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思维的方式完全由教师来掌控,课堂效率基本上也由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敬业精神等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展开竞争,不能构成信息时代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去甚远,学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个体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把学生的学习异化为考试分数。
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中建立起小组学习,将个体学习变成合作学习,每个学生不仅代表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小组的一个分子,学生的学习状态必将影响小组内的学习效率和团队竞争,学生的价值是对小组的贡献。因此,小组学习的评价不是以个体进行,而是以团队为主。在这样的班级中,任何一名学生必然要担当起团队的某个角色或某些责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有效性和自觉性。
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佐藤学长期关注课堂学习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小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倘若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构筑起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没有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并同教师合作推进课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革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评价方式,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完善小组建设有助于“绿色教育”的落实
如何将一个班级的个体学习变成学习体,“绿色教育”倡导构建学习型小组,挖掘学生的潜能,其意义就在于遵从了21世纪信息时代人才的发展模式,把合作学生与探究学生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合作与探究成为学生的一个思维习惯与生活习惯。这样的学习小组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学习小组的构建。根据班级学生综合情况,先将班级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然后再进行分组,每个组以6人为宜,基本上是上中下各2人。这样可以保证学习小组之间的实力基本相当,真正构建起能够进行有效竞争的班级学习共同体。二是小组内的制度建设。根据个体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推选出一名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其职能是组织管理小组的日常工作,同时可以再设立一名副组长,保证小组管理层的权威和实力。三是小组命名的要求。组名要有激励作用,内涵丰富,能够长期让组内成员解读并成为小组的灵魂,给组员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并且通过组长每学期在全班的解读,提升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形成小组凝聚力和学习力。四是小组常规建设。要对组员进行有效的分工,让每位组员都能担当起一定的责任,如建立学科组长,日常学科的管理由学科组长负责,相当于小组的科代表一样,目的是明确组员责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还要设立小组内的行政职务,以保证小组日常评价。五是建立小组的标志和章程。围绕组名设计组徽、组训、组规,目的是起到凝集团队作用,让各组在平时的班级评比中赢得同学的认同和肯定。组徽可以反映出小组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也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爱美意识。组训是小组的灵魂,通过解读组训可以让小组成员产生一种神圣感,激发自己的小组荣誉感和集体观念。组规就是小组的规范,是班规的一个有效解读,也是保证小组高效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小组科学有效的评价
与管理使班级走向卓越
小组建立以后,其学习目标的落实必须依托常规评价,因为通过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力,促进个体学习和发展成为团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小组的有效评价从以下方面实现。
一是小组日评。小组日评主要是通过小组长和小组的助理来完成的。评价的主要项目是学生的常规学习活动,如每日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导学案完成情况等。通过小组长的检查和小组长组织的检查汇报进行评价,并记录小组台账,作为小组日常考核和评价的依据。同时在评价中体现自主管理理念,首先让助理汇报检查的结果并进行组内的展示和通报,然后由责任人进行说明,确保成绩要实现表扬和认同,并记录在小组台账上。对于没有遵守班规和组规的组员,由本人进行解释,助理提出处理意见,小组内形成统一的处理结果,也记录在小组的台账上,使学生的“小节”及时得到校正和约束,实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效管理。
二是班级的周评。班级每周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主要评价项目是小组一周内日常活动的竞争和评价,目的是强化班级的团队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高效共同体。评价主要由班干部利用周五的周班会时间进行,并把评价结果展示在班级的公示栏内,以促进各组的学习和合作,帮助小组发现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表彰和肯定班级的优良传统、好人好事并及时纠正班级的共性问题,促进学生的有效行为规范,以保证小组学习活动民主、及时、有效。
三是班级的月评。班级月评是班组每月进行总结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班级的月评,可以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凝聚力。由班主任与班干部先召开班委的总结会,对四周内班干部负责的项目进行检查总结、分析、对比,找出班级的成绩和优势,同时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问题,最后形成统一的思想。然后再召开全班的会议,由各小组提前准备,作为各小组一月来的一次展示活动,提升并激励全班学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同时,也对班级在全校的评价排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形成班级、小组纠正方案,把方案的措施落实到每天的管理中,让评价得以落实。
综上所述,小组学习的效率依赖于小组的建设,虽然小组建设是学校管理最基层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般学校常常忽视的一个环节,甚至认为这是班级管理的权力和范畴。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班级小组建设实际上就是管理好班级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责任编辑 杨晶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