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夏 斌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访逐渐被“电访”取代,教师真正走入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逐渐淡出家校联系的蓝图。家访这一传统的联络方式成为教师工作中的“古董”,陈列在记忆的深处。难道真的让家访变成永远的电话连线吗?不,家访的市场不能垮下去,一根电话线连接起来的情感远不如面对面的促膝交流。为了不让“先进的通讯”占领温馨的“情感市场”,我校试行了一种家访代访制度——常回“家”看看,效果非常显著,现在正在积极推广。
代访制度的起因是这样的:一方面,城区学校学生多数分住在不同的小区,有的小区相隔甚远,加上学生所居住的楼层和单元不一样,给教师的家访工作带来不少麻烦,不少教师干脆用电话取代实地登门同家长交流;另一方面,学校教师所居住的地方分布也比较散,几乎遍布城区的各个小区,而这些小区里面都有我校学生居住,为这一制度的真正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代访的基本思路是班主任将班级学生的家庭住址进行归类,德育处统一对全校学生的居住地以小区为单位进行登记和编排,然后再按教师人数进行分摊。学校规定代访教师每周进行一次集体代访,利用休息时间对居住小区的本校学生进行代访,及时整理家长提出的意见或要求。周一例会上进行师师交流,让教师及时了解各自班级学生家长的相关信息。另外,如果教师对本班某些学生有“特殊要求”,可事先在代访单上写清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及要求家长做什么,然后将代访单集中到该小区的代访教师手中。接到代仿单的教师需要利用当天下班时间进行代访,并认真填写代访记录,第二天回到学校后,迅速将代访情况反馈给班主任或某科任教师,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代访的信息,转达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集中与个别相结合的代访制度使学校的家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充分调动了教师家访的积极性,许多非工具学科教师还实现了家访的“梦想”,并乐此不疲地执行着这份特殊的“任务”。
以前,学生一听到教师要来家访,个个提心吊胆,紧张得要命;家长也使出浑身解数来迎合教师的话语,好话说了一火车,意见却没敢提一个。现在是小区里的叔叔阿姨来家“串门”,像自家人一样,学生、家长都非常轻松,对话也能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什么话都可以说,全无紧张、压迫的感觉。代访变成了充满温馨的交流,原来许多告状式的家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家常式的沟通。家长有什么心里话自然会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对学校、对某个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轻松地提出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家长认为这种代访制度比较好,避免了以往与盛气凌人的教师的“正面交锋”,代之以与邻居教师朋友般的交谈。
代访,让所有的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整合了教师的有效资源,利用教师的居住优势,化解了平时教师家访路途遥远,不能及时进行全员家访的矛盾。教师主动帮助班主任“跑腿”,这是和谐校园下家访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代访让每个教师都走进了学生家庭,了解到了每个家庭的不同的教育观念,同时也让从来没有进行过家访的教师当起了“家访志愿者”,体验了一次班主任的工作。在代访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能够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超出职责的,由代访教师代表家长向学校领导咨询后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沟通工作。另外,代访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能够从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有利于学生成长两个方面进行互补式交谈,既避免了带刺的话语伤人,也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传递。
有的班主任在做代访时也能亲自家访到自己的学生,同时,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家庭中,接收到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提供的教子经验也是班主任难得的教育案例。这些案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班主任会自然借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为自己的班级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做事、为人等能力。
代访,可以减轻教师家访的劳动量,原本班主任需要家访一个班学生的量,现在只需要每个代访教师代访或家访一半的学生就能完成,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效果也是一样的甚至是超过家访的。教师代访提高了家访工作的质量,畅通了家长诉求表达的渠道,减少了家访的盲目性,促进了家访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代访按照委托有责任、代访有时限、结果有反馈、代访不“怠访”的要求,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熟悉学生居住环境,及时掌握学生信息等有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率,为构建和谐校园走出了一条重要的创新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春华小学
(责任编辑田欣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