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吴雪莉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语言的生动性、选材的典范性足以用来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写作。从阅读教学中选择写作训练的切入点,让学生寻找文本的闪光点、阅读的延伸点等,既能充分挖掘文本的资源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1.读写结合符合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还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认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需要通过“写”来展示。
2.读写结合符合教材的要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设计课后练习时也充分体现读写结合的元素,强调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本的资源价值,选择写作参与点进行写作训练。以九年级教材为例,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三类:(1)想像类;(2)仿写类;(3)议论类。想像类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练习4: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仿写类如《人生》一文的练习2: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议论类如《孔乙己》一文的练习4: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多种看法:有的说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有的说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害了他,有的说归咎于他的不争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读写结合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教育书简》)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这一切,对于“写”无疑是不可缺少的;“读”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作的规律和途径。当然,“读”也靠“写”来促。在“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短短的16个字就道出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二、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与方法
1.从学生的情感兴趣点切入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是一篇内涵丰富、语言清新优美的文章,作者怀着一种浓浓的故乡情结,就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咂摸出如此美妙的滋味。教完这篇课文,笔者就以这篇课文为蓝本,布置学生进行小练笔,要求:(1)熟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借鉴《端午的鸭蛋》的写作方法,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本地的一种小吃;(2)字里行间要流露出喜爱之情。学生很感兴趣,又因为有课文作为范例,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涌现出一些佳作。
如学生作品《厦门的芋包》:“厦门的小吃很多,我认为最有特色的应该数芋包了。芋包差不多有一个小盘子大,它外穿一层紫色的小外衣,多么讨人喜欢。芋包里面包有笋干、肉片和葱等,芋包上还要放一些炸过的葱头,葱香加上芋包淡淡的芋头香,那香气直勾人口水。吃芋包也有讲究,要连皮带馅一块吃,单吃芋皮,太淡;单吃馅,太腻,所以要和着一块吃,才是绝配。我曾在三明吃过那里的芋包,可吃了几口,就不吃了,皮太硬,馅太咸。吃来吃去,还是厦门的芋包最香最好吃!”这则练笔显然是受了汪曾祺笔风的影响,字里行间有类似《端午的鸭蛋》的笔法和情感。
2.从文本的空白点切入
“文本经常存在着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发掘得巧妙,常能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对文本‘二度创造中获得意义生成”。(时剑波)中国古诗特别是唐诗宋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决定了它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极好教材。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然写诗主要是形象思维,那么学生读诗,自然就要学会将语言在头脑中还原成或再造出特定画面与人物形象的本领。作为教师,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放弃冗长的分析,不要把生动的课堂变成教者自身感受的外泄,而要处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画面形象,让他们去想像画面,甚至再现画面。如教学《商山早行》时,笔者就让学生读诗、品味,然后根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想象其中的画面景物,而后写出短文。如学生习作:“月亮高高地悬在天空,一声声鸡鸣从客栈里传出,格外清晰,响彻四周,已经破旧不堪的板桥孤零零地架在两端,杳无人迹,皎洁的月光照在板桥上,仿佛是一层厚厚的白霜。”
经过训练,我发觉学生不仅诗背得快,想象力也逐渐丰富,同时促进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从文本的空白点切入不仅可以应用于诗歌阅读欣赏中,也可以落实在文章的读写训练中。课本中许多文章的结局意犹未尽,耐人寻味,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进行延伸想象,合理推测故事发展的趋向,续写其结局,让学生在对文本的“二度创造”中深入理解精髓。当然,前提是合理延伸与适度拓展。
3.从“与文本人物对话”切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第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文本话题为内容的基础上的。如九年级(上)小说单元中的人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他们鲜明的个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命运也牵动着学生的心。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化精髓,拓宽写作思路,笔者让学生自选小说单元中的一个人物,以“我想对说”为题进行课后练笔。学生或对菲利普夫妇说,或对闰土说,或对于勒说,与文中人物真诚对话,抒写心声。学生对菲利普这样说:“请给于勒一点温暖,请不要再用那尖如刀的言辞,去伤害一个衣衫褴褛、内心脆弱的人了。”对闰土这样说:“当阔别二十年后的你们再度重逢时,为何你的嘴唇动了动,却硬是没有吐出那三个你曾经脱口而出的字,而是分明地叫道:‘老爷。你是想念他的,不是吗?在你贫困的情况下你还带一些干青豆给迅哥儿,这不正好说明了你对他的友谊并没有褪色……”如果没有深入阅读文本,学生是无法进行这样的对话。
实践证明,在开放的“写”中贴近课文,可以对文章作深层解读,而这种解读往往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愉悦、心灵的触动与表达的冲动。读写结合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海林.统筹设置目标,读写双向促进[J].中学语文教学,2008(8).
[2]时剑波.创意表达:让文本阅读与语言训练同行[J].中学语文教学,2008(8).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九中
(责任编辑田欣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