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连忠友
【摘 要】统编教材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相关要素渗透在不同年级的各个单元中。教学时,教师通过“立足学段目标,体现层次性;根据文本特点,体现差异性;利用教材资源,体现灵活性”等策略,将相关要素细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训练环节,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把握主要内容;语文要素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统编教材构建了训练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两条明线:一是复述故事,侧重口语的发展;二是安排相应的训练要素。这些要素渗透在不同年级的各个单元中,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文本特点,把相关要素细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训练环节,通过言语实践活動,让学生习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把握好“梯度”——立足学段目标,体现层次性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能力必须在整个小学阶段统筹培养。所以语文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有整体观,关注目标的层次性。
(一)第一学段:有机渗透,重在感知
低年级教材侧重指导学生“提取简单信息”,借助相关手段,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促进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完整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能力。如执教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时,教师借助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雾在哪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关键语句“雾在海上”“雾在岸边”“雾在城市的上空”。之后,教师给出连词“先……接着……最后……”降低概括的难度,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读文,想想“淘气的雾做了些什么呢”,关注雾说的话,圈画关键信息,知道雾在不同的地点把不同的事物藏起来。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段虽然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教师必须将其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为第二学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第二学段:指点路径,强化落实
从第二学段开始,统编教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要领悟编者的意图,从整体着眼,精心设计教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重点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写鱼、写鸟的段落都是总分结构的。教学时,教师有意识让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发现第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感受总起句的作用,明白理解段落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抓中心句。之后,由扶到放,教师引导学生将习得的阅读技法迁移到自主学习中。最后,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从说到写,用语言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内化总分的构段方式。
又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学该单元时,教师要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学生先掌握每一段的大意,再将其串联起来,就能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都体现了要素落实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教师应以训练指导为主,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第三学段:逐步放手,锻炼能力
到了第三学段,学生基本能够自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此时,教师要逐步放手,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训练这种能力。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3)根据梳理出来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这样教学,既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同时又巧妙地渗透了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注意语言,做到逻辑清晰、文意明了,避免把内容概述得太繁杂或太简略。
二、把握好“力度”——根据文本特点,体现差异性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文本个性”。如果教师对文本钻研得不够到位,就会错失训练的时机。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向学生传授简单、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使学习循序渐进。
(一)课题扩充,辐射全篇
许多文章的题目就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剖析题目,对题眼进行扩充。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题目:“读了题目,你想提哪些问题?”学生通常会问:“为什么要学射?”“向谁学射?”“怎样学射?”“结果如何?”在充分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串联起四个问题,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像这样的课文,统编教材中还有很多,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学生都可以用“为什么做”“怎样做”“结果怎样”等问题捕捉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即能初步概括课文。而《陶罐和铁罐》《池子与河流》等课文的题目已经囊括了文章的主要角色。将其串联起来,再补充相关的事件,也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串联词语,搭建框架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地将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重组或分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连词成句”,为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做好铺垫。例如,执教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顺势出示两组关键词,第一组为“美丽”“欣赏”“差点儿送命”,第二组为“难看”“抱怨”“狮口逃生”。然后让学生试着用上一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注意概括的条理性,把句子说连贯。这样教学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学生也能通过这些重点词语,迅速地勾勒出文章的轮廓。
(三)罗列要素,掌握脉络
执教叙事类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到时间、地点、人物,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用简洁的话把六要素连起来,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在运用这种概括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掉一些“细枝末节”,只留下课文的主干。
执教写人类文章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抓人物、事件、精神三个要素,思考“文章写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人物什么精神或品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答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分部归并,删繁就简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细读内容,将长文分成几个部分,再用一句较为简洁的话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最后用上一些过渡性的词语将它们整合起来,做到文从字顺,重点突出。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按照情节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尝试概括每个部分的意思,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与鬼子做斗争;雨来没有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故事串联起来,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把握好“效度”——利用教材资源,体现灵活性
“用教材教”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科学利用教材的意识。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提供的辅助教学资源,如课后练习、插图、课文中的泡泡语等,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收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一)借助课后习题,不偏离
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能力要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布在课后习题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来设计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这一载体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以四人为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3.整体感知,借助图式说一说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课后练习中的流程图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迅速感知课文的內容,把握造纸术的发明路径。这样教学既轻松,同时又渗透了学习方法。
(二)引导关注插图,巧突破
课文中的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形象直观,非常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
以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为例,课文的插图横跨两页,从左到右依次画了大象、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该图为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提供了帮助。教学时,教师将插图一分为二,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图中有谁,他们正在干什么。接着,思考这两张图分别对应课文的哪几段,是根据哪些词语判断出来的,用横线把它们画出来。之后,针对第一幅图,通过问题“小兔子认为大象的耳朵怎么样?大象自己是怎么认为的?”来引导学生串联起相关段落的主要内容。针对第二幅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会对大象说什么,从而明白“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这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句子,思考大象听了大家的话有什么反应,并想象画面。在整幅插图的帮助下,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之,教师要领悟教材编者的意图,从整体着眼,在不同年级落实不同的训练目标,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习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78-87.
[2]方德俭.循序渐进 互为表里:薛法根概括课文内容的教学艺术赏析[J].江西教育,2015(29):26-28.
[3]杨玲娟.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3(3):29-31.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 3534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