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时间:2024-04-23

柯景坤

江西省武宁县地处湘鄂赣边界,国土总面积350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31.2万,耕地面积27.0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作为农业县的武宁县一直积极探索的。

一、武宁县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武宁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县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共264家,家庭农场1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正在申报国家级示范社有3家,省级示范社19家。按产业划分:种植业126家,如罗溪振兴种植专业合作社、清江瓜果专业合作社;林业36家,如大坪板栗专业合作社、杨洲南屏村毛竹专业合作社;畜牧业62家,如幕阜山土鸡专业合作社、永昌养蜂专业合作社;渔业8家,如为民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伊山生态农业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服务业32家,如丰田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横路病虫防治专业合作社。

二、武宁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带来的效益

实践证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而且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主要体现在:

1、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格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带动了种植、养殖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农民提升农产品质量,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农户加大农业产业的投入。同时,吸引了农业企业和成功人士投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一定程度上使得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有所缓解。

2、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既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结构调整难,垅田、山地抛荒现象比较突出的问题,也自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调整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一些优级农产品己进超市,农业产值增长率逐年提高,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3、促进了新实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带动农、林、渔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另外,合作社在注重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新实技术,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农户跟进学习,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新实技术推广。

4、推动了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农民种植的油茶、杭白菊、棉花、竹笋、大棚蔬菜、养猪、养牛、养鱼、养鸡、养鸭等优级农产品变得畅销,以此又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特色蔬菜、花卉盆景、特色养殖等产业,涌现了一批新的专业养殖户和营销大户。

5、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农民合作组织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收入的增涨,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一条长期有效的途径。仅在明诚干果专业合作社、宏盛干果专业合作社和伟鑫干果专业合作社三家合作社务工的农民平均每天不少于100人,带动了周边农民就近就地转移,提高了农民收益。

6、推动了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环境意识、质量意识和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自觉推行绿色生态种养,建设沼气池实现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三、发展农民合作社的一些好的做法

1、加强引导,规范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将合作社的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商标注册等工作列入对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县农业部门积极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与发展,乡镇农综站具体负责本乡镇内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与指导,切实加强了服务,规范、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2、广泛宣传,组织培训。县农业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辅导工作,并且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培训、学习、经验交流和外出参观等活动。同时,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转发《农民合作社法律法规汇编》、《2013年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实施方案》和《九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考评认定标准》等,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加入“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及参与“示范社”创建活动。

3、树立典型,突出重点。在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合作社的同时,重点抓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指导合作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规范合作社各项记录、资料归档等工作。同时,每年都对全县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组织进行考评考核,对接受检查的合作社逐个进行考核评分,并根据考核评分达标情况,向省厅、市局推荐参与“示范社”建设活动。

4、规划发展,政策引导。政府出台了对种植粮食、油料作物的奖励政策。除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外,根据规模大小、效益情况给予奖励:对种植蔬菜的,每亩蔬菜钢架大棚补贴2000元;对在主要公路两侧规模种植花卉苗木的,每亩一次性奖补300元;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当年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每个奖励30万元;当年新获得江西著名商标,每个奖励10万元;当年新获得绿色食品品牌,每个奖励1万元;当年新获得有机食品品牌,每个奖励2万元。

四、当前发展农民合作社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较弱。总体来看,当前武宁县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合作社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2、发展较快,规范化建设程度不高。据武宁县工商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4月底,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由2010年的66家猛增到目前的264家。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注重合作社的发展数量,下指标分任务,因此部份合作社虽然已经注册,但没有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有的合作社只是注册了,却没有开过社员大会等。

3、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农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一是有的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设有,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有的合作社对成员二次分配率高、提留少,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五、对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一点想法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更多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努力营造发展合作经济的良好氛围和环境。集中力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和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辅导和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认识,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依法建管,夯实基础。一要依法建立。合作社必须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相关部门务必严格把关、完善手续、规范程序;二要依法监管。各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规范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责,依法监管合作社的建立、运作和发展。要引导合作社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等机构,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使农民合作社真正成为成员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体型经济组织。

3、政策扶持,组织推进。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要像扶持龙头企业那样,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合作社的机构成立、产品认证、市场营销、成员培训等工作,扶持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同时,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在各种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项目上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倾斜,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资金缺口,妥善解决农民生产资金贷款难的问题。二是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使农民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及农业经济活动实行的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责任编辑:邵猷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