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模式探索

时间:2024-04-23

提 要 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江西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物流参与主体数量多,规模小,与上下游关系不稳定,导致无序竞争;农产品物流参与主体分散、规模偏小、功能单一、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文章对如何促进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进行了探索,提出建立“大型零售企业+农村加盟店”城乡网络整合模式、“大型批发企业+自由连锁农村零售网点”城乡网络整合模式等城乡协同物流体系是促进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创新型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雷晨光1986—,男,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江西南昌 330031)

近10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全局勾画出了到2020年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宏伟战略蓝图。但是,如何根据中央确定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优势、持续提高地区农村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切实可行的农村发展战略,仍然是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参与“江西农村发展战略研究”亚行技术援助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落后是制约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创新模式对促进江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代农村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产业,它既是农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延伸,也是与其他产业相交的链接点。随着农产品市场外延和内涵的不断扩大,商品流通体系对农业生产导向作用的日益增强,城乡物流量的急剧扩大,农产品物流在江西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也日益明显。然而随着课题组对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发现农产品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性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产品物流参与主体分散、规模偏小、功能单一、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

首先从起始物流的参与主体来看,江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据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资料表明:2006年年末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429个,占全省乡镇比重为30.7%,低于全国36.6%的比重,在全国排第19位;2006年年末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当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乡镇有188个,占全省乡镇比重为13.4%,低于全国16.2%的比重,在全国排第18位;2006年本村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1744个,占10%;年末参加“公司+农户“的农户户数13.4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691.7万户的1.9%。从组织数量来看,全省平均每6个村不到1个,有的县还处于空白状态。

课题组对样本县的村问卷和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种情况。课题组在江西抽取了7个县,每个县5个村,每个村15户农户组成了农户调查的样本,对这465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63份。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回答本村没有农民合作社的所占比高达77.9%。参加了合作社的人仅有45人,仅占样本的9.7%,而在这45人中认为合作社最主要能够为其提供销售农产品帮助的人仅有9人。

而35个村问卷的统计数据表明,只有19个村有合作组织,合作社的总数量为27个,带动农户1846户,带动比例仅为11.72%;合作社的发展在全省也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信丰县合作社带动农户比例32.34%,上高县合作社带动农户比例26.30%,而星子、进贤、金溪带动比例只有3%左右。在这些合作社中只有3个合作社为其成员提供统一销售服务,有14个合作社会为社员提供统一采购服务,这些数据说明,在江西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力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民在参与农产品物流活动过程中组织化程度不高,合作组织还没有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表,农民作为农产品的供给者,农产品物流的起点参与者,仍然处于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的状况,使得江西农产品起始物流仍然处于无序化的状态,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其次从承担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分检配送、流通加工、中介服务等中间环节物流功能活动的参与主体来看,仍然存在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在江西存在大量的个体运输户,只要买一辆农用车就可以为农户提供农产品运输服务,在笔者访问的35个村中,共有15752户,其中就有400户是运输户,他们主要依靠朋友介绍业务或在自发形成的个体运输户劳务市场或在当地的批发市场周围等待运输业务,他们基本上处于一种无组织的无序竞争状态。在样本县调查时了解到各县物流企业有不少,虽然很多企业都以某某物流公司命名,但是大部分都只是拥有几十辆运输车的运输公司,规模不大,承担的功能非常单一;而拥有冷藏车、冷藏库,可以进行农产品流通加工等综合物流服务业务的企业非常少。这也是江西生鲜果蔬物流模式目前仍然以随机型为主的主要原因。

2.江西农产品物流的运行缺乏协调与整合机制

现代物流管理之所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在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指导之下,使一个物流体系内的成员能够为完成总体目标而共同协调配合,使其产生的总体效率和效益远大于各成员独立完成的效率和效益之和,为物流参与主体创造利润价值,所以现代物流被美誉为“第三利润源泉”。但必须强调的是,物流价值的实现是依靠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因此必须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不断对物流体系内各功能进行优化,不断消除由于功能分割造成的无效物流。也就是说,要获得现代物流带来的巨大价值,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对各功能、各要素进行协调与整合的机制。

从对江西目前运行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分析中可以看出,江西农产品物流各功能环节参与主体之间还未形成一种共同致力于某项利益而相互合作的关系,完成物流功能业务仍然是一种隔离状态,只追求本环节的最佳效益,因此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多次装卸、搬运、空载、回流等无效物流活动,使物流体系处于一种低效率、高成本的运行状态。

江西现行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由于缺乏协调与整合运行机制,所以对物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作出快速反应。以信丰脐橙为例,08年金融危机出现对脐橙的销售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事前没有预料到的风险出现后,由于脐橙物流体系是随机型的,各主体之间缺乏协调与整合运行机制,无法通过体系内的协调与整合来化解风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情景是:收购者撕毁合同;果农因没有储存能力害怕腐烂造成的损失更大,纷纷推向市场;由于信息不灵,纷纷涌向同一市场——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而产品同质,致使08年的脐橙价格一落千丈,也给脐橙的物流链带来了大动荡。

3.农产品物流参与主体缺乏对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驱动力

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资产专用性的特征是,一旦形成则很难移作他用,因此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方违约将使另一方产生巨大的交易风险。

因为投资专用性资产可使交易双方产生很强的依赖性,那么物流各环节参与主体对专用性资产投资越大,就越会要求相互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最终走向纵向一体化。所以可以认为专用性资产是连接物流各环节主体的重要纽带,是提高物流活动综合化程度的关键因素。

江西现行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仍以随机型为主,各环节物流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经常变换的,而且采用技术含量低的物流活动方式,也能够完成交易转换。例如生产者按照传统的生产耕作和采摘方式就可以将产品卖给收购者;贩销户只需要拥有一辆农用车、拖拉机或货车就可以运输农产品,而这些运输车辆并不限于运输农产品,所以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即使没有农产品可运输,也可以运其他工业品;从事物流活动的人员目前也不需要专门的技能,如装卸搬运只是简单的体力活,谁都可以做;投资仓库的经营者,也因为考虑风险防范,所建的仓库也基本是简易的或者是能够通用的,所以江西从事农产品物流的各环节主体目前普遍缺乏对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驱动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芽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目前江西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小,自身缺乏投资专用性资产的实力。②没有看到投资专用性资产所能带来的利益。③由于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各环节物流主体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难以保证所投资的专用性资产获得持续的规模效益,使得专用性资产利用率低,投资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增加了投资的风险.④由于江西农产品物流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还没有对物流主体构成严重威胁,也即不会因为没有专用性资产而被排斥在外,不能参与物流活动,因此缺乏对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动力。

4.主导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的核心者缺失

从工业品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个高效率运行的物流体系都需要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主导企业,对整个体系的协调与整合机制进行规划设计,担当物流活动综合管理者,负责对运行过程中的物流流程进行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像制造业是由高度分工形成的,它是由职能分工形成的,农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是根据农产品特性完成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转移过程的职能分工将各物流主体链接在一起的,这种体系不像制造业的供应链成员之间那样因产品的连续加工而形成环环相扣的利益关系,农产品物流体系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要使农产品物流链上的成员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更需要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物流主体起主导作用,担当起整个体系物流活动综合管理的重任,成为整个体系协调与整合机制的规划设计者。从江西目前农产品物流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主导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的核心者处于缺失状态。

5.支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江西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一个物流体系能否高效率运行,不仅仅取决于该体系是否具有协调与整合机制、是否具有高组织化程度和高度地物流活动的综合管理能力,还取决于其运行的环境,是否有完善的支撑体系。它们包括物流设施装备,如道路建设、交通线路、车站码头机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信息设施和网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创新与制造等等。江西物流支撑体系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二、促进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和模式创新探索

1. 建立城乡协同物流体系是促进江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效路径

城乡协同物流体系是指不仅可以将高品质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市场,还可以将优质农产品输送到城市市场的城乡互动、双向流通的协同化物流体系。

农村市场广阔已成为共识,但是农村市场网点分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致使许多企业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都望而却步,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是破解农村物流发展难题的关键。建立城乡协同物流体系,将农村和城市零售网络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其共享消费品的采购和配送系统,能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所以建立城乡协同物流体系是推动现代农村物流和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有效路径。

(1)“大型零售企业+农村加盟店”城乡网络整合模式

大型零售企业已经拥有城市零售网络,再通过在特定区域内的中心城镇开设直营店,并以此直营店为中心在周边城镇、行政村以特许连锁形式密集发展加盟店,形成若干个以直营店为中心的零售店铺体系,然后把这些店铺体系联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以直营店为重要关节点,以加盟店为各个分支节点的密集零售网络,在此网络中的直营店不仅可以作为管理的中心而存在,还可以作为物流中心而存在。大型零售企业再将城市零售网络和农村形成的密集零售网络有机整合在一起,使两者共享采购与配送系统,形成城乡协同物流体系,达到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

(2)“大型批发企业+自由连锁农村零售网点”城乡网络整合模式

大型批发企业主导构建城乡协同物流系统,主要是通过发展自由连锁的形式建立农村零售网络,通过其消费品采购和配送系统将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市场;同时通过农村采购和配送系统将优质农产品输送到城市市场。与大型零售企业主导的城乡协同物流体系最大不同就在于大多数批发企业不具备零售企业所拥有的城乡一体的零售网络,它们只是作为零售企业的供应商而存在于流通系统中。因此以批发企业为主导的城市与农村双向流通系统的互动不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而是通过供应链的整合来实现的。该体系流通成本的降低效果要小于大型零售企业主导形成的城乡协同物流体系。

2.多种创新型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1)“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模式

流通企业通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采购协议,使后者成为前者的供应商,从而将农产品纳入流通企业的销售体系。此模式中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既包括农业产业化中的生产型龙头企业,也包括若干规模不大、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生产型龙头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的规模与实力,它们一般拥有自己的品牌,通过与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供销关系会进一步拓展其产品的销售量与市场范围,从而会对向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料供应的农户产生更大的牵动作用。而对于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由于它们的规模与实力有限,这使其不仅难以有效建立产品的销售渠道,也难以产生对农户较大的拉动作用。而与大型流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后,后者不仅可以向其提供高效的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信息,还可以对其在产品生产、包装、品牌化等方面提供大量的指导与协助,从而会促使其实现较快成长。

(2)“流通企业+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模式

此模式中的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包括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就是将原本分散生产、独立销售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合作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从我国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流通合作组织的职能除了流通功能以外,还包括一些基本的初级加工和包装等功能。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流通合作组织都是将农产品销售给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商等,很少直接与零售商进行交易。零售企业直接与这些流通合作组织对接,可以极大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并且,与零售企业的对接可以促进流通合作组织的运营与管理的规范化、农产品的品牌化和生产的规模化,从而有效拉动农户增收。

(3)“流通企业+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批发企业直接充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的规模化生产和流通,将农产品销售到城市市场;另一种则是零售企业通过其设在农村的店铺进行农产品收购,而后通过加工处理后再进入零售企业的城市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对于前者,如果批发企业的经营仅仅限于农产品的批发功能而并不涉足农村零售市场,那么这类企业并不是我们在此关注的能够实现城乡互动双向流通的批发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后者是我们所关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农村的零售店铺承担着零售与收购双重职能,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双向物流”的模式完成消费品从城市向农村的配送和农产品从农村向加工中心的运送。

在此模式中,零售企业面临着如何整合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决策,它既可以与独立的加工企业合作,从而将加工活动外包出去,当然也可以实施前向一体化建立自己的加工工厂。

(4)“物流企业+物流中心+农产品收购点”的创新模式

以物流中心经营企业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市、县级城市、乡镇多层级消费品共同配送下乡的物流运作新模式,一方面,将来自于各地的消费品运输到市县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配送到各乡镇的超市、农家店,这样可以提高配送规模,减少空载,降低成本,提高农村商品配送率;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众多农产品收购点(集货中心),在这些收购点中将农产品集中检验、收购、分类、简单包装后,由消费品配送回程车辆搭载运输到市县物流中心,在市县物流中心进行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并由安全监管部门对这些农产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后,再由物流中心将各类农产品分送到城市的各个集贸市场和超市,形成城乡物流协同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5)“大型连锁超市+专业化物流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模式

以大型连锁超市为核心构建农超对接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作为支撑。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大型连锁超市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规模优势,缩短流通环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农产品物流大有可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11).

2李岚. 发展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的瓶颈与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11).

3张德新. 现代农业物流?押制约瓶颈与破解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7(2).

责任编辑:刘忠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