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品生态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家用垃圾桶设计为例

时间:2024-04-23

邓 翔

一、引言

从工业设计的“以机器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以自然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人类对于人与自然、设计与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生态设计充分考虑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生态平衡,才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

二、产品生态设计

(一)产品生态设计的定义

产品生态设计是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通过改进设计把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设计理念。

产品生态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新理念,又称绿色设计、为环境设计和生命周期设计。是指产品在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设计原则和方法。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二)产品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差别

传统设计是一个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以人为中心,仅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而忽视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和能量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排放。

产品生态设计是以产品为核心,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它的目的是促进可持续资源的使用,促进污染的预防,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产品生态设计的必要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在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加速了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使地球上的生态平衡遭到了巨大的破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消费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加速。这个时期所设计的产品往往寿命很短,设计师并不把产品的使用寿命放在第一位,也不顾及产品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消耗以及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经历了“以物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阶段后,现在己经发展到了“追求人物和谐”的阶段。产品的生态设计就是这种和谐价值的基本体现。它以环境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对工业企业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随着环保理念的全球化,绿色产品将成为21 世纪的主导产品,生态设计也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主流。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生态设计必将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而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此次的研究虽然从小处着眼,仅从生活产品的设计、生产、回收等方面做新的设计尝试与研究,但意义不可忽视,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日常用品存在的问题

日常用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日常用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日常用品种类繁多,需求数量也是非常大,所带来的便是日常用品被更换后的处理问题。

2.绝大多数日常用品的设计都是以人为中心,仅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并没有考虑产品的使用周期问题。

3.很多日常用品没有很好地考虑整个人机交互的过程,而产品的使用过程是决定使用者对产品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4.日常用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它确是极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人们很容易对周围的小产品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使用有不妥的地方。

四、基于产品生态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源危机和全球竞争的压力,必须有适合国际新形势的产品设计体系才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传统设计偏向产品本身,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使得产品生产和消费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被忽视。

产品生态设计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通过改进设计把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设计理念。产品生态设计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满足市场需求、便于人们使用等问题,同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产品在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况,以此达到建立可持续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目标。

五、家用垃圾桶的生态设计

(一)研究对象

此次课题研究以“家用垃圾桶”为对象。家用垃圾桶是与垃圾接触最频繁的产品,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产品,然而它也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产品之一。

(二)家用垃圾桶的设计思路

打破以往的设计思路,从生活实践出发,发现问题,以产品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使极易被我们忽视的垃圾桶也能实现低碳、节能、环保,且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适用性等特点。

此外,本课题的设计主要考虑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物质和能量在各个生活环节之间进行循环、多级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生态设计。

具体实施步骤:

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对当前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影响家用垃圾桶的生命周期的因素。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生产、销售、使用、回收。

将每个阶段问题细化,提出解决方案。

综合考虑之前各阶段成果,设计出最终的“生态垃圾桶”。

(三)研究目标

打破一贯的产品设计思路,其最终不是单纯地设计某个产品的外观,或是单纯地设计一款“节水省电”的产品,而是通过调研,对家用垃圾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实现日常用品生产的生命周期内的全程环保,这个周期包括产品研发、设计、材料、生产、包装、物流、营销、宣传、使用、回收、再利用等一系列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生态设计。

(四)现有家用垃圾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小组成员调查所得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家用垃圾桶价格偏低,所用材料以塑料为主。这种材料本身不够坚固耐用。

2.现有家用垃圾桶的使用,多是与垃圾袋相互辅助使用,操作不便,产生了垃圾袋本身这种不该有的垃圾。

3.现有家用垃圾桶多为圆柱或方柱为主,在运输、销售以及购买过程中带来不便。

(五)调研部分

1.调研说明

家庭垃圾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产品。正是由于它的普遍性,人们习以为常,忽视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家庭垃圾桶的设计,尤为重要。

2.调研目的

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南昌市居民区居民对家庭垃圾桶的了解和一些看法建议,以及期望改进的方面,从而方便我们对家庭垃圾桶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用垃圾桶的需求。

具体目标:

(1)了解居民对家用垃圾桶的需求;

(2)了解居民对家用垃圾桶的使用体会;

(3)了解居民对家用垃圾桶生态设计的看法;

(4)了解居民对家用垃圾桶未来的期望;

3.调研方法

本调研项目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设计,因为这种方法能决定某件事出现的频率并且强调多个变量之间的联系。采取访问法和案头调研法的调研方法,以收集资料了解市场情况。

4.调研对象

以南昌市区和各居民小区为调查总体,从中随机抽取200 名顾客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

5.调研结论

根据各方面的数据调查分析以及实地调查所得信息,我们对家用垃圾桶的设计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改变现有家用垃圾桶的使用方式,考虑人们的使用过程,通过使用方式的创新,给人们不一样的使用体验。

(2)让家用垃圾桶外观更具有针对性,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

无水乙醇、没食子酸标准品、福林酚试剂、芦丁标准品、DPPH、脱氧核糖、三氯乙酸、PBS、抗坏血酸、TPTZ均为分析纯。

(3)增加家用垃圾桶功能的创新,在有限的家居空间内,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六)新型家用垃圾桶设计:

1.设计主线

“生态设计”是低碳经济热潮下的创意产业必然的设计导向。家用垃圾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总量极其大。

因此,此次家用垃圾桶的生态设计我们主要以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四个部分为主线展开设计,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2.新型家用垃圾桶

家用垃圾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产品,然而正是由于它的普遍性,人们对它的定义、外观、使用等等因素已“根深蒂固”。所以,我们力图设计一款全新家用垃圾桶,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使用者的使用习惯,都达到生态设计的目的。

(2)家用垃圾桶的整体造型以及结构,对它的运输、销售、购买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具备家用垃圾桶功能的同时,考虑折叠或者软质材料,降低它在销售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3)家用垃圾桶的使用过程是我们设计的重点,充分考虑了家用垃圾桶整个使用过程,给使用者提供全新的交互方式,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力图通过全新的使用体验,改变人们对周边产品的使用态度。

(4)家用垃圾桶的使用寿命相对还是比较长的,因此,我们更多地考虑如何让人们更长时间地使用它,以及在结构上考虑怎样使得人们更方便地回收。

六、总结和展望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源危机和全球竞争的压力,因此我国工业产品的生态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周围很多不起眼的小产品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本文以家用垃圾桶为例,分析了家用垃圾桶存在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以产品生态设计为理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于产品生态设计,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生态设计,同时更愿意看到的是通过我们的产品,能够影响人们对生活周边产品的使用态度,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1]白代萍,武文斌,林涛等.谈绿色设计[M].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7).

[2](澳)( 爱德华·凡尼森Denison),(澳) 广裕仁著.冀晓红译.绿色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张卫伟.产品设计中的低碳考量[J].艺术教育,2010,(11).

[4]吕珊.基于低碳理念的产品设计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