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4-04-23

王飞 黄颖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在先天和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格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现代化的结果。21世纪要求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进度。因此,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致力于人格的完备与构建。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也要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格。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一)和谐的成长氛围是基础

单亲家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离家较远。此时,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较之先前相对减弱。距离产生美。之前,单亲家庭母亲和子女可能更多的是关心生活起居,学习成绩等话题,心灵的沟通相对较少。进入大学之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单亲家庭母亲此时要善于利用这个契机,加强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讨关于人生的意义等话题。

(二)科学的家教方式是关键

单亲家庭母亲要建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和培养目标。离异固然对自身、对子女、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打击,但不能把离婚作为溺爱子女的理由,不恰当的爱会让子女偏离人格发展的正常轨道。单亲父母给予子女充足而专一的爱,无可厚非,然而对子女认识和行为错误的宽容就是纵容,影响子女健康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单亲家庭母亲亦不能把离婚当作压力施加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把学习成绩的优异作为培养子女的唯一目标。

(三)良好的沟通交流是润滑剂

良好的沟通是加强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必要手段。关于离婚的既成事实,做家长的和做子女的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坦然面对,告诉子女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引导他们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委屈。家长要认真倾听,耐心地与之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平等的亲子沟通中,单亲父母和子女会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也容易在生活和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

(四)与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是保障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不仅是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客观要求。学校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家庭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家长有时候也很难完全了解子女在校期间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人际状况,等等。可以说,在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交点但又不完全重合。

二、营造校园环境,健全人格发展

(一)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资料的建立

针对目前单亲家庭大学生在高校校园中人数增多的现状,高校管理者要从宏观上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人格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建立起专门的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档案资料,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单亲家长文化程度、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中学阶段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等。学校在这个环节上要定期与单亲家长进行沟通,尽可能多的了解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及时把握他们的行为变化,找出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格教育工作。

(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立

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不能成为摆设和空架子,必须要在学生人格教育上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咨询中心要配备具有相关丰富心理知识的老师。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对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调适工作。其次,心理咨询中心要做好单亲家庭大学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完善和保存的工作。最后,心理咨询中心要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通过和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配合,分阶段分批次的亲自和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因势利导的对他们开展人格教育工作。

(三)相关活动的组织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社团的建立、各种素质竞赛、心理沙龙等,充实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新的环境和集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社团的建立要尽可能多的吸纳单亲家庭成员,从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相关辅导员处获取信息,社团干部要充分调动干事积极性,发动单亲家庭大学生加入进来,鼓励他们成为社团的一分子。

(四)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

营造校园人格教育环境,不仅是对全校学生负责,更是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高度负责。人格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显现在校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如定期聘请教育专家进行大学生人格分析和教育讲座、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广播电台不定期的宣传古今中外历史名人高尚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板报形式在校园中开展人格教育专栏等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培养效果。因此,只有“两课”教师强化理论知识体系,提高人文关怀素养,才能把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落到心上。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离学生思想最近的导航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在大学四年期间每一天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辅导员要以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无私的胸怀来接受和关爱单亲家庭大学生,用语言和行动给他们无形和有形的教育,引导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积极发展。

(六)同学之间的关心和鼓励

高校学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因地区的不同,思想行为认识等也有较大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培养感情和找到共鸣。高素质人才就应该具备高品质人格。让单亲家庭大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重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来自完整家庭的大学生的信任,加快他们融入到所有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充实人格培养内容

(一)设立专项奖学金,引导形成竞争机制

英国学者彼得·汤森1979年出版了《英国的贫困》一书,他经过对单亲家庭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约一半家庭和3/5子女处于贫困状态或出于贫困的边缘”。单亲家庭经济普遍较差是个公认的事实,尤其是由母亲支撑的单亲家庭。在经济问题上,要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资助。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发展新的社会救助制度,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只要通过经济状况调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就可以纳入到社会救济的对象中,如果单亲家庭属于这种情形,则可相应获得一些补助。希望政府能够联合一些知名企业,设立单亲家庭大学生专项奖学金,使他们通过学习上的优异来解决一些经济上的困难。

(二)企事业单位支持,提供社会实习岗位

笔者建议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回报社会,为社会公共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由政府牵头,有效组织专门为单亲家庭大学生提供的寒暑假期间、学期课程期间的专兼职岗位安排工作。单亲家庭大学生在为企事业单位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早融入社会。通过企事业等社会单位对他们的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行为来回报整个社会。

(三)思想观念的转变,舆论正确导向大众

大众媒体要转变固有思想观念,彻底摈弃对单亲家庭“怪异”的思想,树立对单亲家庭的正确认识。单亲家庭的教育也有成功的案例,单亲家庭的子女也有优秀的人才。大众媒体不要只把重点放在单亲家庭教育的弊端、失误等等消极方面,因为即便是完整的核心家庭也不一定有是百分百能保证实施正确的教育措施。这样会误导人们,让他们的思想里填满了关于单亲家庭消极的一面。“好孩子是教出来的。”相信在一片鼓励声中,必然会出现新的“世外桃源”。

[1]张晔,秦华伟.人格理论与塑造[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王世军.坚强与无奈——单亲家庭[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