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井冈山红色歌谣探析

时间:2024-04-23

万雅超

井冈山一直以来享有“中国革命摇篮”和“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景区(点)之一。在井冈山极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中,红色歌谣作为别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红色文化重要遗产之一,对我们如何构建当代红色文化,并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加以产业化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井冈山红色歌谣产生原因

井冈山红色歌谣是红军和当地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经过集体创作和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歌曲艺术。作为红色文化的形式之一,红色歌谣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的产生,首先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紧密相连,这是其产生的思想理论背景;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实践是井冈山红色歌谣产生的现实土壤;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是红色歌谣产生的催化剂;井冈山地区人民的民间歌谣传统,是井冈山红色歌谣产生的历史人文渊源。[1]

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实行土地革命,在井冈山带领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使老百姓亲身感受到革命的实绩,从而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迸发出空前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到火热的革命实践中。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红色歌谣:

红旗飘飘飘五角星,

共产党来哩有田分;

打倒土豪和劣绅,

劳苦大众乐盈盈。

这首歌谣充分反映了当时老百姓获得土地后的激动心情以及对红色政权的拥护,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井冈山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的紧密结合,成为井冈山红色歌谣产生的坚实的思想基础。伴随着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斗争,越来越多的反映当时历史景象的红色歌谣被人们创作并口口相传,这是红色歌谣产生的现实源泉。它的产生不仅是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必然体现,也是当时宣传革命、鼓舞士气的有力工具和历史需要,坚定了井冈山人们的革命信念,激励着他们艰苦奋斗、不断胜利。

二、井冈山红色歌谣的传统精神和艺术特色

井冈山红色歌谣反映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当时翻身得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景象、生活愿望,展现了他们积极的精神面貌及内心情感,很多歌谣也反映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猛战斗的革命态度,如:

碰到敌人莫害怕,

勇敢拼杀不让他;

断头只当风吹帽,

负伤如挂大红花。

这首战斗歌谣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无畏无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敢于推翻旧社会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和勇气,激励着他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勇于胜利,这正是井冈山精神的完美体现。

在艺术特色上,井冈山红色歌谣大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通过巧妙的构思,并运用当地土色土香的语言,结合当地民俗和自身多彩的韵律和节奏来歌唱,表现丰富多彩的革命斗争生活。这其中最有名的一支红色歌谣,就数《红米饭,南瓜汤》了: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寒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歌词中的“精打光”、“暖暖和和”都是当地的土语,红米饭、南瓜汤更是当地最具民俗特色的菜肴,加上极具鲜明的情感性与自发性,充分体现了根据地内老百姓因生活得到改善而内心满足、充满喜悦的心情,也表达出对红军政策的拥护、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井冈山红色歌谣中还有大量的作品表达出热爱红军,踊跃参军的抒情歌谣与叙事歌谣。创作者利用具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口头语言,以五言和七言歌谣的形式,在章法上以每首或节四句五句为主,结合传统唱腔歌唱,整体给人感觉简洁直白、朗朗上口。“这些歌谣在格调上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农民作者自己的语句作出来的歌,它道尽农民心坎里面要说的话,它为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2]

三、井冈山红色歌谣在旅游开发中的开发应用

在今天,建设红色文化,利用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人民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历史责任。[3]红色歌谣作为红色文化遗产中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碑、标志物以及各类历史文物等实物载体不同,红色歌谣是非物质文化的旅游资源,它的传播有时甚至不需要任何实物作为媒介,只需要我们唱出来、念出来,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曲调,就足以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从一定程度来说,红色歌谣可以成为旅游开发中最佳的“宣传大使”,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红色文化“活化石”。

就目前实际旅游开发,红色歌谣的应用多局限在“唱一首红军歌”的层面,缺乏更深度的开发和创新的推广理念。其实完全可以对井冈山歌谣重新认识,深入挖掘歌谣背后的人物故事、历史史实,再利用民间戏曲、舞蹈、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全新演绎,跳出歌谣歌词内容上的局限,尝试进行大胆的改编、再创作,使之形成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赋予红色歌谣新的内涵和活力。可以借鉴近几年江西红歌会成功运作的模式,在井冈山定期举办符合自己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或节庆活动,开办专属于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电视节目等各种栏目,搭建好平台,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家,将“唱红歌”与国民休闲相融合,使之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放松方式,必将为老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以红色歌谣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打造红色品牌,而且有着很高的品牌和文化识别度,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

井冈山红色歌谣曾经鼓舞了一代人为了寻求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努力,如今,它们依然将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相信,这些历经沧桑而沉淀下来的红色歌谣,将会一代一代地传唱下去,成为新中国历史的天空中永远璀璨的星光。

[1]姚莉苹.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生成原因探析 [J].江西社会科学,2009,30(6).

[2]共青团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编委会.革命歌谣选集 [M].1934.

[3]温旭琼,黄云莉.红色歌谣研究综述 [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28(4).

[4]徐德培.红色歌谣与旅游应用 [J].江西社会科学,2005,(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