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人才对接:问题、原因、路径——以抚州市为例

时间:2024-04-23

胡淑坤 文玉芬

工业园区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近年来,抚州市为改变经济落后现状,将工业园区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大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掀起了工业园区建设的热潮,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相继建立了10个省级工业园区,它们已成为抚州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抚州市园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对工业园区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抚州市加快了与工业园区对接的步伐,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全市职业院校与当地工业园区内的9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占入园企业的16.67%,加大了与支柱产业对接的力度,如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临川现代教育学校委托江西格美科技公司建立了光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大燕工抚州科技学校率先开设了LED专业,还引进了一家LED企业在校内作为实训基地。虽然职业教育是实现园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途径,是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人才对接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抚州市工业园区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对接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抚州市是一个工业发展落后、经济欠发达城市,吸引外地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优势丢失,招工难也成为抚州市工业园区目前面临的巨大问题。园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据调查,抚州市园区企业技能人才缺口很大的企业占12.3%,有一定缺口的企业占44.7%。尤其是高级技工十分紧缺。原因是:(1)历史因素。抚州市由于交通不便利,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不够发达,造成本地企业培养技术人才乏力,外地人才引进难的现状。(2)培训因素。企业不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看重的是短期和即得的利益,缺乏长期规划,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义务和责任,社会培训效果不理想,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操作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不高,专业与本地产业需求脱节,人才成长机制不健全。(3)待遇因素。企业技能人才待遇落实不到位,人才流失严重。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相比,抚州市园区企业存在员工工薪报酬低及社保机制不健全等差距,企业职工薪酬待遇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仅占26.2%,对目前薪酬待遇不太满意的工人占60.3%,导致许多工人钻研技能的积极性不高,技能人才流失十分严重。(4)环境因素。企业生产不稳定,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不浓。部分园区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生产任务时紧时松,开工不正常,员工需求不确定;有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不履行承诺,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有的企业尊重人才氛围不浓,人文关怀不到位,不能有效让技术工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导致对企业不满,人才难以留住。总之,由于观念陈旧、机制不活、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发展机遇小、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不够重视等等,致使外地人才不愿意进来、本地人才留不住,大多数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首选沿海的高薪职业。

而另一方面,抚州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较低,不能满足园区企业的需要,导致职校生就业眼高手低,笔者认为就学校自身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办学脱离社会实际,在专业设置上缺少必要的社会调查和分析认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热衷于设置投资少,技术要求低的文秘、财会等三产领域的专业,而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的二产专业特别是制造业少,并且职业院校开设成熟的专业与沿海企业对接的,与本地企业关联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些都满足不了当前工业园区企业所需合格员工的要求。二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受歧视的尴尬境地,社会、家长、学生潜意识还是视其为次等教育,造成政府、家庭资金投入不足,职业学校招生难、招收生源素质较低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对接的路径

职业教育要实现与园区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制度。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为职业教育和工业园区人才对接做好服务。一是企业要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的平台。首先是人才辈出平台。企业要提高对内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转变“重文凭,轻技能,重科技管理人才,轻一线技能人才”的观念,确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理念,努力营造重视技术知识,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为企业的人才辈出构建一个平台,营造一个环境。其次是资金平台。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有资金的保证,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培训经费,要求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必须用于职工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平台,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最后是岗位成才平台。企业要依托车间班组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技术演练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作为企业的基础工作形成制度,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构建一个职工立足岗位在实践中成才的平台,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练就扎实技术,积累操作经验,争做高技能型技术工人,又可以为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二是进一步完善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技能人才工资津贴分配和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园区技术工人的工资标准,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在政策导向上向核心人才、关键岗位和效益显著的技能人才倾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以及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或在全国、全省、全市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授予相应技术状元或技术能手称号,并由政府和企业给予重奖。三是进一步加强园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园区人力资源本地化配置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四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优化社会环境,积极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加大对园区企业用工、工资福利待遇、职工养老保险、员工培训、劳动就业准入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仲裁存在的问题,促进劳资双方依法办事。

2.加大投入,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一是要整合教育资源,加速构建面向社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立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各县(区)职业学校为平台、十二个工业园区为依托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院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比如添光化工有限公司与江西机械电子技校联合招收“添光班”学员,专门为该项目培训生产操作、设备维修、品管质控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工人,预计总培训资金支出100万元。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职业院校着重加强以数控、机电、汽车、化工、电焊、纺织、服装、板金等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主动承担起为工业园区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满足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要搞好职业培训。一方面劳动部门要尽量按照工业园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继续大规模搞好下岗、失业人员的转岗及再就业技能培训,尽量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能到工业园区重新上岗就业;另一方面政府采取补贴一点、受训学员负担一点、用工企业承担一点的经费分摊方式,由政府统一协调,招收城乡未升学深造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毕业后定向到工业园区工作。

适应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需要,建立职业院校内部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如优惠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学,优先保障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等;二是要关注园区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三是职业院校要加大实践投入,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四是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学,职业院校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尽快满足工业园区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五是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尊重创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创造性,积极吸引企业的目光,使其主动寻求与学校的合作,彻底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与园区企业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构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体,以适应工业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促进抚州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方卫武.职业教育市场化下的校企合作研究[R].江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4.

[2]余祖光等.新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吉林等.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Ml.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4]雷武江等.关于南昌如何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人力资源本地化配套的调查与建议[R].中共南昌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资料汇编,2003.

[5]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