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审美创造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

时间:2024-05-04

龚清平 林剑平

《核舟记》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文章展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和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时,笔者依托鉴赏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一、自主提炼,确定核心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解决、反思问题是深度学习的核心路径。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勾连单元导读中的“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比照课前提示“发挥想象,感受这件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提炼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有的学生说品鉴奇绝智慧、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有的学生说在想象中鉴赏艺术之美等。交流讨论后,师生共同将本节课的核心目标确定为“审美创造”。

二、共情共鸣,孕育审美感知力

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审美情境,引导学生在对话、碰撞和想象中孕育审美感知能力。

《核舟记》以核舟为说明对象,以简洁且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彰显出中国古代微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初中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阅历,仅仅通过文字难以真正理解文章内涵,教师需要借助直观载体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理解。

为此,笔者以欣赏一场微雕拍卖会的微视频导入,让学生沉浸在鉴宝现场的氛围中,直观感受微雕作品精细的雕工和绝美的意境。同时,笔者让学生聆听拍卖师关于《清明上河图》微雕作品的介绍:“这件拍品是著名微雕大师王立平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它以北宋张择端作的绢画为原本,但原作的大小是微雕作品的488倍,它以概括的手法表现了原作的全貌和意境,再现了原作的历史气氛、生活情景和艺术构想,无愧‘微雕之最的称号。”听完介绍,笔者让学生分析如何才能成功推介一件微雕艺术品。学生小組讨论后得出:推介文案应突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如《清明上河图》缩小为原作的[1488],但物丰人多、惟妙惟肖;讲述时应突出雕刻的内容有历史感或者故事性,如《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时期的生活等。这样,学生便掌握了品鉴一件微雕艺术品的具体方法。

三、言语实践,激发审美创造力

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

《核舟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言作品。在学生对微雕作品的精细雕工和绝美意境有了共鸣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品鉴技艺之美和感悟文学之美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调动理性思维,在渐进式的对话与表达中激发审美创造力。

一是品鉴雕者的技艺之美。有的学生借助工具书找出王叔远的技艺具有“奇巧”“灵怪”之美,且文中体现其技艺之美的内容大多聚焦首段和尾段。如篇首“径寸之木”点明材料微小,却能“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点明雕刻对象丰富,且“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文末核舟“长曾不盈寸”“修狭”,却人多物丰、有三十四个字。对比之中,凸显出核舟小中寓大、尺幅千里的特点。有的学生从“珠可历历数也”“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等中发现了雕刻工艺虚实结合的细节之美,王叔远的精湛雕工一览无遗。有的学生从“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发掘雕刻物件的设计构思之美: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此外,很多学生发现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用雕刻表现中国审美艺术,更能突出核舟的艺术价值。还有的学生发现核舟上人物安排的巧妙:船头三人,两主一次,佛印陪衬苏黄二人,使画面不单调,丰富了核舟内涵;船尾两个舟子,一动一静、一奔放一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对话碰撞中认识到核舟不仅是一件工艺品,而且是内韵丰富的文化艺术珍品。

二是感悟文本的文学之美。有的学生指出作者的抒情之妙——文末的“嘻”看似荒诞,可作者发自肺腑的惊奇、赞叹尽在其中,作者又用“矣哉!”加强语气,升华了赞叹之情。有的学生指出作者的结构安排之妙——记述核舟时,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而是先整体再局部,先正面后背面,先中间再首尾,并给出这样安排的具体理由:因为核舟很小,两头尖尖,只有中间较为厚实且有高度,所以船舱、船篷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同时,船舱是一种环境,可以使读者想象到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并且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舟子是次要人物,所以先讲前者。

有的学生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且“以手指卷”中感受到苏轼一行人豁达放旷的胸襟:苏黄二人被贬,竟然在这湖光山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有的学生发现“如有所语”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是沉浸其间,共赏佳作;可以是互相探讨,共同切磋;还可以是在一起吟咏诵读、咂摸品味等。有的学生指出“横卧一楫”写出了小舟随波漂荡时明月东升、江天一色的情景,表现出苏轼与友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独特韵味。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了“奇巧”的双重价值——王叔远的技艺之美、魏学洢的文学之美,多维度激发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四、背景补遗,提升审美素养

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教学时,笔者适时补充写作背景,还原人物心境,引导学生理解核舟的精神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于王叔远为何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雕刻核舟,笔者先给学生出示苏轼泛赤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结合苏轼泛赤壁与被贬遭遇初步感知苏轼其人,再勾连《记承天寺夜游》,理解苏轼是一个胸襟豁达的人,进而理解王叔远以“大苏泛赤壁”为雕刻主题的用意是赞美乐观豁达、泰然自若的东坡精神。

关于王叔远为何要赠送“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核舟给魏学洢,笔者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补充介绍魏学洢当时的处境:魏学洢的父亲魏大中是明朝一代名臣,因受宦官魏忠贤诬陷入狱,后被坐赃而死。家庭遭此大变,魏学洢对当时政治的黑暗义愤难平。这样,学生不难理解王叔远是借助苏轼面对灾祸时的旷达劝慰魏学洢,鼓励他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家庭变故。这一点也体现了王叔远的情深义重。

层级式学习让学生深度理解了“核舟”的精神价值,并走进苏东坡、王叔远、魏学洢三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作者单位:龚清平,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初级中学;林剑平,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刘店学校)

责任编辑  孙爱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