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任务驱动 深度探究

时间:2024-05-04

赵桂芝 刘长银

《大家的“朋友”》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3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1课,教学目标是认识身边的公共设施,了解这些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增强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进而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习惯。教学时,笔者利用猜谜语游戏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随后创设了如下驱动性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任务一:认识我们的“朋友”

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是公共设施,并自由发言。有的学生说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公共设备,有的学生说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建筑,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笔者用课件出示“知识窗”内容“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并让学生对照学习单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哪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特定场景中的公共设施,如教室里的讲桌、课桌椅、图书柜、照明灯、消毒壶等,校园里的应急灯、文化墙、楼道安全出口指示牌、消防器材箱、体育器材等,社区里的健身器械、路灯、公厕、宣传栏、分类垃圾箱等,马路上的交通信号灯、护栏、路牌、过街天桥、公交车站牌、路面井盖等。笔者小结后板书“公共设施种类多”。随后,笔者运用希沃白板呈现多种公共设施,并设置不同的使用场景,组织学生开展“寻‘宝我最棒”游戏,指名学生上讲台比赛,笔者说出一种场景,学生需在白板上找出相应的公共设施,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笔者适时点评,奖励获胜组。

任务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笔者播放视频,先让学生直观感受休息椅提供休息场所、垃圾桶存放垃圾、路灯提供照明服务等公共设施的作用,再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公共设施,通过说一说或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公共设施的作用。

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公共设施的作用,笔者借助教材创设“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学生阅读教材后发现:没有公共汽车,小叮当只能步行前往目的地;没有休息椅,小叮当累了只能席地而坐;没有垃圾箱,小叮当手中的垃圾一直无处存放。笔者让学生思考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把故事讲下去。学生补充的故事如下:小叮当想去找警察寻求帮助,可是没有指示牌,他不知道派出所在哪儿。小叮当吃完干粮,过了一会儿,他想去上厕所,可是没有公共厕所,他太难受了……笔者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正是有了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任务三:善待我们的“朋友”

为让学生更好地保护公共设施,笔者设计了“善待我们的‘朋友”任务情境,并引导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

1.说说心里话

笔者出示公共设施图,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某种公共设施,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有的学生假设自己是公园里的长椅,并说出长椅的心里话:“我喜欢人们平时把我擦得干干净净。我最不喜欢有人在我的身上乱刻乱画、乱蹦乱跳。”

2.“金点子”行动

学生说出公共设施的心里话后,笔者让学生思考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具体办法。学生小组交流后,得出了如下“金点子”:垃圾应分类投放,口香糖残渣应该用纸包好后再投入垃圾桶,设置公共设施警示牌、宣传栏,及时制止不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行为,等等。

3.设计未来的“朋友”

笔者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一比誰的设计最具创意,设计内容可以是改进现有的公共设施,也可以是重新设计新型的公共设施,并提出如下要求:在小组中交流并讲解自己的设计创意,每个小组推选一个最具创意的新型公共设施,小设计师上台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作用,其他学生投票选出三件最具创意的作品,并颁发“最佳人气奖”。有的小组设计的是机器人垃圾箱,当人们离垃圾桶有一段距离,无法保证把垃圾精准投入垃圾桶中时,这个机器人会自动感应到人们的需求,自主来到人们身边,弹开上面的盖子,让人们把垃圾丢进去。有的小组改造设计候车亭,他们把候车亭的顶盖设计成自动化装置,温度超过26摄氏度时,顶盖自动降温,让人们感觉凉快,下大雨时,顶盖会向四周延伸,让雨无法飘进候车亭,人们上车时也不会被雨淋湿。笔者小结:通过自主设计,我们构想出很多新型的公共设施,希望有一天大家真的可以利用这些设计,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

4.温馨小贴士

笔者提醒学生“公共设施被损坏,我们有责任请有关部门及时维修,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并出示小提示“室外消防栓被损坏,向消防部门反映;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报警;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小区健身器材坏了,找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维修”;等等。

5.爱护“朋友”见行动

笔者用课件出示“我的反思表”,让学生反思自己有没有损坏过公共设施,如果有,损坏的公共设施是什么,损坏原因有哪些,并说一说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学生发现公共设施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不会使用”和“不够爱护”后,纷纷表示今后自己要正确使用并爱护公共设施。为促进学生积极行动,笔者设置了“公共设施保护大使”勋章,奖励在正确使用和保护公共设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教学接近尾声,笔者用课件出示儿歌“公共设施作用大,人人生活需要它,你我共同维护好,家园美丽城市佳”,并强调:“爱护公共设施,其实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守护我们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在我们的保护下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因为它们是大家的‘朋友。”学生齐读课题后,笔者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离开教室前,别忘了将你坐的椅子轻轻放到桌子下方,看看谁最爱护我们的‘朋友。”

以上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思考公共设施的“委屈”,再让学生思考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具体做法,并为学生提供寻求帮助和自我反思的具体路径,让学生意识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用实际行动爱护公共设施。

(作者单位: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民族中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