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汤江萍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由教师主导、学生实施的,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项目化教学呢?笔者就《纸的发明》的教学谈谈具体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一、深研教材,科学设计项目任务
《纸的发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收集资料”,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重新组织、汇总资料,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项目任务,有效实施项目化教学。在此基础上,笔者确定了本课的项目化教学策略:从纸发明前的书写情况、纸的发明过程、纸发明后对世界的影响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收集资料等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所用的纸是谁发明的?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很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对第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能准确回答出“蔡伦”;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有点茫然。笔者没有按照常规教学方法予以引导,而是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方案设计、资料收集、组员分工、汇总汇报等工作,又分别给各学习小组布置了相应的项目任务。
1.每个学习小组均要在本节课内完成三项任务:①本课中生字新词的书写和拼读;②按照“纸发明前—西汉—东汉—后来”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③说一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2.第一小组在课外通过书籍、网络或其他方式收集资料,了解蔡伦发明纸之前,人们是怎样书写的,人们把字写在什么地方。3.第二小组在课外借助网络或向父母请教,收集早期纸张的材料和生产过程等资料。4.第三小组在课外利用字典、词典收集有关纸张、书籍的成语或俗语。5.第四小组在课外收集蔡伦发明的纸对人们生活的影响。6.第五小组到图书室收集有关造纸术对世界影响的资料。
笔者布置完项目任务后,便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必须完成的三项任务。这三项任务属常规教学,这里不再赘述。
二、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教师参与项目活动
自主收集资料是项目化教学的基础,有助于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筛选关键信息。各学习小组领取项目任务后,各小组长召集组员进行任务分解,要求各组员利用在校延时学习时间到图书室和电教室收集资料。在这个环节,教师既要大胆放手,又不能放任自流,最好能在项目活动进行时与学生共同参与,以便随时帮助学生,适时给予点拨。
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第一小组组长陈森代表第一小组成员问了这样的问题:“甲骨文之前的文字是什么,人们把字写在什么地方?”笔者稍加思考,告诉学生:“甲骨文之前只有简单的文字符号,它们是由简单的几何线条构成的,人们一般将文字符号刻画在彩陶或岩壁上,这些文字符号很简单,无一定规律,却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学生听后频频点头。笔者的解答既区分开了文字符号与文字的区别,又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人的智慧。第五小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不刊之论”为什么被百度视为与古代书写有关的词语。笔者耐心地讲解:“这里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是削除的意思,古人把字刻在木简或竹简上,如果刻错了,人们就用刀把错字削去。后来就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学生听后,不但了解了古人书写的知识,还掌握了一个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其他小组在收集资料中,也提出了不同的疑问,笔者一一给予了解释。资料收集后,各小组组长将组员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便在下一节课中汇报、展示。
三、汇报展示,修正完善
成果展示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可检测学生对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又能让其他小组在汇报展示中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起主导作用,并随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在汇报展示环节,第一小组汇报:古人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但这些书写材料不易得到,后来人们又用容易得到的竹片、木片等材料书写,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第二小组汇报:早期造纸时,人们先砍伐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后,把皮剥下来,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再通过脚踩或搅拌,使纤维变碎、变细;然后在细碎的植物纤维中掺入辅料,制成纸浆;最后把纸浆平铺在竹帘等平面物上,晾干揭下就成為纸张。第三小组汇报:与书籍、纸张有关的成语有“汗牛充栋、残编断简、充栋盈车、蠹简遗编、卷帙浩繁、手不释卷、学富五车、罄竹难书、不刊之论、著之竹帛”等,俗语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第四小组汇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除了书写、印刷,纸还可以包装、擦拭、装饰、盛装物品等,生活中主要有书写纸、包装纸、复印纸和餐巾纸,废纸被回收后重新造的纸,是再生纸。第五小组汇报: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又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了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造纸方法开始设厂造纸,造纸术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汇报结束,笔者一一给予了点评,并指出一些错误,如对第一小组的汇报,笔者这样点评:“第一小组对材料的处理非常简洁,其他小组应学习。”对第二小组的汇报,笔者指出:“资料收集得很完整,但在纸浆中掺入什么辅料没有交代清楚,请第二小组课后补充。”对第三、四、五小组的汇报,笔者也给予了相应点评。
四、回归课文,项目验证
项目化教学的所有活动都是为学生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学生汇报展示后,应立即将项目任务与文本教学有机对接起来。
笔者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后,随即将各小组的汇报材料通过“扫描全能王”拍摄、制成PDF,投映到电子白板上,让学生把汇报材料与文本内容对应起来。学生兴致很高,很快,就将二者一一对应起来:第一小组的汇报材料对应文本第2段,第二小组的汇报材料对应文本第3、4段,第三小组的汇报材料对应文本第2段,第四小组汇报的材料对应文本后的“资料袋”,第五小组的汇报材料对应文本第1、5段。
借助对应,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文本内容:先总述纸发明的意义,再写纸发明前人们的书写情况,接着写西汉时的人们已经知道造纸,然后写东汉蔡伦发明纸的过程,最后写纸的发明对全世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问“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学生稍加思考,就从第一、二小组的汇报材料和课文第4段中找到了答案:“蔡伦发明的纸轻便好用,造纸材料易得,价格便宜。”笔者结合项目任务总结:“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重读文章第1、5段,并提问:“这两段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心理感受?”学生稍加思考,即可答出“骄傲、自豪”之类的答案。
由于项目活动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收集、汇报、展示等活动很容易喧宾夺主。因此,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让项目活动脱离教材内容,要让学生将项目活动与课文学习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