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高虹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词作品都是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但由于创作年代久远,学生理解和欣赏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笔者尝试把“微信”的相关功能与诗词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学习方式,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古诗词,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知人论世,代古代诗人发朋友圈
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不仅诗体完备、名家辈出,而且诗歌风格多样。《全唐诗》收录的诗人有2200余人,诗歌近5万首。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到士林学子,乃至僧侣妇婢、舟子渔樵、贩夫走卒,有所感怀,皆发于歌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选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名家的名篇。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基于学生都有使用微信发朋友圈、点赞的经验,设计了“代古代诗人发朋友圈”环节:设想一下,如果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也有“微信”,那么他们创作了诗歌后会怎样发朋友圈呢?又有哪些好友会给他们点赞和评论呢?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位诗人,结合本单元所学诗歌,代这位诗人发一个朋友圈。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呈现设计成果,笔者建议学生把作业纸直接设计成朋友圈的界面,将人物头像、文字、表情符号、图片等融入其中。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过程,因为学生必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才能设计朋友圈的文字内容、图片、背景音乐等;只有了解每个诗人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好友信息,才能把点赞的人物标识清楚;只有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情感,才能在评论框撰写精当的评点。
自主设计完成之后,笔者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一名学生选择的诗人是白居易,结合的诗作是本单元的《琵琶行》。她不仅巧妙地把《琵琶行》前面的小序作为白居易发布在朋友圈的感想,而且根据琵琶女的三次演奏,分别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琵琶演奏图——犹抱琵琶半遮面图、深情演奏惊四座图、凄凄促弦青衫湿图,每幅图都精准表现了诗歌内容。另一名学生为李白设计的朋友圈,配乐成了亮点。他选择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朗读《蜀道难》的背景音乐。解说创意时,他说:“李白感叹仕途如蜀道之难,不就是悲叹无人赏识吗?而《高山流水》含有知音难觅的意味,恰到好处。”还有一名学生为杜甫设计的朋友圈,点赞者耐人寻味。他在认真阅读杜甫传记的基础上,画了一张杜甫的人际关系图,点赞的好友包括李白、高适、严武等,王维也在其中。
二、奇文共赏,替古代诗人建微信群
必修4第二单元选取了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作品。教学这一单元时,笔者没有局限于对某一篇作品、某一个作家的讲解分析,而是把他们放在宋词的发展史中观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赏析他们的词作,笔者让学生想象:“如果宋代词人也有微信,他们会建立怎样的微信群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本单元所学作品,设想这些词人的群聊记录。”
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宋词的风格流派,替宋代词人建立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个微信群。建群后,学生用两周的课外时间拓展阅读了四位词人的其他代表作品、宋史以及其他婉约派和豪放派词人的作品。最后每个小组设计了一篇宋代词人的聊天记录。第一组以辛弃疾的作品欣赏为切入点,巧妙地把不同时期的词人有机联系起来。他们设计的聊天记录中,有的引用北宋词人苏轼对词的革新与解放的见解;有的借南宋词人陆游之口高度评价苏轼的词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题材范围、格律规范和语言习惯,用词来抒情、记事、写景、议论、怀古、悼亡和寄人,“无事不可入”,高度个性化;有的化身南宋词人刘克庄,崇拜前辈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精神;有的以南宋词人戴复古的身份点赞辛弃疾的“壮词”,认为词中始终洋溢着一腔爱国激情,蕴蓄着对投降派和世俗小人的鄙视与仇恨;还有的替南宋词人刘辰翁发言,认为辛弃疾的词以大量的、连续的典故构成了一种“博喻”,借古人、古事去揭露、抨击和讽刺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郁闷、悲痛与愤怒,形成了豪放洒脱的风格。一篇聊天记录以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为对象,巧妙地把豪放派词人汇聚在一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又延展了课外知识,一举两得。
三、传承思想,帮古代诗人创公众号
必修2第二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有鸿篇巨制,也有短小之作;有四言、五言,也有骚体。其中,《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源头;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屈原、曹操、陶渊明的思想各不相同,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值得学生深入探究。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除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之外,还要拓展阅读面,指导学生深入了解屈原、曹操、陶渊明三位诗人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有兴趣、有激情地拓展阅读,笔者设置了“假如古代诗人有微信,请帮他创建一个公众号”的作业,提示古代诗人的公众号里,可以有历史资料的相关记载、作家作品推荐、诗人思想解读,重点探究诗人思想形成的原因、思想的内涵和对后世的影响等。
学生对屈原和陶渊明这两位诗人情有独钟。他们帮屈原创立的公众号命名极具特色,如“香草美人传统公众号”“骚体诗公众号”“浪漫主义之父公众号”“爱国主义者公众号”等;帮陶渊明创立的公众号同样颇具匠心,如“五柳先生公众号”“隐逸诗人公众号”“田园诗人公众号”“绝不为五斗米折腰公众号”“归去來兮公众号”等。从公众号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地收集和研究了相关资料。
公众号里,文章推介是重头戏。推介的文章可以摘录史实,可以遴选名人评价,也可以化身诗人撰写诗人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核心。一名学生创作的《屈原的“忠君”思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屈原的自述,既剖析了古代“忠君”与“爱国”的关系,又描写了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前的复杂心理——屈原明知投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但由于对国家统治者极度失望而不得不投江。另一名学生用现代眼光烛照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她以陶渊明自居,探秘自己归隐田园是不是真的很惬意。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公众号只是作业的一种外在形式,不一定真的在手机上设置公众号。另外,设置公众号的目的是借助这种与学生生活体验有关联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古诗的情境之中,去解读古代诗人的思想,在解读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来谈,不能泛泛而论,对一些重点思想内涵的探讨不要求观点一致,但也不能一味地鼓励“求异”,对过于偏颇的论析可通过辩驳的方法去粗取精,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诗歌本意。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