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生身边的案例同样精彩

时间:2024-05-04

周宝 刘振宇

上初中思想品德课时,我发现如果仅用教材上的案例来举例引导,学生觉得有距离感,老师也讲得兴味索然。如何用新鲜案例激活课堂,创造精彩生成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没想到一次课堂测试给了我启发。

有一次课堂测试,我让科代表小辉帮忙分发试卷。当小辉将试卷发到班上后面一学生时,我发现,那学生拿到试卷后,迫不及待地往课桌上收。不料,小辉还没来得及松手,咔嚓一声,试卷被撕成两半。我迅速移开视线,用余光注视着,看他们如何处理这张试卷。只见小辉脸上略带尴尬地一笑,然后,将撕坏的试卷收起,另发了一张试卷给那位学生。试卷发完以后,我本以为小辉会将撕坏的试卷连同多余试卷一同上交,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张试卷留给了自己,默默地用胶带粘贴好后,开始答题。

第二天,评讲试卷时,我举起小辉那张粘贴过的试卷说:“这张试卷只得了45分(总分60分),但在我心中,这是交给我的最满意的答卷。”在全班学生疑惑的眼神中,我把昨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完,我笑着问大家:“我们学思想品德课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经过激烈讨论,大家达成共识,那就是做一个明事理、修品德的人。我点头总结说:“我们要像小辉这样,心中装着他人,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就是我们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所在!”全班学生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小辉身上,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件小事,我领悟到,选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做案例,效果会更好,我决定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一次假期,为丰富课余生活,磨练学生意志,我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小康用自带的一个大方便袋,将沿途垃圾收集起来,他的袋子装得满满的,携带非常不便,但他毫无怨言,一直等回到山下,才扔到垃圾箱里。当时,我没作任何评价。假期结束后,我们正好学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课前,我讲述了这一事例,然后问学生:“大家想想小康袋子里装的仅仅是垃圾吗?”学生齐声说:“不是!”“那还有什么呢?”“责任!”“环保意识!”“还有高尚的品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看到课堂气氛很热烈,我接着这个话题,很自然地导入到课题。课后,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又布置了一个讨论题:“我们应如何向小康学习,践行可持续发展观?”没想到这堂课效果特别好,很多学生说这是最难忘的一堂课。我想,这种教学也许应该更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到真实案例的讨论中去。

中考前,当复习到七年级上册《善于调控情绪》这一课时,我谈到去年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时认识的一名学生小瑞,她参加女子800米长跑,结果得了倒数第二名,很沮丧。接着,我模拟提问:“假如你是她的好朋友,当她跟你说起这事时,你会怎么劝解她?”有学生说:“我会说,没关系,下次再来。”也有学生说:“你能参加长跑比赛很了不起了,成绩好坏无所谓。”一时间,学生设计了很多种劝解的语言和方式。最后,我说:“大家想知道,我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我笑着说:“当时我问她,这项比赛一共多少人参加。”她说:“十二人。”我故作惊讶地说:“那就是说,在学校两千余名学生中,你得了第十一名,这你还不满意?”她看了看我,强忍下眼泪,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她的情绪已得到了很好的调节。“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时,学生已经能很轻松地说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师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有用的案例。同时,教师也要做一名“巧匠”,充分运用这些案例,通过巧妙提问和引导,以发挥出教学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周宝,广水市教育局;刘振宇,广水市实验初中)

责任编辑 严 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