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朱堤飞
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那天,当教师从创设情境(运用主题图:比较长方形花坛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大小),转入激趣生疑阶段(长方形花坛的面积计算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却没有学过),接着抛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个问题,原先预设的教案是学生都不会,教师借机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我知道!我知道!”一学生大叫着。
“你知道什么?”教师略一迟疑,还是立即微笑着面向这个孩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小女孩清脆地答道。
苦心创设的问题情境,却被学生一语道破了,教师有些尴尬。
稍稍迟疑后,教师摸摸她的头:“你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教你就知道了。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女孩骄傲地说:“我自己从书上看到的。”下面响起几个声音:“我也知道!是爸爸教我的。”“我在培训班里学过。”
教师追问:“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家还知道些什么?”
陆续有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可以变成长方形。”“我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跟它的底和高有关。”……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哪些知识呢?”
顿时冷场。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学生,觉得自己会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没有什么兴趣。未知学生,听到同伴说出面积公式,一脸茫然,懵懂之中不知该了解些什么。
匆忙之中,教师抛出:“看来,一些同学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底乘高?”
“想!”孩子们配合道。
于是,教学又按照教师的设计一步步走下去。
如何正确应对“未学先知”,上面的案例应该引起我们深思。
“未学先知”是我们教学的真实起点。一般而言,没有教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往往是他们在书上看到的,或是培训班里学到的,或是父母告诉的……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个性特点不同,学生的“知道”也有差异。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的“知道”,不排除个别学生知道,有些学生只是附和。对于个别学生的“知道”,也应深思:他们是知其皮毛,还是知其实质?他们是仅仅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式,还是已经理解面积公式如何推导而来?
同时,个别学生对新知的“和盘托出”,对于那些未知学生来说,更是突然而至的,虽然接下来也进行了观察、比较、计算,但因为结论是现成的,不需要思考,因此也就仅仅“明其理”罢了。这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他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有多少收获?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数学素养的提升就会沦为一句空话。
【重构前的思考】
教研组成员一起讨论、研究:本课的重点是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有部分学生已知结论的情况下,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获得探究的经历?推导面积公式是告诉学生怎样推导,还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方法?如果学生探究不出来,想不到运用转化的方法怎么办?在倡导“四基”的课程理念下,需要哪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需要积累哪些活动经验,又渗透了哪些基本思想?这些问题需要深思。
【重构】
第一,呈现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怎样知道它的面积呢?很容易想到转化成规则的图形:长方形。
第二,运用主题图创设情境:比较长方形花坛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大小。教师提问: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是怎样的关系?是怎么研究得到的?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如何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关。是怎样的关系呢?长方形面积就等于长乘宽的积。我们是怎么研究得到的?我们用一个单位面积的正方形去摆,一行摆几个,一共摆了几行,一共有多少个。单位正方形的个数就是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对描述性概念的回顾,也是对面积公式推导经验的一种唤起。
知识除了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往往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经验。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中需要学生学会转化,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怎样想到转化的呢?这就需要经验。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和唤起,再出现平行四边形,学生就不难想象:能不能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呢?这样一次成功的经验,也推开了图形面积的一扇窗。长方形面积的学习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基础,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为学习三角形积累了经验,三角形的学习为梯形的学习积累经验。
第三,小组合作探究。
学具:平行四边形一个、剪刀、铅笔、直尺、透明的方格纸(可以用来测量面积)
要求:1.先将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在不改变大小的前提下,“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2.再完成学习任务单。
拿到任务单以后,学生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不管是“先知”还是“未知”学生,都忙着测量、比较。虽然,各组剪的位置不同,有的是从顶点开始剪,有的是从中间剪……
经全班讨论:不管从哪里开始剪,都必须沿着高剪,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却不能用两条临边相乘……学生有许多超出书本的精彩发现。最后,孩子们的目光聚焦于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它们的面积相等,推导出公式。
【思路延伸】
我们要善待学生的“未学先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首先,正确认识学生的“未学先知”。
“未学先知”是教学的真实起点;要想明了学生“未学先知什么”,可通过课前谈话,课前游戏、课前小调查及课前的小作业来了解。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堂课。我们应看到,这一课是学习多边形面积的第一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之上学习这个内容,固然要学生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将没有学过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构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一些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学生的真实起点。
其次,需要准确应对“未学先知”。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挥、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才深刻。”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倡导儿童自主的探究活动,其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证明事实,而是努力使学生能获得发现。因为任何发现意义、领会意义都是学习者自己经历和参与的结果。因而,数学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经历一个真正的“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探究的真实体验。
但是,如果教学只是让学生面对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去思考、探究“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等问题,而不去经历由“不知”到“知”这一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实验、发现规律等活动,那么学生充其量是获取了知识、技能,很难体会到探索过程中的思想方法,也体验不到独立思考与探索成功的愉悦。而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另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转化,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片段性的零碎知识层面,而是要把教学内容放在数学思想的脉络中,让学生在这个背景下学习知识。上述案例中,重构之后的教学,教师运用类比、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讨论,在操作实践中感悟规律,并且变换了提问的角度,自然就避免了“超前行为”的发生,使“一知半解”和“暂时未知”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都有了思考的空间。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三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