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毕传高
今天,我们上《去年的树》。这是一篇歌颂友情的童话。优秀的童话故事,总能给儿童以真善美的熏陶,引导孩子们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篇文章里,日本童话大师新美南吉通过一只鸟和一棵树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什么叫“真正的友情”,什么叫“永恒”,什么叫“天长地久”。故事语言平实,没有一个难理解的词语,可是,要让一个四年级的学生读懂朴实语言背后隐藏着的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并从中受到教育,却是不容易的事。
课前,我颇费了一番心思,却一时找不到突破口。好在想起之前上的一篇课文《巨人的花园》,那堂课成功的教学经验,让我受到启发。在上《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时,我采取“找—读—品”的方法,即先让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找出几个关键的词语——“春天”“孩子”“幸福”,然后,从精心设计的五个问题入手,以朗读为主线,在朗读中,领着学生去体会巨人的自私,感受孩子的可爱,发现孩子和花园景色变化的关系,并反复诵读和品味全文中心句“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学生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了,终于,他们轻易地就明白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所以,我反复考虑后,决定《去年的树》也以朗读为主,让朗读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但有所不同的是,我采用的是“一读二演三感悟”的教学策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说句实话,课前,我自己对这堂课充满了期待。课上,自由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精华句段品读,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课堂上涌动着情感的波澜,学生的表演更是让这节课达到高潮,一只鸟为了一个诺言,不远千山万水苦苦寻找一棵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
仅仅体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让学生领悟文本里更深层的东西,让他们的思维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每堂语文课都努力追求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靠空洞的讲解是不行的,得有个东西做依托。这篇课文里,我挖掘出隐藏在文中的两个眼神——小鸟和树的眼神,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反复品读,细心体会,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要读懂了鸟和树的眼神,就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的心灵也得到极大的震撼。
课堂按照我的预先设计顺利进行。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学生的感情达到了沸点,感人的一幕发生了,读到最后一段“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时,有几个同学居然眼角上挂着泪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知道,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已经真正被感动了。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我的全身,我也被感动了,感动于这个关于“天长地久”的故事,感动于自己的课堂设计,更感动于学生的感动!
这篇课文已经上完了,可是回想起,仍有激情澎湃的感觉。通过这节课,我更加坚信一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也需要预设——成功的预设能够成就课堂的精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