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堂 让生命之树常绿

时间:2024-05-04

李海凤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就是教师教,要进脑髓;学生学,要进骨髓。好的课堂,就应像一棵树,有根叶,有花果;好的教学方法就应像大自然中的水土,水至则土润,土润则树壮。那么,怎样激发“课堂教学”这棵生命之树的活力,使之常绿常新呢?

首先,学会多方采集学情调查的数据点。先看一个教学实例:冷霜老师执教四年级美术课《纸品乐陶陶》,在教学案例成型之前,她做了这样几件事情:一是在四年级学生中开展纸工基础调查,了解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二是备选了几种作品题材,让学生讨论,挑选自己喜欢的题材;三是与学生代表一起就制作难点进行初步摸底,并拟定解决方案。

掌握了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将课本里“制作一幅装饰画”较为笼统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变为“玩一玩软纸,做一做‘瓶花”的具体教学目标。上课时,教师把学生编成几组,相向而坐,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老师成了场外指导。由于对基本学情调查详实,对学情数据采集准确,所以冷老师这堂课上98%以上的学生掌握了纸绳、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90%以上的学生能运用卷、折、压等方法进行想象创造,制作出瓶花作品。

教什么,怎样教,都由学情说了算。学情是课堂之树的根,它决定了树的生长速度,没有对学情的把握,课堂之树就是无根的死树。

其次,要善于“HOLD”住学生的兴奋点。以一节数学课堂《认识更大的数》为例证。

师:(课件出示新闻《蜜桔之乡宜昌出现蜜桔“卖难”》一文)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宜昌某村今年蜜桔的产量和销售情况,涉及多个生活中的数据,其中有一个较大的数是——

生(齐):235000。

师:大家是如何感受235000吨的?

生1:我想235000吨桔子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师:很好,那么,怎么让同学们直观感受235000吨桔子呢?

生2:与身边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如要背多少筐,要运多少车。

师:你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用数学方法来感受一下:用载重20吨的车来运这235000吨蜜桔,需多少辆车来运?

生3:11750辆车。

师:如果一辆车长度为9米,所有车在公路上成一线停放,大约可以摆多少米?多少公里?

生4:105750米,105.75公里。

师:105.75公里有多远啊?

生5:我和爸爸开车到荆州去过,宜昌到荆州大约有100公里,这些车首尾相连排开,可以从宜昌一直排到荆州。

生6(惊讶):啊!

这堂课的设计没有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例题,而是受教材的例题启发,生发出新的例题,将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中,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一个枯燥的数字,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HOLD”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找到了答案。让学生兴奋的不是“更大的数”本身,而是认识“更大的数”的方法。课堂因学生乐学而高效,教师只有把握住和利用好学生的兴奋点,课堂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其三,多聚焦课堂智慧的生成点。张艺老师试教《灰雀》一课时,刚开始没有关注学生心理,引导并不成功。第二次上课,张老师就改变了设计,让学生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看能不能找到证据,证明男孩说的话。学生们兴趣盎然,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接下来的环节是老师召集小侦探们开案情分析会,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表看法。后面的教学目标就完成得很顺利了。可见,课堂上,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关注学生心理,才能聚焦课堂智慧生成点,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严 芳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