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研工作中的三个等式

时间:2024-05-04

张昌武+杨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努力做好“三个加法”,推动教研工作。

一、思路+管理=成效

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组织并形成网络是加强教研工作的关键。

学校制定了“校长室——教导处——课题组——实验教师”四级教研工作管理网络,做到“三有”。一有目标。每学期初,各课题组根据学校教研工作的整体安排,制定阶段性研究目标。二有过程。重视教研工作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好教研信息的收集和教研资料的积累、整理和保管工作。三有评价。根据制定的教研工作目标,对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形成科学的考核、公示、评价和激励制度,激励教师成长与发展,保证教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二、培训+反思=成长

开展教研工作必须抓学习。学校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创建多维学习模式。一是专题性学习。每学期开学时就定好专题讲座的内容、主持人和时间。二是互动性学习。利用学科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结合课题,加强对教材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课题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和反思。三是指导性学习。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让教师在学习中提升专业水平与理论修养。

其次是重反思。学校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教育生活中,可以反思之处很多,如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困惑之处,反思教学机智、灵感,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行动+细节=成功

在常规教研中掌握方法。学校通过开展“七个一”常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学会教研的基本方法。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学年确定一个微型课题;每学期主备一次课,参与集体备课3-4次;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主评一节公开课;每学期编写一份最佳教案;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在主题研究中引领行动。学校以备课组、教研组为核心,充分发挥群体智慧,解决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为了使教研深入开展,学校要求备课组每学年只确定一个主题,主题切口要小,要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样的要求下,“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加强估算教学”等课题登上了大雅之堂。对于一些大而宽泛的课题,学校及时要求备课组进行调整。

在稳步推进中打造精品。学校以省市级课题为重点,细化过程,加强管理,努力打造精品课题。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做必要的储备;明确职责,为课题有效落实提供保证;规范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可信依据;及时总结,促课题研究见成效。在省级课题《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中,课题组对小学阶段数的概念教学内容的分布与思想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数的概念教学时应重视的几个方面,探索了数的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并通过建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形成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