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许凌燕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积极心理学理念强调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关注和审视人的一切,其中包含潜能、美德等一系列美好和优秀的品质,同时也要重点关注人的情感体验、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等方面,最大限度上激活人的积极心理,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获得积极正向的能力,推动人的发展和进步。高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实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等皆有重要作用。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高中学校、教师便要全面、正确地解读积极心理学理念,将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中,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针对当前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情况,学校和教师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创建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一方面,生活在信息时代和现代化社会中的高中生,他们所接受的信息十分丰富、冗杂,若不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很可能陷入思维误区之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对高中生展开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向他们传递正确、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挖掘他们的优秀品质、关注他们的个体情绪,不仅能够使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还能提升他们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从积极正向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以往,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高中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学校和教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其教育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而积极心理学不仅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完善了高中的教育机制,同时也从侧面提升了高中教师的育人水平和群体素养[1]。
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它既不是某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的任务,也不是某一个年级的教育任务,而是辐射全年级、全校乃至全社会的重点育人任务。为此,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是建设完善、辐射范围广泛的育人体制,让积极心理学成为教育者们的共识,加强教师、家长等教育主体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高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展开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高中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发展和成长的环境。
1.组建“双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之一,他们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和育人方法,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从这一角度来说,提升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让他们准确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建设完善的育人体制时,学校应重点组建“双师”队伍,利用专业化的培训平台、多元化的培训活动、竞争性的上岗机制等,驱动心理学教师、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等,主动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在准确理解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注重调整自己的言行举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日常工作、与学生沟通和交往,于良好的互动中为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此外,学校也要定期考核教师的心理素质,了解他们在学科教学、班主任管理等工作中是否融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是否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明确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以此确定教师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在这样的“双师”队伍中,教师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也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2.成立家校共育部门
前文中提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学生的家长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群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教育对策,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担当桥梁的作用,着手成立家校共育部门,将积极心理学作为重点研究和探讨的对象,发挥出学校的育人优势,定期组织家长交流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了解高中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表现,综合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并明确家长在心理教育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以此做好教育准备工作。而在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上,心理教师也要为家长讲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重要价值和实施要点,让家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制定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的个性化教育方案,通过口头表扬、亲子活动等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得他们能够敞开心扉,与家长交流想法、倾诉苦恼,这样既能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能凸显出家校共育部门的作用与价值。
基于高中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细致甄选教育内容,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成长周期、心理状态等要素,以及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链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其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使得他们能够在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中,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教师可从前期预防、自我调节两个角度,围绕着积极心理学的内容选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增强教育实效。
1.以前期预防为目标,选定教育内容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应具备应对重大事件、重大挫折的心理抗压能力,如果在重大事件发生后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难以达成最佳效果。为此,针对高中生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重大事件,教师要设定科学、完善的前期预防目标,以预防为主要目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选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长期的教育规划和方案,根据学生的真实反应灵活地调整、更换教育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阶段性、长期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逐步提升抗压能力、心理接受能力,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中可能出现或现已出现的挫折和困难,让他们能够有效地解决困难。而针对前期预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要及时设计和发放心理健康监测表,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设计选择题、判断题等,初步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明确他们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运用个性化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对策,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全面提升其心理抗压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经过反复的练习和评测,高中生便能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心理暗示,其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也会更为积极和健康[3]。
2.以自我调节为目标,选定教育内容
高中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心理状态、自我调节能力等,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在现阶段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意识、情绪调节能力已然成为重点工作,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历程中的主要需求。对此,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围绕着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对应的教育内容,利用微课视频、心理学游戏等多样化的资源,带领学生共同探索调节个体情绪、发现心理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自己心理上的变化,并能借助积极的心理暗示、呼吸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主动地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环境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在脱离学校的教育环境、走向工作岗位后,也能积极地应对各种问题,这样有助于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辐射于整个社会面。同时,以学生的自我调节为目的,教师也要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传有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资源包,如趣味化的心理测评程序、心理通关游戏等等,让他们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增强心理素质。
在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想让学生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不仅要依托于教师的引导或专业的心理辅导,还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心理基础知识,当他们的知识愈渐丰富后,自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展开自我评测、解决心理问题。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传授基础知识、增加学生心理知识储备为目的,教师可以在专业的心理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中,以此提升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
1.小组讨论
传统的心理专业课程教学倾向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体验感不强,也难以理解知识中的真实含义、使用范围等,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内化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教师要全面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创建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讨论小组,从课程知识中选取一个或多个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展开思辨式的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引导他们于提出观点、寻找论据、辩驳观点、达成共识等环节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促使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储存在脑海之中,并能在遇到相关问题、心理状态陷入低迷时,及时地调取知识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评测,并借助对应的知识推动自己走出低迷,形成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念,及时解决问题、纾解郁闷情绪,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效能感。
2.案例分析
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准确理解知识。在高中心理健康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只有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明确心理知识的具体应用范围和场景,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进行自我评测、自主调节。以这一诉求为主,教师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为主要素材,要求学生围绕着案例展开多元化的思考,从案例中的人物出现了哪种心理问题、应运用怎样的处理方法、如何后续跟进该人物的心理状态等多个角度细致地分析案例,在此过程中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展开模拟化的猜想、推理和验证等心理测验活动,促使他们能够明确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范围和方法。通过反复的科学训练,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心理素质等皆能不断加强。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打造自由开放的环境,也是增强学生幸福感、满足感的主要方式之一,让学生能够在氛围的浸润和影响下,树立起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原则。基于这一目的,教师可以组织专项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和核心理念,展开“你幸福吗?我很幸福!——生活中的那些幸福瞬间”“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等系列化的心理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和提升的平台,让他们在专题演讲、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专项活动中发掘生活中值得欣赏、值得深入品味的场景、瞬间等等,引导他们增强审美鉴赏、自主感悟的能力,从而于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4]。此外,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目的的专项活动,教师也可以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入手,借助音乐鉴赏、美术展览等多种形式,集合具有心理暗示、心理教育作用的音乐材料,如《欢乐颂》《土耳其进行曲》等等,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收获快乐。
社团组织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自主规划、自主管理的团体,在高中学校构建专门的心理学社团组织,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于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强化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校和教师可以构建社团组织,为学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让他们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定期举办宣讲活动、研讨活动、项目学习活动等等,使得他们能够与同伴展开积极正向的交流,当遇到困难、阻碍时可以及时地向社团成员倾诉,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纾解他们的苦闷情绪,从而全面提升其心理健康素质,推动高中生群体的健康发展以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进步。
综上所述,在全面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高中学校和教师可通过建设育人体制、解读学生需求、创新课堂模式、组织专项活动和构建社团组织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开启学习、人际交往等活动,并能针对其存在的个体情绪、自我效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自我满足感、自信心和潜能都能不断增强,其人格品质也会更为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