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布置方法分析

时间:2024-05-04

许兴科

(甘肃省民勤县苏武镇新河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课后作业布置的要求更加严格,既要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实用性,又要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在初中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布置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转变学生固有的思维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情感态度,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善于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对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进行全面的剖析,为学生带来新颖的作业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先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再研究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布置方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布置盲目随机

教师通常把教学的重心都放到课堂教学上,对于课后作业的关注度不足,有时候布置作业较为盲目,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没有考虑作业是否适合学生,使得学生对作业的认可度下降,甚至有些学生不愿意完成作业。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还存在随机性的问题,教师会将课堂上没有讲完的内容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以后进行阅读和分析。教师还会把电子课件中使用的例题当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重复的书写和背诵,容易增加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二)作业形式单一枯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理论性知识较多,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理论抄写作业,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一遍又一遍地抄写下来,这不仅费时费力,还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没有布置实践类的作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虽然学到了很多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但是有些教师却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认为操作信息技术会增加工作量,还不如传统方法更直接。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无法与现代教育理想相融合,反而限制整体教学效果。

(三)作业评价缺乏重点

当布置完课后作业后,教师很少进行评价和验收,使得一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课后作业做不做都行,反正教师不检查。还有些教师会委派学生去检查作业,教师处于旁观者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得到的效果并不好,还会使学生出现懒惰的现象。即使教师做出评价,也只是评价优等生,对于学困生的评价较少,没有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得作业评价缺乏重点,不利于整体进步。所以,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评的闭环管理,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布置方法

(一)关注实际学情,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对于分层作业并不陌生,如果按照统一的作业形式,那么会有一些学生认为作业太简单,也会有一些学生认为作业太烦琐,所以,必须要设计分层作业,这样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反映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色。很多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还存在误区,作业量依然很大,只是划分了基础作业和拔高作业,仍然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分层作业是无效的。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分层作业发挥作用,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所处的层次进行作业设计,使作业形式更加全面,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认真真地完成课后作业,从作业中获得启示。然后教师要广泛搜集和整合道德与法治教学信息,通过集体教研、网络交流等方式,落实好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易错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分层作业才能更高效和科学。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对于概念理解不透彻,有的学生对于综合分析不深入,还有的学生对于题目陷阱不了解,导致课后作业困难重重。所以,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作业系统,在作业系统中分模块设计作业,诸如概念理解题、综合分析题、实际应用题等等,并且在每个模块的下面还要设计多种多样的题型,如单选、多选、判断等等,使整个作业系统变得更完善。当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就可以从作业系统中进行挑选,使每一次的作业难度和作业形式都不同。学生还可以自己选择课后作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相应的作业,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不再厌烦作业。而且学生有多种完成作业的方法,可以直接在作业系统中完成,也可以在纸上完成再上传到系统中。总之,这样的分层作业符合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是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的重要途径。

(二)引领学生思考,设计探究作业

有些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并不难,只要把教材中的内容都记住就行,考试就可以得高分。实际并不是这样,如果不能从教材内容中产生独特的感悟,那么只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设计探究作业,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转换成探究任务,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而带动学生进步。还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探究作业中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可以设计单元主题探究作业,讲完一个单元后,根据单元主题,对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编排,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连贯性,也便于学生做出正确的运用。当学生拿到探究作业后,不要急于动手操作,而是要先在头脑中做好规划,理清思路,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教师将社会热点与单元主题相结合,设计出环环相扣的探究作业,这时需要学生理性思考,通过实践调查、网络搜集、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也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底蕴。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跨学科的探究作业,更符合当前的教育趋势,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比如将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一段历史事件的叙述,要求学生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锻炼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将道德与法治和化学学科相结合,通过视频播放一段化工企业污染环境的视频,请学生对化工企业的行为做出评判,以此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将道德与法治和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现在很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浏览不良信息或者打游戏,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这种现象的办法,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才是第一要务,使德育与智育充分融合。

(三)加强思想渗透,布置阅读作业

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有利于推动深度学习的实现。但是,有些学生却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他们阅读道德与法治教材总是走马观花,没能找到主旨,阅读的质量不高,这也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桎梏。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在阅读中寻找道德与法治的精神内核,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机会,让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课后去深入阅读道德与法治教材,并且制作出章节思维导图,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到再次上课的时候向教师请教。教师要将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分享和点评,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同时也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网上寻找阅读素材,在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与法治素材,只要学生善于发现和利用,就一定能够为日常学习带来帮助。在每次阅读后,学生要书写阅读笔记,将道德与法治的新观点或者新方式等记录下来,不仅成为自己的知识财富,还能提升思想觉悟。而且,现在网络阅读都会提供点评或者留言功能,教师可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留言,将自己的想法抒发出来,与作者取得沟通,达到知识的迁移。另外,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阅读现实中的著作,如地方县志、城市发展档案、本地名人故事等,通过阅读这类内容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加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还能给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乐于学习,做合格的公民。教师要及时验收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打通师生交流的障碍,使道德与法治课进入学生的心中。

(四)接轨生活认知,增加实践作业

道德与法治课并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而是要接轨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知识要点,拓展学生的认知,培养分析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技能。为了让课后作业的形式更丰富,教师要增加实践作业,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于灵动的实践中,发挥学生的长处,规避厌学情绪,使学生从多角度掌握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作业应体现人文性和创意性的特点,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生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师可以设计扮演类的作业,鼓励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设计成剧情,并且表演出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天赋和身体素质,还可以降低知识难度,减轻完成作业的负担。在课后,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要设计属于自己的表演方案,可以自主选择道具或者服装,可以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最终呈现出别开生面的表演。表演以后学生都非常开心,当他们遇到类似的生活场景时,就会立即联想到表演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教师可以布置制作类的作业,先提出一些社会现象,然后让学生结合学到的知识,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且通过海报或者手工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此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校园里或者广场上进行宣传,与更多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从而使每次实践都受益颇丰,帮助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另外,教师还要布置一些收集资料的作业,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社会上,向老红军、老学者或者民间艺人等收集关于过去的故事,认真倾听和记录,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做好铺垫。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者演讲的方式,将自己收集到的内容分享出来,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浓厚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注重自主求知,鼓励自创作业

当前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以自己为主,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导致学生从课后作业中一无所获,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如何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和动力,将会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创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道德与法治,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每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都给学生留出自创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设计一些个性化和实用性的作业,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这样能够收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汇总学生设计的作业,并且将其放入教学资源库中,然后让学生在教学资源库中进行随机抽取,增添了学生的好奇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愿意配合教师,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更高。教师可制作带有各类标志的图章,当学生设计的课后作业较好时就在相应的学生档案上盖上一个图章,以此激励学生再接再厉,获得更大的成就。当图章积累到一定数量还可以兑换学习用品,如此不再需要教师多说,学生都能主动完成作业。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根据中考的要求,设计一些创新类的题型,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好地融合到现实中,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学生自创的不仅是一份作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需要做到自留、自答、自创、自评,从多个方面巩固综合能力,释放最好的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要向学生强调:自创作业不能敷衍,必须达到要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关键。学生可以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改编和创新,也可以对同一个阅读材料设置不同的问题,实现知识生产的质变。

三、结语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布置应呈现出多样化和实用性的原则,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创新课后作业布置方式,增加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素养的基石。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道德与法治作业,展现出学科育人特征,使初中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