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夏闽珍
(福建省建宁县第三中学,福建建宁 354500)
在新课改背景下,单元阅读教学备受关注,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多元化的阅读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阅读的机会,从阅读中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素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以素养为纲,探索新形势下的有效教学策略,整体规划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进单元整体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就成为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所以,语文教师要把教书育人放到首位,巧妙利用单元阅读教学法,指导学生归纳单元阅读技巧,整理独特的阅读思路,在完成规定阅读任务的同时拓宽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基于此,笔者分别论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单元阅读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
大部分的语文阅读材料都是依托生活经验得来的,并且能够反映生活现状,但是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却脱离了生活实际,讲述的内容通常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而且语文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内容较为浅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无法从阅读中感受生活原貌,影响阅读效果。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到练习和解题上,阅读时间本身就少,如果教师不能将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那么很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有些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通常直接将阅读素材交给学生,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完成。整个过程看似十分顺畅,但是缺少教师的监督和检查,使得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只采用单篇教学法,忽视单元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完一篇文章后,很少为学生拓展知识,使很多知识出现断层,还有的知识学生根本不会运用。有些语文教师不擅长操作信息技术工具,在阅读教学时很少运用微课视频或者多媒体课件,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使很多语文阅读内容被遗漏。
教学反思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找到正确的学习观念,开发学生的潜力。但是在一些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只顾阅读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反思,造成课堂气氛压抑,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有些教师故步自封,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在总结和反思的时候只挑选优等生,对于学困生的关心不足,师生关系出现隔阂。还有的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根本不进行阅读教学反思,这样不仅违背了教育改革的初衷,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
单元阅读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更好地渗透语文知识,强化师生间的配合度,让很多不爱阅读的学生也都参与进来,阅读气氛高涨。单元阅读可以将多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和关键点进行联系,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语文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为了更好地展现单元阅读教学的优势,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单元阅读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为依据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形式存在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为学生建立整体的阅读目标,既要关注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还要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学生的阅读方向,使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上语文阅读。阅读目标必须要完整、全面,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建构,促进思维发展,最终推进文化传承与发扬。比如讲解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本单元课文《社戏》《安塞腰鼓》等都与传统文化相关,所以教师确立了单元阅读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品味每一篇课文中富有表现力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人物的行为动作描写、以环境描写映衬情感的方法等。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阅读目标,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对于阅读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熟练掌握整个单元的阅读素材,挖掘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对阅读形成新的见解。对于阅读能力适中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通过多种渠道理解每一篇课文的主题,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语文知识。对于阅读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认真阅读每一篇课文,能够借助工具书消除字词困惑,学会简单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思路。
合适的文本为单元阅读教学奠定了坚固的基础,语文教师要不断挖掘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阅读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上展现自我,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灵活地组合单元阅读内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重引导和督促,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从而发挥阅读的价值。选择完单元阅读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框架图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
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核心是唤醒。”只有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主动求知,配合教师进行语文阅读,使单元阅读顺利完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打造开放性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语文文化,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去组合阅读内容。不同的单元阅读具有不同的阅读主题,要以教材单元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符合主题特点的阅读内容,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后,能够形成完整的基础知识框架。比如讲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这单元以借景抒情散文为主,无论是朱自清的《春》,还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是经典之作,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朱自清的散文《绿》《荷塘月色》以及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让学生学会融情于景的写法,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其次,语文教师可以联系课后习题去搜集阅读内容。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结束后都会配有相应的习题,在习题中会涉及一些阅读文章,这些文章就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收集和阅读,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根本上提升整体阅读效果。比如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时,在课后“积累拓展”模块中提到《水经注》,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描写孟门山、黄牛滩、西陵峡的段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突飞猛进。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学生都缺少问题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语文知识,而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惰性思维,造成主体性缺失。语文教师要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根据单元阅读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知识性、启发性的问题,用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单元阅读内容产生深层次的研究,让整个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对单元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明确教学的主要任务,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中凝练问题、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单元阅读主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还可以结合学习难点巧妙设计问题,通过对课堂反馈信息的及时处理,使学生对单元阅读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打造灵活多变的阅读课堂。由于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度”,所设计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中,又要注重提问频次,避免“满堂问”的出现。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问得恰到好处,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真正提升课堂效果。教师可以在学生思维陷入困境时提问,也可以根据单元阅读的重点与难点设问,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结尾设问,引发学生更大范围地阅读与探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理性解决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思维的自主发展。
单元阅读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使阅读教学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不能满足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而是要创新单元阅读教学实践,构建起多元化的阅读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多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打破课堂教学的壁垒,鼓励学生围绕单元阅读主题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实现课内外整合。
单元阅读教学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为了保持学生对单元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一定的阅读氛围,用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各种生活画面,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单元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达到单元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往往需要把多篇文章整合到一起教学,无形中破坏了单篇课文的完整性,影响了学生对单篇课文情感的理解与把握。为此,教师可以安排专项朗读训练,挖掘每篇文章中情感最为强烈、最为集中的段落,让学生进行集中品读,深化学生对单元阅读主题的感知。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开展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经历由读通到读懂到读好的过程,提升阅读能力与阅读情感。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要想拓宽阅读视野,教师应将课外阅读提上日程,搭建活学活用的平台,攻克语文单元阅读的难点。教师可以结合单元阅读主题为学生推荐相同主题的其他文章,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单元阅读主题的理解,从网络中去搜集与之相关的阅读素材,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弥补课堂单元阅读的不足,进一步巩固阅读素养。
由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的学生把单元阅读局限在了“读”上,缺少课后的总结与反思,导致学生在单元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能力与情感都是碎片化存在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为此,教师要注重单元阅读教学总结,用分层推进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反思阅读过程,尽情享受阅读,建立起语文阅读思维框架,获得阅读新体验。加强阅读过程把控,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新体系。
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以单元阅读主题为核心,以单篇文章为分支,从整体阅读的角度对每篇文章进行细致分析与总结,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每篇文章中的重点与难点,体会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对单元阅读目标落实不到位,限制了语文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总结,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单元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还可以利用这些语句组织学生开展仿写训练,让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手法、不同句式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使每一节课都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以构段方式为专题,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结构和段落结构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品词评句的能力,培养读写思维。语文教师还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进行总结,通过对单元阅读中多篇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不同作者在人物形象刻画、说理、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使学生对单元阅读主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到整个单元的教学精髓。
总而言之,单元阅读教学法的引入,给语文教学创造了新的天地,有效拓展了语文知识含量,锻炼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认真探索单元阅读,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网络,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深度学习,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坚持以文化育人的导向,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