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桂枝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新城分校,福建南平 353000)
初中古诗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既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建设群文视域下的初中古诗阅读教学的课堂。
温儒敏教授谈到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时,提及统编教材倡导“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书”。首都师范大学蔡可教授也提出“读书方法引导缺失,教学几乎都是精读精讲,学生阅读行为难以发生,实践活动方式单一等”。教师在古诗教学时需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古诗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势必成为古诗阅读教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们开始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蒋军晶老师多次教学“创世神话”典型课例的实践后说:“所谓‘群文’,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教学现场呈现出的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活动。”我们可以明了“群文阅读”就是在确定议题的基础上用较短的时间进行多篇文本阅读教学。西南大学于泽元教授等人又提出“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显而易见,群文阅读的三个元素是议题、集体建构和共识。
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要树立群文阅读教学观念,成为学生阅读、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古诗阅读教学的备课环节,要重视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向的研究,充分把握教材,制定确切可行的教学目标。要导学,把课内古诗教材当作一个支点,注重备学情,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迁移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加强群文阅读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阅读共振,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在古诗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学习力,及对古诗阅读的语感。
群文视域下的古诗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古诗群文的共性与个性,学会归纳总结,培养和锻炼学生阅读的能力,真正达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现阶段有些教师对古诗阅读教学往往急于速成,未能使学生有效地养成古诗阅读学习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转换思路,从重“教”转为重“学”,导“学”为重中之重。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古诗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古诗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古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和对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导学的关键,所有的学都应以学生为主体。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可见,兴趣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需要语文教师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兴趣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保持语文阅读的持续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在群文视域下的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有相应的判断和准备,让师生实现古诗教学方法新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古诗阅读学习能力。
《考试评价建议》谈到教学古诗是要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古诗的考点有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表现手法、词语锤炼和名句鉴赏等。在强调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教材古代诗歌选文的大量增加,建设古诗群文阅读课堂显得更有意义。
选择古诗群文阅读议题,是师生共建的选择。所谓议题,是师生古诗阅读时进行探讨的线索或讨论的话题,具有可议论性和开放性,是两首及以上古诗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关键所在。古诗群文阅读的议题选择是多角度的,可以活用语文教材群资源,可以直接以单元古诗、同册古诗或六册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教学内容组文,可以从古诗的内容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古诗主题角度提炼,比如即景抒情、边塞征战、山水田园、美好爱情、怀人怀乡、咏史怀古、忠君爱国、忧民爱民等主题,可以是古诗的表现方法,比如联想、想象、比兴、白描、渲染、烘托、衬托、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对比等,也可以是记叙、抒情、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还可以是古诗作者、写作的结构、表达的语言等,可以多元选择。
好的议题可以促进师生展开讨论,给学生较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对古诗进行解读,产生丰富的见解。教师在进行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探究主题,指导资料的搜集整合和研究方法等,指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和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逐步形成主动发现、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让群文课堂充满生机。以作者为议题选取古诗阅读群文素材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组文思路,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生经历、思想心境追求等都会发生改变,以作者为议题组诗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作者,建构起立体的诗人形象,从而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最能反映她不同的心路历程,设计“一词一世界”的议题,选择李清照三个不同阶段的词作,反映少女时期自由快乐“沉醉不知归路”的《如梦令》,体现初为人妇与爱人离别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闲愁的《一剪梅》,以及经历国破家亡天命之年时满是“载不动许多愁”凄苦悲痛的《武陵春》进行群文阅读,三首词反映的是诗人的三种社会经历,展现了诗人在三个时期的内心情感,学生知人论世地走进李清照的别样人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古诗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具体的教学中,从诵读品味古诗的语言、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和涵泳体会古诗的情感等方面,积累赏析运用,怡养学生的古诗群文阅读语感。
1.诵读品味古诗语言。李元洛在《诗美学》中说:“以文字为手段的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诗的语言艺术,是最高的语言艺术。”目视其闻,口发其声,耳醉于音,心同其情,强化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古诗语言的音乐美、古诗合辙押韵,自然而然地让人产生乐感,感受到音韵美和节奏美。
诵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也是语文学习的实效性之一。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大量积累古诗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十分有益。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绘就浑然天成物我合一的画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事雕琢,神韵自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得意而忘言,格调雅致。《关雎》《蒹葭》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造成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结构严谨,形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很适宜诵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入手,理解与把握内容。重视朗读和默读,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自由读,甚至当堂背诵。此外,诵读不只限于通读精读,可以尝试速读、选读、比较阅读等,根据选文灵活运用。
书不厌频读,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使学生能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背诵经典的诗作,还要把古诗教学中的积累内容延伸到课外。
2.想象领悟古诗意境。启发学生的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是古诗阅读的一种途径。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悟古诗中的意境。《子衿》全诗不到五十字,刻画出一个久候恋人不至,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的女主人公形象,女子等待时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眼前。“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可以想象出女子对恋人情感的真切痴迷,“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则运用夸张和内心独白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表现强烈的情感。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不往”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丰。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大漠”的“大”字写出边塞荒凉,一个“孤”字写出景物的单调,“直”字又表现了劲拔坚毅,横贯其间的黄河“长”字给人以苍茫之感,“圆”及“直”字不仅描绘了大漠的景象,而且把诗人的孤寂巧妙植入。仔细想象画面,学生自然而然能就理解了诗的意蕴。
在领悟古诗意境中展开想象,不仅走进诗人的作品,也驱动学生走进诗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3.涵泳体会古诗情感。教材古诗涵盖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没有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在教学古诗中不难发现,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描绘的景物,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比如《春望》是杜甫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怀。首联写国都在沦陷后变得残破不堪,春天虽已降临,眼前却是乱草丛生,何等可悲,痛切传达出“国破”这一全诗的主题。诗人也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一些关键词句,比如崔颢的《黄鹤楼》写了诗人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首联“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空”写出了空间的寥廓,颔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空”写出了时间的久远,两个“空”清楚地体现出怅惘之情。尾联则以抒情作结,满怀思乡愁绪。
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通过涵泳体会关键的字句,我们可以更深地感受诗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走向,引发情感共鸣。
优秀的古诗阅读学习素材,既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保持阅读学习兴趣、扩大阅读数量和阅读范围的重要保障,教师平时要重视优秀阅读教学素材的积累和推荐。课前预习导学时,可指导学生阅读诗评、名家赏析古诗的文章,让学生走进经典。指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研究一些作者的传记评论,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诗人所处的时代、生活遭遇、理想品性、人生情趣等在作品中的折射,从而挖掘古诗的深层内涵。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开展“书香墨香进校园”活动,在教室开辟“图书角”,将一些优秀的阅读素材定期推荐给学生,学生自己阅读过的优秀读本也分享到“图书角”,这样多元化的阅读内容和分享平台,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班级良好阅读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接触更多的优秀读本。学生开展“独立式”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反思、体验、交流与分享,多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在课后组织“诗词大会”“朗诵比赛”“走进《诗经》,传唱经典”“古诗苑漫步”“书法作品展”等阅读实践活动,定时举行古诗知识的交流会,组织“诗词大擂台”活动,或背诵,或配画,或弹唱,或舞蹈。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校刊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定期拓展,开设古诗讲座,专题学习的讲座,如“盛唐气象”“金戈铁马辛弃疾”等,主讲者先是教师,而后培养学生主讲或主持。
语文教师树立古诗群文阅读教学观念,丰富古诗阅读教学方法,开展古诗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阅读习惯,实施群文视域下的古诗阅读教学,势必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