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

时间:2024-05-04

朱 强

(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学,江苏无锡 214000)

高效课堂是与传统课堂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即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的课堂。初中历史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应增加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知识获得量,并使其在学习兴趣、习惯、能力与思维品质等多方面受益。新时期的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有所增加,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该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对其有效策略展开研究刻不容缓。

一、初中历史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

(一)教学内容挖掘不足

初中历史课堂高效与否可以通过课堂容量与学生所掌握内容进行评价,课堂容量适当增加,学生利用较短时间了解并吸收更多的历史知识,课堂自然高效。然而在当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存在不足是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部分教师习惯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没有在课堂前后主动挖掘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并向学生讲解,课堂容量较小,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益不足。并且在教学内容不足的情况下,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拓展学习需求无法满足,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1]。

(二)教学方法新意不足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效果明显、富有新意、打破思维定式的教学方法。但是纵观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仍旧存在传统方法主导教学的问题,教师采用的方法缺乏新意,无法为学生带来别样、生动的历史学习体验,甚至会使其在课堂上产生乏味之感,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同时,传统缺乏新意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灌输性强等特点,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创新、自主学习与思考,影响了其学习能力与思维情感的发展,也是制约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历史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前置学习为高效课堂奠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学生角度而言,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有赖于他们对课堂活动的深度参与,一旦每一名学生都能深入参与课堂活动、默契配合教师引导,课堂充满生机与思维的有效碰撞,便能不断提高效益、更加高效。而前置学习是学生深入参与课堂活动的基础,通过前置学习预先了解知识点、了解自身需要在课堂活动中解决的问题,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明确,自然能够促进参与课堂。由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的,可以建立先导教学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前置学习,让导学案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在导学案中设计“温故知新”“我的目标”“我的发现”“我的疑问”“小试牛刀”等板块,利用旧知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利用基础习题检验其前置学习成果,促使他们在前置学习中确立目标、提出疑问、进行恰当的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期间得到锻炼,问题与自我检验意识形成,养成良好预习习惯,提高在课堂上接受新知的效率,进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让自身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更加高效。

(二)以完善备课为高效课堂的前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于教师层面来说,初中历史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完善的备课是重要前提。实际上上述制约因素之所以会出现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与教师备课的完善度不足有着不可推脱的联系,只有重视备课,在备课中充分挖掘高效历史教学资源与方法,才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以完善备课为高效课堂前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严谨、周详地进行备课。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对初中历史教材展开研读,理清教材知识逻辑,明确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确定基础内容、重点与难点,在备课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难度差异合理预设课堂教学不同环节的内容与时间。其次,立足教材,着眼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在备课中根据教材内容广泛搜集课外历史教学资源,对学生可能感兴趣、能够用来解释教材知识、补充教学内容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完备的辅助教学资料,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达成高效教学做准备[2]。最后,针对课内外历史知识的融合与统一,教师可以在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方法中,选择与新课契合度更高的教学方法,基于新颖方法预设教学活动。如此,在完善备课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各个方面进行周到设计,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师在课堂落实精彩、全面的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符合其需要的指导,高效课堂形成。

(三)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氛围

和谐的历史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使其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改变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单一刻板认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有鉴于此,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以和谐为前提,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营造。对此,教师可以将情感教育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与管理。比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无论在新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可以与学生围绕对教材历史故事的看法展开交流,一边与学生分享自身真实想法,一边倾听学生表达观点,对其提问与质疑适当进行引导,构建自由讨论、探究氛围浓厚的课堂。

此外,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氛围,基于情感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采取激励政策。比如,以激励性评价代替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针对学生阐述的观点,首先认可其正确的历史思考方向或评价方式,通过表示认同和欣赏促进他们的下一轮表达,其次委婉指正学生存在的思考问题,借助名言谚语、典型案例等要素进行启发,使其实现自主纠正,并对其自主纠正成果进行积极评价。

(四)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

在还原历史情景、优化教学流程、吸引学生目光、引发学生思考方面,现代化教育工具具有不可取代之优势,使其优势在初中历史课堂全面发挥出来,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着深远影响[3]。是以,初中历史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可以采取信息化教学策略,高效利用现代化教育工具,在现代化工具支持下打造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课堂。将课堂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复盘新课三个环节,不同环节适用不同现代化教学方法,因此想要保证现代化教育工具在高效课堂的作用发挥,教师应有区别地进行运用。比如,导入新课,运用历史图片、视频、音乐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工具,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联想、讨论新课。在讲授新知时,融合微课与多媒体,利用时长不同、内容不同的微课讲解知识,形成课堂“碎片化”教学模式,实现“化繁为简”的教学,减轻学生直接探究新课整体内容的压力,提高教学针对性,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重点与难点。复盘新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希沃白板、思维导图等指导学生回忆微课、梳理思维、总结知识,将“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让课堂教学在“由碎片到整体”的变化中更加高效,让学生的学习在“由简入繁”的探索中更加高效。

(五)结合时事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与古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同的是,无论对社会小事还是对国家大事,当代初中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关心情绪,而这些社会小事、国家大事与历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数都是优质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能够促进学生“古今结合”的思考,使其在现实生活的启迪下更全面、更正确地理解历史。因此,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将时事进行应用。并且调查研究传统时事渗透不足的初中历史课堂可见,由于古今社会在教学中存在断层,学生无法将在现代社会积累的经验用于理解历史知识,也没有站在历史视角上思考现代社会诸多事件的错与对、起因与影响,“古为今用”“今为古用”的历史学习目标难以实现,高效教学“远在天边”,这更加证明了结合时事开展教学活动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在关注、挖掘、整合、运用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时事热点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看《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使其从中了解时事热点信息,收集认为能够促进自身历史学习的时事资源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共同立足时事背景分析历史现象、事件或问题。久而久之,初中生形成“古今一体”历史学习习惯,学会将历史的经验用在现实生活中,将现实体验用在历史的学习中,课堂教学不仅增进其知识积累,也教会其处世之道,定然高效。

(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实现高效学习,而从学生角度来说,课堂高效学习与否,通常取决于其思维能力的高低,越是具有高阶的历史思维能力,其认知历史的效率越高,吸收知识的速度越快。有鉴于此,要想有效地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其思考方式加以引导,创造多样契机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史料实证、辩证分析、历史解释等高阶思维能力[4]。那么,契机具体应如何创造?教师可以将真实性可考的史料应用在课堂上,对于教材中的史料更应加以重视。譬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一课,教材通过“相关史事”板块出示了部分史料信息,可供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思考之用。教师基于教材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中继续收集能够体现土地改革历史进程的真实史料,将其与教材信息结合,组织学生根据史料分析土地改革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此期间,学生进行深刻的辩证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历史,思维水平逐渐提高,获得高阶思维能力,使其客观、正确、高效地分析其他历史知识,让课堂闪耀辩证分析、理性思考的光芒,让课堂的构建更加高效。

(七)组织历史主题探究活动

在增加课堂容量、增强教学有效性方面,主题活动同样具有一定优势。初中历史主题活动具有趣味性高、系统性强等特点,以某一历史主题为线索设计完整的活动,以探究为活动的主要方式,能够弥补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论性突出、实践性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探究积极性,深化其学习成效。是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索中,还应正视主题活动意义,在课堂上组织丰富、多样化的历史主题活动,让学生的大脑与身体同时动起来、活起来。比如,组织“对外开放中的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家乡”“民族的团结与力量”等历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对外开放的历史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民族团结的本质与价值等。相较于直接通过教材、PPT 课件、微课等材料获取知识,学生在课前进行社会调研或网络调查、获取必要活动资源,进而在课堂上呈现资源、汇报成果、交流结论,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多元锻炼历史探究与学习能力,主题活动高效落实,构建起更加高效的课堂。

(八)注重项目合作学习价值

项目合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更加有助于对初中生历史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其在项目化的合作学习中增加学习收获、提高综合收益。于是,为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注重项目合作学习价值,教师可以将项目化教学策略加以运用,结合合作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的合作学习[5]。在此期间,为保证项目合作活动有效性,教师应先对学生合作小组进行合理规划,让小组中既有历史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也有历史综合素养突出的同学,保证各项目小组具有相同的综合学习能力,使综合素养突出的学生组织小组项目活动。随后,布置项目化合作学习任务,如“探究技术革新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等,向学生发放项目合作学习任务单,使其开始参与活动,在规定时间内汇报项目合作活动成果。思维在项目合作中碰撞,能力在项目合作中锻炼,知识储备在项目合作中增加,素养在项目合作中提升,于是,在学生的成长中课堂愈发高效。

三、结语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作用,是对人类文明与优秀传统的传承,能够促进初中生对人类社会建设、世界发展历程的认知,使其对社会、人生乃至未来展开有价值的思考,从而增加智慧与涵养。将历史课程价值在初中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全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运用高效教学策略,使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