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时间:2024-05-04

李 培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山东淄博 255000)

通过实验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与实验操作中,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快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加强对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有效选择实验器材,合理安排实验小组,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并希望能在教师与同伴面前展现自身的能力。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征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思考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对科学课程充满学习兴趣。此外,科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因此可以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敢于多次尝试和创新,解脱自我限制。

(二)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和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恰当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而科学实验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属于小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实验需遵循科学程序,由学生先进行观察,作出假设,开展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一科学程序中,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并具备较强的科学思维,积极投入到对科学现象的探讨中,不断求真。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小学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细致地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中的不足,并在之后开展自主探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开动大脑独立思考,假设实验结果,最终再通过操作验证实验结果,这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在完成实验教学后,学生彼此之间会展开交流讨论,这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彼此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学习,而这又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操作,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学实验的教学成效。虽然近年来小学科学教师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小学实验教学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一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存在重进度、轻效果的问题。一些教师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会严格按照相关教学流程进行实验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引导草草完成实验,因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其次,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在科学教学时会将重心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并不会精心进行实验任务的布置,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及实验结果并不注重。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关注,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也抱有应付心态,再加上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此外,学生的领会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教师的简单讲解来进行实验。虽然班级中也有一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但这毕竟是少数,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加强对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理解、思考能力有限,动手能力也不强,所以往往在实验课程中缺乏积极性,若教师不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科学实验学习存在抵触情绪。

再次,一些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时还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因实验条件、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在科学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实验结果偏离预期的问题,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过程中,将热水放在装满液体的烧瓶中,水柱中液面会先下降之后再上升;电磁铁实验中,电磁铁通电后能吸起回形针,但断电后依然会有部分回形针吸在铁钉上。这些现象需要教师向学生解释,但部分教师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便会闭口不谈,或者只是应付性地给学生一些含糊的解释。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一)借助实验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虽然时间较短,但其会对整节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可以说好的课堂导入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若课堂导入缺乏趣味性、新颖性,那么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明确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时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为之后的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变色游戏”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设置实验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碟苹果,其中一碟苹果切面颜色发深,另一碟苹果切面颜色则较为新鲜。在课堂开始阶段,将这两碟苹果的切面展示给学生,问:“这两碟苹果的切面颜色一样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一样,然后教师继续说道:“颜色较深的苹果切开时间较长,而颜色较浅的苹果则是课前切开的。那么,除苹果外,什么蔬菜和水果在切开之后也会出现变色的情况呢?”给予学生适当时间思考回答之后,教师继续讲道:“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可以将苹果的颜色恢复如初,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见证奇迹吧!”随后教师将几滴柠檬汁滴在苹果切面上,很快苹果便恢复了之前的颜色。这一奇特现象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学习的欲望,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中,进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助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本知识。这不仅是新课改理念的一种体现,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师可借助实验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自主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快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自我实验操作能力。

如在“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实验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将一个瘪掉的乒乓球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问:“老师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球踩扁了,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乒乓球完好如初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生会积极投入到思考中,并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发表完意见之后,教师继续讲道:“大家提出了很多好方法,但是科学具有严谨性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方法是否可行。”而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材料验证自我猜想。最后引导学生开展“塑料皮变形使球鼓起来”的实验。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投入到实验操作当中,可使学生快速明白热胀冷缩的道理,且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使学生养成技能和习得知识,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加强知识传送外,还要适当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

如在植物种植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成长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及种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学生讨论完上述问题,明确种植分工和打算之后,再让学生选择植物进行种植。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定期进行巡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照顾植物,也可以用照片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对种植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其科学素养的培养。

(四)借助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教师要巧用评价,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和自信心。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和思考问题,在探究合作中愿意帮助他人,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等,只要学生有一方面表现得较好,教师就要给予肯定评价,使其能对科学实验学习充满兴趣,并逐渐树立起科学实验的自信心。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积极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将其转化为探索学习的动力。

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注意事项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因此教师一定要确保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并结合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实验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科学知识和基本素养作为科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将对学生科学能力的提升作为实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热情。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思维能力也有待开发,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只能停留于表面层次,因此即便通过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大多数学生也只能观察到实验的表面现象,想要对实验结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层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全部的课堂内容,而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当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之后,教师再逐渐提升教学难度,增强课堂实验的挑战性。

(三)注重实验内容的生活性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多为科学现象,与学生生活经验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有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使其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学习,快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订实验教学计划,确保所选择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探究。如果实验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感觉陌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科学实验要围绕学生的生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出发,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四)注重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可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自主投入到科学实验学习和实践中,这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提问内容与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实验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开放性,通过开放性问题,使学生产生更多新奇的想法,开拓其科学思维。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设置分层性问题,如设计基础性、加工性及拓展性问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实验课堂学习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自信心,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进而对这一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

(五)注重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因此其综合素质会对实验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想要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教师就必须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强化科学素养,不断完善自我。首先,教师要高度关注科学界的发展动态,对自身的科学储备进行提升,这样才能为学生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科学实验。其次,学校要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可定期组织知识交流或教学竞赛活动,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对科学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使其在动手实验操作、深入探究思考、提出假设和验证实验结果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科学知识,并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