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法分析

时间:2024-05-04

关 磊

(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高台 734300)

现代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该专业知识技能几乎涵盖到科学研究、装备制造、工业生产、港口物流等各个领域,为了满足社会产业链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应加紧构建和实行工学融合教育模式。为此,职业院校教育主体必须深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法的实施意义,全力改良单一化的专业理论教学结构,通过特色化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从而突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就业导向和能力发展本位。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法的实施意义

(一)实施工学融合教学法,有助于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过往职业院校沿用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滞后性,学校的课程设置以专业理论知识输出为主,校内实训资源和实训基地建设进度缓慢,学生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局限在纸面理解和概念背诵,在这种条件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也是不科学、不健全的。工学融合教学法的主线,是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品格,学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创新中引入工学融合教学法,既可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健全和革新,也能推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先进教学资源的应用,从而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施工学融合教学法,能够强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

鉴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广阔的就业前景,学生如果仅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是很难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所造诣的,兼顾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新时期教育改革重点。工学融合教学法强调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校内实训基地教师可带领学生边学边练,同时加强采用多媒体技术资源辅助教学,在校外企业实习中,学生更是可跟随实训师傅,直接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这样学生就能尽快熟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场景和工作环境,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切实的精进,从而助益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取得卓越成就。

(三)实施工学融合教学法,可提高校企双方的办学和发展效率

目前职业院校的机电技术专业应用教学资源经费有限,很多专业实践教学课型无法贯彻执行,社会上相关产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也是求贤若渴。校企合作是工学融合教学法的主要实施载体,在工学融合模式下,职业院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资源可得到拓展和补充,企业也可根据自身人才招聘需求,在实训活动中对学生实施订单、定向式的机电技术专业技能训练,这样一方面学生的专业素质短板得到补足,职业能力稳扎稳打,另一方面校企双方的办学和发展效率也明显提升,从而彰显工学融合教学法推行意义。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法的实施措施

(一)以转变思想为先导,建设特色化工学融合课程体系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想要有序开展工学融合教学,教育主体必须率先做到思想的转变,以及专业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规划。实施工学融合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深化就业导向,持续夯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塑造是系统性的。为此,职业教育主体应加紧建设和完善特色化工学融合课程体系,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成才发展构筑牢固的根基。

第一,落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校本教材的编制。从区域产业结构来讲,不同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特点存在差异性,所以各职业院校在建设工学融合课程体系时,必须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编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本教材。学校应该把产业、企业内专家以及专业教师组织起来,调研分析当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岗位的职业标准,制成完善的调查分析报告,作为校本教材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在编制专业校本教材过程中,编制团队应开展多轮实践探讨,重点实施《机电技术加工实训》《机电焊接技术实训》以及《电工维修技能实训》三部校本教材的编制。专业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后,学校还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教材修改和修订,力求提高校本教材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第二,推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基于工学融合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结构来科学设定,如针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布设好各文化学科课程、思政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体育课程;针对学生机电技术专业技能的强化,学校应着力完善钳工基本操作、机械加工、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维修、焊工和机械加工等核心课程;针对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发展,学校要设置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同时针对以上所有课程开发建立电子课件和学习资源库,把多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料和精品课件逐步补充到资源库中,方便学生在工学融合中自主获取和共享数字化资源。

(二)以生产任务为形式,开展实践型工学融合校内教学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法的实行,必须以企业生产任务为形式,在校内专业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生产和运行模式,开展实践型工学融合校内教学,从而使校内实训环境更优,促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和工作岗位的接轨。

第一,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这一步,学校应该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需要,扩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和工具。比如从实训教学场地来说,电子工艺、焊工、钳工、机加工、单片机以及电工电子实训教室都是必须具备的,每个实训教室场地面积不宜少于80 平方米,划分为讲解台和实操区两部分。从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设备和工具的添置来说,各型号机电设备、电路安装器用器件、电路板雕刻机、不锈钢网孔板、焊接和机加工设备,以及计算机、电子白板、扩音讲课器都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在添置这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设备的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淘汰一些陈旧报废的仪器和器件,使校内实训环境更符合生产实际和工学融合教学需求。

第二,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工学融合模式下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内教学,应该按照企业中对应岗位的工作流程、技术工艺实施标准来开展。

如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安装电气控制板的工学融合教学中,教师就可策划发布一项企业生产任务:同学们,现在大家都是企业车间技术人员,企业接到一份电气控制板生产业务,我们如何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项业务呢?生产任务发布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制定生产方案,引导学生在生产方案中详细列出电气控制板的安装工艺标准、安装步骤和调试方法,教师在实训室电子白板投屏上展示控制板整机安装效果图,为学生提供生产方案制定参考。接下来,教师让各小组交流共享生产方案,阐述方案设计意图和技术关键点,确定生产方案符合企业的生产任务完成标准后,就可鼓励各小组学生正式开展电气控制板安装实操。学生实操完毕后,教师再追加一个生产任务问题:同学们,这次生产业务的完成质量,关系到我们和客户能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了避免客户在质量抽查中出现不合格问题,经理要求我们在车间内就保障产品质量,如何才能满足这项要求呢?学生分组讨论后作答:应该在车间内对组装好的电气控制板实施精度检测。教师认同学生解决办法后,跟进指导学生实操检查安装精度,这样学生应用专业技能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素质就得到提升,有效实现过程化、车间化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目标。

(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行订单式工学融合实训模式

校企合作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工学融合教学法的主要平台,职业院校和区域内行业、产业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不仅能够大力推行订单式的工学融合实训模式,也能为学生提供适应企业生产和工作环境的机会,从而改善企业用人困境,促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零距离就业。

第一,学校应该筛选区域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洽谈校企合作事宜,在合作协议拟定和签署中,校企双方应该对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的管理办法、工作程序和制度、相关人员的协调管理制度展开商议,如学校可为企业职工进修提供场地和资源,企业可向学校和学生提供一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配备优秀技术专家到学校开展专业实训指导等等,通过校企合作协议签订,明确校企双方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中的权利和义务,优化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环境。

第二,在基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目标,贯彻执行校企合作协议内容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应该和专业教师协调配合,为校内实训教学提供前沿的技术指导和课程修订意见,比如企业内具有高级工和以上级别执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专家,每学期到学校开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讲座,和专业教师开展实训教学交流活动不少于5 次,教师也要在技术讲座和实训交流活动中,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需求和标准,然后编制成完善的报告,运用到工学融合教学模式的改良和优化中。

第三,教师在基于工学融合组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实习时,应该先确定参与实训学生名单,先组织专业理论水平和校内实训表现良好的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活动,建立实习档案、拟写实习推荐书。学生正式投入企业车间实习期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程序和制度,多向经验丰富的实训师傅请教,做好实习笔记的记录工作,每一次顶岗实习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应该让学生把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整理成报告形式。拥有信息化摄录设备的学生,教师还可鼓励其将实训活动中的关键流程摄录下来,如车间先进设备的组装运行过程、机电套类零件生产技术工艺等等,这些都是其他学生在校内实训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教师可把学生实训报告和摄录资料整合起来,用作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案例,从而加快订单式实训模式推行进度。

(四)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完善一体化工学融合考评机制

在职业院校以往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体系中,考评机制一般只关注到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考评,有关实训教学的考评方法非常粗泛,显然是不符合工学融合教学模式特点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不重视专业实训环节的现象。为此,学校应该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工学融合考评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学校应该针对工学融合教学,建立三个专业考评模块,分别是机电技术应用理论考评、校内实训考评以及企业生产车间实习考评,同时改变计分形式,对三个考评模块分别计分,如除了专业理论考核卷面分之外,专业教师每结束一周期的校内实训后,都应该策划开展一次实操考核,把考核结果和分数单独计入学生专业档案,这样学生参与实训、精进专业应用素质的积极性就会显著增强。

第二,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的企业车间实习考评,应该按照校企合作中制定的顶岗实习考核办法来执行,由企业实训师傅和专业教师协作实施,主要考评学生对实习师傅分类生产任务的完成度、专业技能实操水平和实践创新态度等等,企业实习师傅和专业教师应该分别对学生表现给出客观的评语和评分,录入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档案,从而提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融合教学法实施成效。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必须深化工学融合教学法的思想内涵,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以转变思想为先导、以生产任务为形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多管齐下建设工学融合课程体系、开展校内实训教学、推行订单式实训模式、完善考评机制,从而持续精进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发挥工学融合教学实效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