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苑书文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有效备考是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古人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全面梳理以往考生在高考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汲取其教训也是一种有效备考的方略。笔者曾多年参加高考作文的评卷工作,评卷过程中发现考生作文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所谓的“审题”就是审核题意,明确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明确试题的各种任务指令,明确文章写作的方向等,这些信息对考生写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近几年高考作文从表面上看题目都比较宽泛,在审题上不存在什么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忽视审题随便立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考生依然要在所给话题、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内构思立意行文,否则就会造成写作偏题或跑题。如2021 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形式,与往年的试题相比虽然淡化了情境和任务,但题干依然明确要求考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这就意味着考生不仅要认真审读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深刻理解试题材料的主旨意蕴,还要明确试题所规定的写作要求。
新材料作文试题一般由试题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考生不仅要认真审读材料本身,更要仔细审读试题的引导语和写作要求。其中试题材料是考生审题立意的基础,引导语往往暗示了审题立意的方向,写作要求则是考生动笔行文的明确指令,也是底线要求。
以2021 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为例,试题的引导语是:“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这段话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写作信息,“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说明考生作文不能抛开材料中的“体育之效”直接泛泛而谈“强弱之辩”;“具有启示意义”说明考生作文要结合材料,不能“就事说事”,材料中有关“体育之效”的论述仅仅是个引子,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考生必须运用联想思维和辩证思维,由材料中的“体育之效”拓展开来,联系社会现实从材料中抽象出“道理”,也就是说考生作文重点应该放在谈启示上;“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说明考生作文要具有真情实感和个性色彩,体现考生的感悟与思考,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再看写作要求,2021 年新高考Ⅰ卷作文的写作要求是:“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仔细审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写作信息。“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说明根据试题所给材料,立意的角度有多个,如中国崛起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当代青年的“青春强国”意识等,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佳写作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说明命题者将文体的选择权交给了考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写作实际自选文体,但无论哪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自拟标题”是以“明确文体”为前提的,因为不同文体,拟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议论文的标题通常都比较直白,而文学作品的标题往往委婉含蓄。考生自拟标题时,一定要根据所选文体的特征,切实做到“题文相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是历年高考作文的底线要求,突破了底线必然造成写作的严重失误。可见,无论是引导语还是写作要求,都蕴含着大量的写作信息,这些写作信息都是命题者对考生作文提出的限制和要求,考生需要通过精准审题才能明确这些要求。
有些考生审题不到位,专注于材料本身而忽视了引导语,尤其是没有注意到引导语中的“启示”二字,仅仅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就望文生义,形成了诸如“五育并举,加强体育”“强身健体,时代命题”等立意,把文章写成了一篇专门谈体育的文章,把新材料作文写成了话题作文,而缺少了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只能就事说事,不能举一反三;只能就“体育”说“体育”,而不能就“体育”来说理。这明显不符合命题者的要求,属于典型的偏题现象。还有的学生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所给材料的深层意蕴,只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采用直线思维来立意,写成了“弱者当自强,强者要担当”的主题,这样的文章单从立意角度看就存在着明显失误。写文章必须做到中心突出,如果一篇文章中有两个或多个中心,势必会造成主题分散,中心不明确,这是文章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一大忌讳。造成文章出现多个立意的现象,说明考生审题不到位。因此,考生要树立“精准审题”的意识,只有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试题材料中所蕴含的写作信息,在写作时才可以做到心中有底、方向明确,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造成写作的“满盘皆输”。
一篇文章的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都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密切相关。所以,高质量的文章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选材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考生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素养的直接显现,更是文章主题能否充分表达出来的关键。但评卷中发现许多考生的作文选材貌似丰盈充实,实则陈旧苍白,平庸肤浅,缺乏新意和厚重感,难以产生文章主题富有张力的表现效果,以至于影响了文章的格局、境界和品位。比如有些考生喜欢改编素材集锦,实际上与文章主题没有多大关系;也有一些考生习惯引用名人名言,但由于对相关事实或背景不了解,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或无中生有的现象,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一些考生喜欢使用课本素材或名人逸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推陈出新和艺术加工,往往给人味同嚼蜡之感。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要想具有时代感,选择具有时代特色且富有生活气息的鲜活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分作文在选材上往往都具有鲜活新颖的特点,例如作文片段:“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从‘奋斗号’再到今日的‘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的科技不断从落后走向先进。这得益于科技工作者们驰而不息、奋勇拼搏,践行中国载人深潜的精神。”文段中的选材,不仅站位较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而且格局宏大,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关怀意识。
但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物及其事迹依然经常出现,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干脆把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的材料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中,结果弄巧成拙。个别考生的作文通篇充满空谈漫议,一个有效的材料也没有,完全以凑够字数为原则。这不仅造成文章空话、套话连篇,内容空洞乏味,同时造成文章主旨不明、意蕴肤浅和新意缺乏。因此,考生要高度重视作文选材,拓宽材料积累的渠道,同时掌握选材、用材的标准和技巧,确保文章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真正做到“言之有物”。
思维的开合度决定了文章思想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评卷中发现,不少学生写议论文,抓住材料的只言片语便生发开去,谈“体育之效”仅仅立足个人层面,虽然也能从“强身健体”“磨炼意志”“锻炼品质”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但由于立意层面单一,不能拓展到国家和民族等更宏大层面来讨论问题,导致文章论证不够深刻,以理服人的力度不够。
议论文写作应追求以理服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证,但很多考生往往只在一个层面上堆砌材料,貌似内容充实,实际上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既没有拓展也没有深化。究其原因,这是论证思维单一化、扁平化的结果。
写作思维大致可以分为平面思维和立体思维,对于说理类的文章来说,平面思维有助于拓展文章思想内容的广度,但立体思维更有利于加强文章思想内容的深度,有深度的文章才有说服他人的力度。所以,高分作文都善于运用立体思维来构思文章、谋篇布局,例如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问题—原因—措施”“历史—现实—未来”等论证结构,这样论证的层面不仅多样化,而且这些论证之间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力度。但评卷中发现,有些学生写议论文喜欢采用“观点+例子+结论”的模式,常常是文章开篇提出观点,接下来选取古今中外的几个名人事迹的片段,最后总结概括,回应开头提出的观点。严格来讲,按照这种模式写成的文章,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记叙文,而是将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两种不同的文体进行了杂糅,有学者将之称为“四不像”文体。从写作思维角度说,这已经不仅仅是思维单一的问题了,而是思维混乱。这种思维把叙事性思维和说理性思维交叉在一起,必然造成“文体杂糅”。
语言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作者的精巧构思及高深立意最终都需要通过优美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说写作是语言的艺术。
从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看,语言是表达项中的一个重要评分点,基础等级中明确规定一等作文的语言要流畅,发展等级要求语言要有文采。所谓语言流畅,简单理解就是表达要流利,语意要连贯,语句要通畅。为此,文章写作首先要做到语言准确,这是语言流畅的前提。语言准确包括用词准确和造句准确,但评卷中发现,不辨词义、生造词语、词不达意等用词不准确现象以及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问题在许多考生的作文中还大量存在,例如一些学生把“泱泱大国”写成“殃殃大国”,把“蒸蒸日上”写成“争争日上”,等等,这显示出考生语言积累的贫乏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
高考作文的语言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追求生动,生动的语言总是与表达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为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既具体形象又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但不少考生作文存在着修辞不当的毛病,常见的有比喻不当,如“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一句,表面看来好像“高大上”,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本体与喻体之间根本不具有任何相似性,这样的表述不合情理,属于典型的比喻不当。其次是对比不当,如“不求躺平地活着,但求奋进地死去”,在和平年代,拒绝躺平是为了更有价值地活着,是为了活得更好,根本谈不到死的问题。还有拟人不当,如“办公桌上的台灯不断打着哈欠,我不知道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了多长时间”,台灯怎么打哈欠?这样的表述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纯属胡编乱造,不仅无法取得表达生动的艺术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文意的准确表达。评卷中还发现,许多考生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由于事实或史实不清,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引用不当的现象,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句,错把但丁当成鲁迅,属于常识性错误。除了修辞手法运用不当外,其他诸如语意不清、重复啰唆、东拼西凑、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致使文章语言苍白无力、枯燥乏味、干瘪晦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归根到底是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不规范造成的。
优美得体的语言能够使文章锦上添花,但拙劣的语言往往因文害义,直接影响等级评分。发展等级中要求语言有文采,文采主要体现在句式灵活、用语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巧用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可见,衡量文章语言是否具有文采,需要整体观照和综合考量,既要着眼于文章外在的形式层面,更要着眼于文章内在的本质层面,即文章语言相对于表达文章主旨来说是否贴切和恰当、是否得体和具有表现力。也就是说追求文采不能“为形式而形式”,要追求“形质兼备”,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谈不上真正的文采。
但不少考生对“文采”的理解存在着严重误区,把“文采”错误地理解为形式美,因而在写作中专注于语言形式上的雕琢,不论文章内容表达是否需要,也不论文章语境是否相符,通篇都是名言名句和华丽辞藻的堆砌铺张,一味地追求语言的新奇与瑰丽,却将“流畅、贴切、有表现力”等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忽略了。殊不知,如果对所写事物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没有切身的感悟和思考,单靠华丽的外表并不能掩盖内容的苍白,相反,造作的语言技巧反倒显露出作者心理的稚嫩。
还有一些考生作文过于追求语言的“时尚化”,喜欢在高考作文中大量使用缩写、网络语言、英文单词等,并将这种做法视为作文语言的创新,其实这也是文章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误区,语文课标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强调,作文语言要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所谓的“时髦”语言大多都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而且评卷教师大多对这类语言也很反感,往往将之看作文风不正的表现形式,这对考生来说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