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前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4

闫淑会

(甘肃省静宁县四河中心小学,甘肃静宁 743400)

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一篇文章进行解读,更是理论与实际的连接过程。因此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教育和理解,形成一套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是当前的研究重点。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为课堂注入活力,帮助学生克服个人的思维局限,让他们的能力向着更广阔的地方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学科,课堂教学水平影响着小学生对于汉语言的掌握,影响着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也影响着小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因此,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教师群体都格外重视小学基础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趋势之下,语文课堂上应用新理念、新模式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对于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等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微课、动态课件等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的探索正在不断深入,也逐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仍然存在着影响教学的诸多问题。在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教师也在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首先,受到教师本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在初步接触新教学理念的时候做到完全理解。因此部分教师会在探索新理念和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出现误区,导致阅读教学形式化,以及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学生情况不相符合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大部分教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虽然培养学习兴趣已经是小学阅读教学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过于想当然,在不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下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自然很难切中班级内小学生的兴趣点,起到激发其阅读兴趣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生本身在阅读习惯、理解能力以及文学积累等方面的不足也影响着小学阅读课堂的创新与改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需要不断探究,寻求有效的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二、当前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意义

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除了要对他们的基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加强,还要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再广泛受用,教师有必要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但是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良好应对。这就导致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效率和质量问题。基于当前小学生的普遍生活环境和思想现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教学创新是基本要求。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思考过程,是学生从识字到阅读到理解的转变过程。因此,具体来说,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对小学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培养他们的思想交流能力。在他们进行文章阅读以及与教师或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将逐步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实际当中。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自身的性格和理解能力出发去设计课程内容,相比于传统的单方面思想灌输,无疑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三、在当前环境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对阅读教学基本目标进行拟定和创新

从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发挥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势这一点出发,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的首要策略,是对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进行重新拟定。良好的教学目标不仅能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的整体导向有着大致把控,而且能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去思考。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学的创新性,首先,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的度。具体来说,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应该符合语文课程的规定标准以及学生当前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具体能做到的阅读行为变化为方向,并且将“引导”“培养”“启发”这样的词汇从课堂中抹去。其次,教师也应该在课堂过程中诊断为学生定下的教学目标并进行不断调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确定后,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行理解文章,通过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回答,包括疑问等等反馈信息,来对学生是否能够达到此教学目标进行诊断。最终当课堂接近尾声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回顾与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学习情况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再通过提问、匿名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以此来辅助验证创新后的教学目标是否较为科学合理。因此,对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和拟定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后续创新开展的重要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的阅读期待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过程中提升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教师不妨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所谓阅读期待指的是读者根据内心所预想的情景来把握自身的理解过程,其不仅反映了读者自身的知识水平,也能反映出读者的实际性格,包括心理。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创新阅读期待也是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具体来说,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形成阅读期待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教师注意。首先教师要巧妙创设新型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很大程度是基于自身有限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来进行。也就是说要想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设置悬念,抓住学生渴望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发展的猜测,然后利用其期待的视野与作品本身的结果产生一定的美学距离,通过这种差距让学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其次,在课堂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天性,也就是喜新厌旧的性格,将教学程序不断更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本身的内容进行教学手段的随时更改。如果阅读主题是描写物品,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动画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阅读内容;如果阅读的主题是描写情节,那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的内容对本节阅读文章进行情境创设,在重视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让学生作为情节中的角色来推动情境发展。当然无论是哪种方式,让学生猜不到本堂课的阅读创新教学模式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对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升整体课堂效率来说是十分有效的。

(三)要重视课堂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交流和质疑

为了进一步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通过对话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话就是思维和语言的延伸,通过在阅读课当中进行对话,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自我思想和情感的完整。而对于教学课堂而言,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具体的文章内容和课堂发展相结合。交流的过程可以是与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与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的交流时间可以在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后或者学生整体阅读完文章之后,通过各抒己见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和意见的互换。当然,由于当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未成熟,因此为了使创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来促进对话的成立。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的《窃读记》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对文章进行质疑,并且通过这种质疑来引导小学生的整个阅读思考过程。在面对课文题目时,教师就可以针对“窃”这一字眼进行提问,让小学生对于文章所讲述的内容进行预想,让小学生思考题目中的“窃”与他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窃”是不是同一含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逐段进行提问,让小学生思考每一个文段中所表达的“窃读”的含义,直至其完成整个文章的阅读。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话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进行回顾,总结文章中所表达的“窃读”的含义,与其日常含义进行对比,从而肯定小学生勤于思考与质疑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质疑是另一种交流,提出问题代表着思考。所以无论是引导小学生自己进行提问,还是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都是促使小学生深入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利用阅读文本的空白以及制造矛盾冲突来激发学生的质疑。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就是将阅读内容简单化,将课堂目标减量化,将阅读逻辑弱化,但是将人物和情节的发展扩大化。通过上文的阅读期待来提出质疑,也是这种创新沟通阅读模式的体现方法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实际生活带入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文字作品中构成冲突的因素,最终激发学生的质疑。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成熟之处,那就是容易受到阅读内容限制,如果是单纯描写景色、物体或情节平稳的文章,就难以构成与现实的冲突,质疑的范围将会小很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学生的质疑来创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理解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小学生的思维还比较简单,因此他们的思维可塑性也更强。为了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着更好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多元化理解指的是由于读者的经验、价值观、审美等各不相同,导致他们对于阅读主题的重视点也各不相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好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中主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合理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两方面来进行课堂教学创新。首先从尊重学生个性的这一角度来说,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直接给学生设定标准答案,而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自我构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展示出不同的个性差异,差异可以体现在回答的答案上,也可以体现在交流的表现上。不管学生在课堂上有着怎样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予以理解,这与他们自身的家庭文化以及成长经历有关。因此教师不妨对这种差异进行引导,通过立意和阅读视角的转换,让学生吐露自身的见解。学生或许会在课堂上进行延伸、拓展,也可能会对原本的答案进行批评、否认。但无论哪种,如果教师发现学生通过课堂的交流和思考展现出了新的理解和感悟,那就达到了创新阅读教学的目的。而在面对这些差异时先给予肯定,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才是教师真正尊重小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对于合理运用小学生阅读期待来说,主要就是让小学生在阅读开始之前,对文章的内容有所想象,然后利用这种想象来引导其投入文章的阅读中。有时候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自我,教师也不妨在课堂中突破文本,通过引入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阅读。在课堂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实践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能力提升课本的理解能力,弥补课堂中思想的不足。像这样对阅读课堂进行创新,学生对阅读本身的创新能力才不会消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创新性教学思想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创新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目标进行拟定,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创新学习。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让他们对创新的阅读教学充满兴趣,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用疑问的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并肯定他们的独特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与现实相结合,让他们真正提升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