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汪辉芳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河东镇达家寨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国家课程标准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程背景下明确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更加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和能力发展,使其成长为全面发展型人才。面对全新的课堂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重新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等,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教师对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研究和关注度不够,致使设计出的教学目标与语文核心素养不相符:首先,知识技能目标空虚。语文教师对“什么是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认知出现偏差,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出现了偏差,致使学生在知识训练中出现不够扎实的现象。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形式化。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常常出现片面、过分倚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硬。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极强的主观性,相对比较隐性。但语文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导致孤立、生硬地设计情感教育目标。
在调查中发现,受到滞后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常常忽视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综合性,常常将其局限于教材内容中,忽视了教材之外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致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始终束缚在语文教材上的字词句、篇章等。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整合意识,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不相符,难以真正满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中包括六大要素,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活动的六大要素,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常常忽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生成性资源,制约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忽视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够,或始终束缚在滞后的教学手段中,或过分追求花样变化,没有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最终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化。
教学目标是高效教学的关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首先,兼顾学生、教师和教材,设计出具体而清晰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从传统“教书匠”的角色下解放出来,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的时候,还应结合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表述,切忌借助空乏的词语进行表示。另外,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还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针对性教学目标,以免语文教学目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还应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内在联系,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力求将某一个知识目标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情感认识。其次,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设计教学目标。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设计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展和收获。最后,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尊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其语文知识水平、学习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设计出与其“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一旦设计的教学目标超出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学目标低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树立“用教材,而不教教材”的观念,围绕教材上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坚持教学内容校本化。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筛选和整合教学内容时,还应结合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学习内容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促使学生在校本化学习内容中,激发自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最后,在拓展教学内容时,还应坚持生活化、灵动化的原则,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有生活气息、鲜活、生动的内容,将其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强调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需要依据这一思路。基于这一要求,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中。为此,教师首先要调整“灌输式”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全过程中。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暂时比较薄弱,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以此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其次,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等不同方式增强教学活动趣味性,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一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容易导致学生的观点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避免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学生的不同观点得到碰撞,从而扩大学生的认识。总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极为必要的。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维度,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丰富语文教学的载体。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组织直观性的教学活动。相对于单一的语言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直观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活动。其次,借助现代教育及时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以大量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挖掘网络中丰富的知识资源,从而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活动。最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前置性学习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后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总之,教学载体的改变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影响。
面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结合教学活动中的“六大要素”,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一方面,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而服务,是为了实现某一个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方式。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探究和分析素养时,就可以借助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就可借助导学案的途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时,就可利用多媒体、情境教学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面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内容,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开展教学;针对一些寓言故事类的文章,可选择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难以理解的文章,可通过层层提问的方式,在启发中循序渐进地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最后,还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喜欢游戏、表演的天性,可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游戏化、角色扮演、辩论式教学,最大限度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基于此,教师应重新设计和优化语文作业。首先,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其爱好和兴趣,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形式:围绕所学的文章展开仿写、续写等;结合古诗的内容,描绘一幅美景图;围绕某一篇文章进行改编,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其演绎出来等;如此,在充满个性化的作业中,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其在个性化的作业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了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关注作业的层次性。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还应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作业进行分层,将高难度的作业留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将低难度的作业留给班级中的“学困生”。使不同层次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中有所发展和提升;最后,关注作业的实践性。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还应立足于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调查中,真正实现知行结合,落实“学以致用”的目的。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改理念,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一方面,实施多样化教学评价。从评价的标准来说,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还应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发展、能力发展、学习态度转变情况、学习进步情况、课堂参与程度等,都纳入教学评价中,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来说,还要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小学生的“话语权”,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以发展为导向优化评价。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唤醒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应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层次化的评价标准,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评价需求。
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新审视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并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重塑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灵活开展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健全教学评价等,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