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都应寻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之道。但是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切入,使得初中语文学科教育获得高质量德育教育效果面临突出问题。文章从初中语文学科教育实践出发,针对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两者的融合进行细致阐述与研究,旨在充分挖掘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促進学生语文知识、技能及心灵的协调式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让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更好地落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可行缘由;方法探寻;细节分析;原则遵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8-008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29
德育教育早已不是生僻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学科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并引发了基层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语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先天优势,所以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当下,初中语文学科教师一定要认真挖掘、合理开发与运用,让语文学科面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人文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学生才能既学到语文知识,又能心智和谐、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边讲解知识,边把握契机对学生进行灵活的德育渗透。
一、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可行缘由
(一)语文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异常丰富,其中的诗词歌赋、优美篇章能带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灵共鸣。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从简单的字词,到由其构成的富有深刻内涵的段落,都可以寻找到德育教育的契机。可以说,语文学科知识本身就是一座德育教育的大宝库,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打开宝库的大门,耐心寻找“宝藏”,以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的心灵在“宝藏”的滋润下日益健康、茁壮地成长。从初中语文学科的特征来看,这是将其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重要缘由之一。
(二)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急需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表现出较多矛盾与冲突的方面。比如既想得到外界的关注与肯定,内心又异常敏感,感觉自我最重要,外界的看法影响不了自己;既想表现自己长大了,又尚未形成完全的独立能力,仍需外界的监督与督促,等等。这都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得较为叛逆、易冲动。因此,面向初中学生有必要且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让他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避免他们因走上歧路而陷入后期的“深渊”。从初中阶段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特征来讲,初中各学科教师都应面向他们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以培养其心志,坚定其心性,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自然不例外,这是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原因。
(三)当前大教育趋势提倡加强德育教育
以往德育教育被诸多具有前瞻教育视野的教育工作者所提倡,但尚未上升并形成全面铺开的局面。***同志关于“立德树人”的提倡直接将德育教育推到了大众的视野范围,社会上下积极探寻“立德树人”的本质、宗旨、要义及途径,德育教育走进了一个广泛且火热的环境中。身处这一大的教育时代背景之下,参与其中的教师都应当积极贯彻、努力落实,将德育教育与自身的学科教学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心灵启迪相契合,这样才能使个人的小力凝聚成大家的大力,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落到实处,同时推动学生更好地进步与成长。从当前大的教育趋势来看,积极提倡加强德育为面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使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能挖掘更多的德育素材。
二、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寻
当明确了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可行性后,不少教师格外关注两者融合的方法及其策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可将其大致分类为“课内”“课外”两大部分,立足于这两大阵地,初中语文学科融入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下去。
(一)立足语文课堂,融入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是初中语文学科面向学生集中进行语文知识讲解与渗透的重要根据地,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面向所教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与感染,应当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一阵地,抓住一切可用的时机,寻找巧妙的切入点,面向学生进行具体的德育教育启迪。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篇目或文笔优美,或情感真挚,或描述了壮丽旖旎的风光,读之不免心神向往……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精心挑选的阅读篇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一来,教材所选取的课文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也让学生由此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以及审美感受,以此为基础实施与践行德育教育自然水到渠成了。
写作也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有的学生写作如同记流水账,初中语文教师不妨尝试着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往深里写,往细致处写,将眼前所见所观、内心所思所想都以细腻的语言体现和展示出来。这样的写作过程很好地转化成学生静心思考与梳理的过程,大家会认真反思与审视,也会不断纵横分析与探究,这都使他们所写的文字与内心的情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此一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将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他们也能透过表象看本质,探究更多表面事物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与启示,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力体现。
总之,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师面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让有限的语文课堂获得最佳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延伸课外活动,融入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以汉语为主要载体的学科,汉语又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学科还具备鲜明的工具性特征,即语文所学到的知识点体现在我们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也通过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获得自身的更好发展。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还应当有广阔的外延,即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在社会生活这一大的“教材”中去探寻语文知识的无限奥秘。也正是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更应当抓紧语文丰富而又多彩的课外活动,并由此出发延伸出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内容。这也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师面向学生们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能在课外活动中完全放任学生去做、去实践,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指导者的作用,从宏观入手,给予学生统筹引导,并在合适的时机恰当介入,以推动语文课外活动有效进行,让学生从中切实地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课堂内外是构成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兩大重要切入途径,教师应当立足这两大阵地,更加积极而努力地探索可行方法,获得最佳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细节分析
德育教育的内容繁多,都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为他们提供滋养与补给。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德育细节及内容融入教育实践。这是将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不缺的便是用自己的信念与初心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仁人志士,是他们在面对黑暗的窘境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因此,新时期的我们更应当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将之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给予学生良好的启迪。铮铮铁骨映日月,爱国之心永相伴,这对于学生树立爱国之心,并能为此付诸实践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实际情况寻找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带给学生更加真挚的爱国情感冲击,不仅便于将爱国的种子深埋于学生的心间,更能促使种子一点点破土而出,绽放爱国的丰硕之花。
(二)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良好品质德育教育
良好的品质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大量的社会实践充分表明了良好的品质之于一个人所具有的突出意义与价值。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纳入德育教育的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习并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他人的良好品质中受到感染,这将促使他们下定决心感受榜样的力量,并以榜样为目标,坚定心性,磨炼意志,获得良好的品质发展。品质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初中语文教师不妨尝试着转化多种思路,或以优秀人物示范,或以突出事迹介绍,或以名言警醒,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熏陶中更好地收获良好品质的形成与成长。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行为习惯德育教育
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和举止。良好的习惯将引导个体做出正确的、适宜的举动,推动他们一步步地向前努力迈进与发展;相反,恶劣的习惯则像沾着的“牛皮糖”,难以挣脱,甚至始终伴随,更影响着人们难以向前迈出有力的步伐。由此鲜明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良好行为习惯具有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及引导,则能很好地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推动他们不断调整与优化自身的行为举止,朝着更好的方面发展。为此,初中语文学科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将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大体系中,立足语文学科教育实际情况,科学而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德育教育的熏陶与启迪,以助力学生日后长远的进步与发展。
德育教育的内涵丰富,包含的点与面也是很多,囿于篇幅的限制,这里不再一一详细列举,希望广大初中语文学科教师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将更多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入德育教育的大体系中,在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确保德育教育切实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价值。
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原则遵循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并不是任意可行的行为,相反,应当严格地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密切配合,而不是互相影响,取得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
(一)德育教育应巧妙灵活
德育教育将富含哲理与智慧的观点传递给学生,但是如果方式不恰当,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上课”“讲大道理”的错误感知,这会使学生很容易心生抵触与排斥的心理,不愿意听,不主动融入。不仅教师的德育教育活动难以组织与实施,而且学生难以从中获得理性的德育熏陶。为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而且一定要讲究方法,要做到灵动而鲜活,多元而巧妙,才能始终为学生营造他们喜欢的、新颖的德育学习氛围。置身其中,学生能在积极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精准地感知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从中深受其启示。这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在德育教育融入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的一个方面。
(二)德育教育应紧扣语文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德育教育固然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唯一的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融合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原则与适宜度,让德育教育为语文教育服务,让德育教育为语文教育增光添彩,而不能因为德育教育的实施与融入而忽视语文教育的质量。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严重影响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两者融合的实际效益的。应当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程度以及实际效果。
(三)德育教育应贴合实际
德育教育应当是有根有据的,而不能如“空中楼阁”“水中浮萍”般毫无根基。为此,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应当牢记一个准则,即德育教育应当贴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初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出发,从学生需要的内容出发,灵活而巧妙地进行德育的引导与渗透。这样的德育教育内容才能被学生需要和接受,并能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应当牢牢遵循上述原则,让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融入切实发挥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不是一门学科教师的义务,而是基层教师共同的责任。初中语文学科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异常丰富,这为初中语文教师积极践行德育教育的理念及观点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日后的初中语文教育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立足实际情况,探寻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途径,让学生切实地学到知识,收获更大的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容方.知人论世,见贤思齐——浅谈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J].神州,2020(5).
[2] 韩妮,拓宏伟.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J].鄂州大学学报,2020(1).
[3] 徐洪波.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5).
[4] 左秋杰.新课改视野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信息周刊,2019(5).
[5] 张广春.加强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J].语文课内外,2020(5).
[6] 鲁成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文渊(高中版),2019(7).
作者简介:郭宝(1974.3—),男,汉族,甘肃武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