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4-05-04

韩彩娟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站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基于当前的教学状况和问题,教师可以先借助形式丰富的导入活动引导小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然后再通过自主探究的课堂学习切实强化其数学思考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课堂这一途径来实现小学生思考能力强化的目标,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3-010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3.036

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强调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实现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强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意义及问题

在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以及广泛应用的教学环境之下,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更需要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学阶段而言,重点关注小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養成更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整体趋势和要求之下,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对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而之所以要关注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是因为思考能力是小学生成长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和技能。它表明个体面对不同的情景,能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思考能力实际上是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更好应对未来学习和生活挑战的关键性能力。另一方面,思考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数学这种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知识学科而言,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才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无论是从学科教学效果的角度还是从小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由于自身教学能力、理念等陈旧而轻视、忽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也就忽视了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强化。另一方面,教师群体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思维逻辑等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得教师没有贴合小学生的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存在难度不适中的情况,也会影响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强化。因此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习惯形成

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不仅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让小学生初步建立自主思考的意识,形成思考的习惯。

1.借助教学游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课堂教学而言,兴趣的激发,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教学任务。只有让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才能够让他们自主参与到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中,保证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只有在小学生具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自主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所以说,在借助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于课堂教学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具体来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需要先了解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内容。在设计教学游戏时,教师需要以数学知识内容为基础,利用与本节课核心知识衔接的数学知识或者是本节课涉及的基础性知识作为游戏活动的内容,然后再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为目标设计游戏活动的形式和任务。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和兴趣,在游戏的环境、道具设置以及游戏参与形式等方面尊重小学生的偏好和要求,保证游戏活动对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组织开展数学游戏,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而小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和了解数学知识内容,而且也能够初步形成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2.借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式除了游戏之外,更多的还是借助于创设情境来实现。一般来说,这种课前导入的情境根据其涉及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会在展现、参与的形式上有所不通过。在以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为核心目标之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可以采用案例或者动画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沉浸式参与,借此养成小学生数学思考的习惯。

具体来说,教师在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讲解案例或者是动画作品中涉及的这一知识的情节作为情境创设的基础素材,然后结合班级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兴趣偏好等因素对导入情境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丰富。在完成情境的设计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通过3D投影,或者是简单舞台剧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这种展示的手段更有利于小学生对情境产生代入感,进而强化习惯引导和培养的作用。而小学生在观看和参与导入情境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情节的发展、问题的解决来形成相应的思考过程和习惯。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情景故事的集体讨论分析,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回顾整个思考的过程,强化小学生思考惯性的形成。因此这种情景导入的教学导入方式能够起到引导小学生思考习惯形成的作用。

(二)创新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本身就是核心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之一,关系到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教师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强化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目标。

1.利用智慧教室完成自主学习。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之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在与信息技术结合之后,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目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智慧教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运用现代化手段切入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式让课堂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利用智慧教室的环境,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案和活动,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让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得到切实的强化。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置学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总结复习阶段。在智慧教室的環境下,前置学习阶段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完成。通过手机、智慧平板、学生电脑等设备,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的情景案例发送给学生,学生在观看情景案例、微课导入视频以及重点知识结构图之后,按照自己当前掌握的知识完成案例的分析或者是完成教师给出的其他学习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完成自主学习的状态,因此能够对其自主思考的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而之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小学生进行前置学习的成果分享,并且进行集体的纠正和讨论,让小学生回顾并且检验自己思考的过程。之后,教师就可以针对重点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并且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知识应用的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拓展和应用数学知识。最后,教师则可以通过情境分析的过程来引导小学生完成课堂知识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一对一提问或者是共同讨论的形式更能够强化提升小学生思考能力的这一教学效果。

2.借助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数学思考能力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具备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锻炼小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时,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学生个人为单位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和帮助来强化教学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之间,先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保证各个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的均衡性,便于教师在自主探究的课堂模式下整体把握教学进度。在完成小组划分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课时的重点知识内容确定课堂教学方案的整体框架,然后结合班级内学生分组的情况以及思考能力培养的要求和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引导性任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根据课件,利用微课、动态画图软件等工具来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学,然后再提出整体探究的问题或者案例,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学习。在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单项的小任务来引导小学生思考讨论,或者是通过提问的方式纠正学生的思考方向错误。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之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另一方面,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取长补短,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在锻炼思考能力时效率更高,成果更明显。

3.加强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环节。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师生互教互学、师生深度交流以及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在开展课堂互动时,只有保障这三个方面的兼顾,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从而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与过程产生有效的引导。

首先,针对师生的互教互学,实际上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关系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无论是采用哪种形式的互动活动,都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教师需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够保证在互动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直接的肯定以及否定,才能够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起到锻炼作用。除此之外,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双发都要以学习者的心态参与课堂互动。这样小学生能够借此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强化思考能力,教师也能够借助于小学生天马行空的解答思路拓展自身的思考角度和范围,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其次,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师生需要实现双方的深度交流。尤其是在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为目标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开展课堂互动更需要涵盖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因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思考能力的强化并不仅仅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相关,更受到小学生本身学习态度、兴趣、习惯以及思考方式、价值观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借助于课堂互动实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就需要从深层次角度进行双方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从根本上引导其正确思考方式和习惯的形成。而从这些深层次角度出发进行互动活动的设计,也更容易建立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从而强化互动的效果。

而师生的共同参与则指的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处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即便是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也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单独完成思考和回答的整个过程,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果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只起到提出问题以及评价的作用,那么不仅会影响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还会影响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化。

三、结语

在当前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模式、手段的创新和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13).

[2] 陈衍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教育,2016(8).

[3] 曾梅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6).

[4] 刘洪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二).2020.

[5] 简佳玲.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20(3).

[责任编辑 张宏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