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编”促学,使互助式教学更高效

时间:2024-05-04

葛延梅

(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甘肃瓜州 7361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新的教学方法更是层出不穷。但无论研究的理论如何改变,教法如何多样,让课堂高效和学生乐学,才是教学的关键。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一线教育事业的教师,我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寻找最适合本人,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根据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实用的做法:即学生自编习题,协助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门别类,让“兵教兵”有据可查

如何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为此,我通过让学生对题型分门别类,辨别每种类型应用题的特征,然后再通过这些特征去编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后,他们可以自己分析如何编题,也可以分辨别人的题编得是否正确,为后面教学中的“兵教兵”打好基础。

首先,以单元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一个单元的知识分门别类。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的知识点就是对正方体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单位换算、体积表面积的综合应用,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给具体实物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等。在学习完这一单元知识后,我让学生先将典型题型都找出来,然后再根据基础题型深入编题。学生最先可以想到的是相对简单的题型,如知道长宽高,求体积的题型;已知体积和长宽,求高类型;而这个类型又可以分为已知等体积的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的长宽高,和另一个物体的长和宽,求高。分清题型后,先做后编。

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由易到难的,而编题也是符合从易到难的过程。在找题型的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学情,发挥好每位学生各自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分配模式。从学生层次看,后进生已经知道自己哪个方面有问题,优等生就可根据后进生所出现问题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做到对症下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次,同伴互相检查加“辅导小老师”检查相结合,保证每位学生有问题时都有人去帮助,而每位学生又可以去帮助别人,保证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帮助别人和被帮助的过程中,很好地建立起合作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这种方式,实现了全员参与,也解放了教师,一举多得。由于题是学生自己编的,内容自然多种多样,既保证了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正因为题目不同,同时也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难免顾此失彼。解决的方法就是同伴互查和“辅导小老师”检查。具体做法是:先同伴互相查,然后由组里速度最快,最好的学生来担任组长,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可以全查,如果不够,可以部分抽查。

二、分层渐进,不让一位学生掉队

自编题型的第一步是“依葫芦画瓢”。新知学完第一次编题时,放低要求,只需要学生分析清楚要编的应用题的类型,然后把这种类型的特点,“照猫画虎”编出最简单的和原题一模一样的题,并会解答。这一步的要求是:一定要让学生对这类题型有更加全面的把握,能够准确找出这类题的基本条件和问题,并利用这些条件进行解答。例如,在学生学习了A除以B,等于B 分之A 的应用题类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这类应用题的特点就是告诉两个量,问题会问A 是B 的几分之几,分析清楚了,学生编起来自然速度很快,也不会出问题。

自编题型的第二步是“四面开花”。学生在第一步时能够编出基础题型并会解答,完成了基础的知识的夯实,照顾到了全体学生。但我们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此时关注度就不再是基础知识和后进生了,应该考虑给中间生和优秀生发展的空间,利用中优生带动和开拓后进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全体学生思维的目的。第一步完成时,中优等生速度比较快,检查完别人的题后可能仍然没事可做,催得太紧又会使后进生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可能。这时,教师可以鼓励中优生编稍有难度的题,可以把一种类型的题,通过增加或改变条件,使它们变成加减乘除不同类型的题,从而实现了题型的拓展延伸,保证课堂人人“吃饱”。

没有不好的比赛,只有不好的规则。在这种思路引导下,课堂里学生自编的好题层出不穷。比如,一个学生的父母是开烧烤店的,她编得第一题是:“爸爸第一天卖出羊肉串200串,卖出的毛肚是羊肉串的二分之一,杂碎又是毛肚的五分之一,杂碎卖了多少串?(基础题)”第二题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条件:“爸爸今天一共卖了500 串烧烤,其他为蔬菜”,问题变为“蔬菜有多少串?(扩展题)”第三题变问题为:“杂碎比毛肚多卖了多少串?(知识顺延题)”第三题已经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种类型,因此她可以在学习新题型的时候,根据这一题继续向下编。这种自编数学题的方法,不但实现了学生当堂学会题型的目的,又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了起来,学用有机统一,实现了双赢。

自编题的第三境界是触类旁通,达到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当学生编到第二境界的时候,他的综合分析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型已经可以进行初步分析。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综合思维很强的题目,并通过传授分析方法,促使学生进行编题训练。学生可以在第二梯度的难度上再加深难度,自然而然达到在出现强综合性难题时,有序分析,快速解答,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变教为学,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

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编出来的题目五花八门,这不便于教师综合管理。此时合理的教学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学生编题的每一步衔接过程中,特别是后进生还没有完成而优等生早已完成时,教师就要以最好的速度找出速度最快最准确的学生,让它们充当一次“辅导小老师”。注意,只当一次,就是只检查一个学生的作业,然后角色依次向下传递,由这个学生继续检查下一个学生的作业,他就可以继续编自己的题。这种方式,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辅导小老师”的作用,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当一次别人的“老师”,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编题型的最高境界是“变教为不教”。学生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编题的经验,在教师或者“小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开始主动去学习,实现“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标。当学生在一次次的自编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我价值得到激发,求知欲不断被满足,填鸭式的“要我学”自然变成了探究式的“我要学”。

四、高瞻远瞩,为学生的长远发展铺路架桥

我为学生的自觉学习预设了三个阶段:上课能听懂会编题阶段;写作业时会思考动脑筋阶段;课后主动反思预习复习阶段。通过一步一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半册书学习、整册书提前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前预习下册知识,甚至初中、高中的知识,乃至实现拥有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几个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却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耐力。当一件事情由陌生变得熟悉起来,其新奇所带来的诱惑力便会大大降低。所以,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要在教学中跟进相应的鼓励措施。我采取了下面这些鼓励方法:一是借助班级希沃教学助手,使评比常态化、系统化。希沃助手可以随堂评价,现场就能看得见,评价效果好,家长也可以收到教师对学生的当堂评价。二是利用学习表扬信进行文字式评价,使学生有了学习的荣誉感。我的表扬信分两种:一种是网上购买的小卡片式表扬信,一种是自己印制的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的表扬信。实践证明,这种表扬信,学生都特别喜欢。根据前后几届学生的对比,发现每次都有学生会出批次性的区别,也就有快有慢,顶尖的学生在最后所剩无几,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实现自觉状态,也算有效达到了培养思维能力的效果。

五、且行且改进,在实践中推陈出新

一项好的学习方式,从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使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所以,针对具体的实施者,既要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知识掌握的深浅等方面灵活应用。比如,编题中的第二境界,可以让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达到,而第三境界,只能是极少数学生才能达到,这时候就不能勉强。再比如,就题型而言,分数应用题在综合应用中比较抽象,达到的学生人数就有限,而立体图型中的综合题型,抽象程度不高,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却比较高,对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就只能慢慢训练,不可强人所难。

在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扬长避短,使编题方式更具生命力。不是所有的题型都适合去编,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编,势必造成某些编不了的题强编硬编,编出不该有的问题来。比如,一些概念性质的题,最多编个填空题,而部分判断类题型,更适合学生去了解原因,而不是编题。

学生自己编题的最大优势是:学生互相检查,互相辅导,互相启迪,最后实现: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新知识的“阵地”,更像是学生交流成功经验的“论坛”;教师不再是这个阵地的主讲者,而是“论坛”的主持者。这样的课堂,师生不但轻松,而且更具有激情和活力。

好的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而以编题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实现有效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