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初探

时间:2024-05-04

何福

摘 要: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学习更是如此。那么该如何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呢?本文从历史学习习惯包括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在培养历史学习习惯中应采取的做法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体验;预习复习;学习兴趣;课堂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21

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方面,包括历史阅读和历史笔记;思维方面,包括合理想象和批判质疑。历史阅读和合理想象是历史学科比较独特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笔记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批判质疑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新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都很有帮助,但是鉴于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这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规范。

一、历史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

(一)培养历史阅读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情境下分析问题已经成了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必备历程,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既要有阅读速度,还要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阅读内容。这里的难点是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定问题,包括课前预习阅读、课堂集体阅读、课后延伸阅读,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此外教师示范也很有必要,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很快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安静的默读思考能培养学生读史分析的能力。再通过小组探究交流阅读成果,结合教师点拨,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对历史内容的感悟能力。

(二)记历史笔记的习惯

教学实践中,学生要坚持记笔记。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板书,把知识要点和历史发展脉络梳理清楚,通过课堂板书或投影显示,要求学生记在本上,既强化了知识点,增进了记忆,又便于以后复习。另外,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再读时,也要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可以记在书本空白处,养成边阅读边思考学习的习惯。

(三)合理想象

历史的内容尤其是古代史和世界史,距离现实较远,巨大的时空差距使学生认知记忆时比较吃力,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历史想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要提醒学生历史想象不是随意想象,不能脱离史实,违背历史。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挑出一些古装剧中的历史错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四)批判质疑

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由于站在不同的立场,或是随着时代发展变迁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人们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如对秦始皇、曹操、武则天这些帝王功过的评价,对儒家文化和宗教思想的认识,对一些改革措施的评价等,都曾发生过改变。由于当今学术思想自由,一些西方价值观引入,再加上影视剧及网络的影响,学生会对一些已成定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产生怀疑。这时首先应肯定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然后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成辩证的、发展的、科学的唯物史观。今后再遇到相似问题时,学生便能进行辩证客观理性的评价,这便是历史的学以致用了。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教师方面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确定好预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神听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多穿插一些和课堂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或者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兴趣,主动学。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示自己,发挥他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要全面参与,提高学习历史的热情。

1.在教学设计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教学活动中

通过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角度观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历史,享受历史课带来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2.巧用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表达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立足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特别是其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情况,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初中历史虽然内容不多,但是很多知识距离现在时间较远,学生们知晓的信息较少。同时,自媒体时代,很多学生读书少,视野较窄,所以对于一些知识容易产生认识局限或者理解困难。因此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形象化的感知,要巧用实例,多用学生们较为熟悉的身边事例来创设相关情境。在学生体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多角度分析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用规范的学科语言进行表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

3.鼓励合作,在思维碰撞中共同进步

知识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简单死记硬背,只有在理解消化后才能真正吸收知识,这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重视信息交流,而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习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用竞争机制来激励小组间开展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活动,用任务或者问题驱动学生们进行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们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最终达成共识,这对于学生的整体进步也非常有益。

4.重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内驱力

最好的学习状态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为特征,这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力,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也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如“北京人的一天”这个故事,把北京人的一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样既学习了课本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二)学生方面

培养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学生要认真记笔记,经常圈点勾画,从而加深记忆,分清主次。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要掌握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对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进行复习,梳理,检测,“温故而知新”。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更是如此。很多时候学生被动学习情况的出现,与缺乏准备有密切联系,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要给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提高重视,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学生上课以前把要学的知识预习一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对预习中的不懂之处,可先做好标记,作为听课重点,这样上课时更有针对性。为了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要提前有效预习,多动手,这样预习的效果会更好。

2.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

初中历史课课时较少,且基本上没有自習课,学生大部分的历史学习只能依靠课上,因此良好的听课习惯非常重要。只有上课认真听讲,才能把教师所讲内容弄明白,才能知道哪些地方是重点、难点,自己在预习时不明白的地方要重点听,切实做到全面掌握。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三国鼎立形成以前的背景,认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在三国鼎立形成中的作用。三国的名字、建立的时间、建立人、都城等内容都由学生通过看课本内容和插图,在三国鼎立形势图上标示清楚。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当学生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很大帮助。

3.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的习惯

历史学科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但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知识是以章节的形式碎片化呈现给学生的,所以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或片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结合自己所学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情境,全面把握知识。另一方面,历史学习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需要理清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比较,是历史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具体如何去做,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自身素养才会提升。

4.培养经常复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经常复习不仅有助于巩固已学内容,而且有助于下一步的学习。对于学过的知识,要督促学生经常温习;对于似是而非的地方,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历史上的许多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常复习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历史学科所涵盖的内容较广,综合性也比较强,虽然距离今天比较遥远,但是和当下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有较为丰厚的知识储备,因此要多阅读,拓展知识面。学生通过阅读也能够开拓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网站,同时针对一些重点问题可以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努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有耐心,有爱心,持之以恒。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注意科学引导,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戴世锋.将史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J].中学历史教学,2014(3).

[2]陈金花.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J].中学课程资源,2014(4).

[责任编辑 康兰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