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时间:2024-05-04

田进

摘 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小学阶段学生具体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基础能力,是教育部门重点要求培养的教学指标之一。本文将从计算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入手,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计算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探究

计算能力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基础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教师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打好学习基础,提高其数学学习效率,强化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从自身教育观念入手,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加以重视。同时,教师应意识到,计算能力除了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还要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其形成逻辑缜密的数学思维。这在学生日后进行公式推理、逻辑判断、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路径

(一)打牢知识基础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与对应计算方法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判断,迅速运用对应的计算方法或者运算规律,是教师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环环相扣,确保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连贯性,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训练,强化其计算能力[1]。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首先进行知识回顾,检查学生对前面的分数基本性质以及通分、约分的基本计算技巧的掌握情况,在确保学生整体对相关知识理解无误的基础上,开展分数加减法的课堂教学,帮助他们建立知识连贯性的同时,对其计算能力的基础,即计算对应概念以及性质的认知进行了巩固。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避免了简单的知识灌输模式对学生数学知识连贯性造成的危害;其次,通过强化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具体运算法则的理解能力,使其更轻松地学习新的运算知识,提高整体课堂效率,使得教师可以为课堂专项训练,留出更多空余时间;最后,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专项能力强化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的知识脉络,使其逐渐形成系统的学科思维,提高其数学综合素养水平。

(二)培养学习兴趣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较低,不利于教师开展具体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培养其计算能力时,应当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趣味,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参与度。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教师可根据此阶段学生好奇心重、活动性强的特点,适当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比”相关知识时,教师可针对比的应用设计教学活动,借用带有刻度的计量杯、浓缩果汁以及饮用水来举办果汁调配竞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学生在组内进行竞赛,竞争果汁调配冠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进行调配之前,分别用计量杯计量果汁与水的容量体积,在调配后计算自己的调配比例。在组内竞赛结束后,教师再选出班内调配最好的果汁,并公布其调配的比例。

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生活实际案例,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师通过设置实际测量操作与计算环节,加强了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计算的熟练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专项强化训练;最后,通过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比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增强了其对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认知。

(三)分组教学,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合作理念培养愈发重视,这一点也体现在各校各班积极开展学习小组活动的情况上。小组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2]。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可将积极活跃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分成一组,前者负责记录组内讨论情况以及结果,后者负责组内发言。教师可将一个具有复杂计算过程的属性问题交给各小组自行讨论,引导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积极运用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运算,并与其他组内成员进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讨,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理念,也锻炼了学生思维,使得他们在思考与发言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计算思路与技巧。

(四)细化计算,专项训练

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应当结合教学进度与他们的实际水平,将计算能力整体训练,分解为小专项训练。针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师可将其分为口算训练与估算训练。

在口算训练方面,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口算训练主要集中在小学数学初始阶段展开,以四则运算法则为核心,是学生后续计算学习的基础[3]。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口算专项训练,积极培養其口算能力,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1)提高反应速度。学生对口算题的反应速度,是提高其口算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从提高学生数字书写速度入手,使其对数字形成条件反射,其后针对学生水平,从十以内加减法到两位数加减法进行口算训练,在循序渐进式教学中提高其口算反应速度,为其打下口算基础。(2)提高准确度。在提高反应速度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快速问答训练,对学生的口算准确度加以要求,使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提高计算准确率。(3)运用口诀。教师可适当编写口算口诀,帮助学生发现口算运算规律并加以运用,使其口算更富有技巧,提高其口算效率。

在估算训练方面,估算可穿插在小学数学整体教学阶段的各个环节中,因此教师可在课堂当中设置快速估算环节,持续强化学生的估算能力。为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估算方式进行计算,教师可设置课堂抢答环节,针对提出的计算问题,在估算出结果后进行抢答,贴近正确答案者可得到奖励。教师在进行估算训练时应当注意,估算训练应当紧贴课程内容与学生计算水平,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辅助手段,要注意不可因在课堂中过度开展估算训练而浪费课堂时间,拖慢整体教学进度。

(五)计算纠错

计算是知识判断的快速运用,一道题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课下应积极研究他们的常见计算错误,统计错误类型,针对其计算错误,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陷入的计算误区[4]。在完成汇集整理工作后,教师可选择适当时间,就典型计算错误单独设置一堂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遇到的障碍,及时纠正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同时,教师针对计算错误,可令学生单独准备纠错本,将平时的计算错误记录在纠错本上。这样既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也培养了他们自我总结的能力,使其及时意识到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提高学生对计算能力培养相关工作的配合度,降低教学活动的无效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六)家校联合

任何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计算能力同样如此。为了确保教师计算能力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根据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布置给家长一定的相关任务。在课上学习正确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后,学生可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课后任务,逐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同时,家长要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升计算训练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监督,纠正其计算错误,提供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是第一层能力提升保障。课后,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任务,调动家长对学生的课后训练进行监督,既提高了计算训练的持续效用,又通过任务及时了解到学生的课后计算任务完成情况,这是第二层能力提升保障。最后,学生家长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师进行反馈,对教师提高计算能力的教学任务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促使教师不断完善相关教学设计,逐渐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第三层能力提升保障。通过三层能力保障,在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努力下,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七)教学交流

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特点,不同教师在开展计算能力提升教学活动时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此,学校应定时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将各年级小学教师集中在一起展开探讨。在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分享自己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讨论内容,同时针对其他教师的分享内容,及时记录并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取长补短中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吸收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活动有益的教学经验,进而加强自身相关工作建设。同时,除在本校内开展教学交流,学校也可利用网络平台,开放讨论渠道,组织本校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探讨,拓宽本校教师教学视野,为其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

通过长期交流分享,教师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课堂以及本校的课堂,而是能从更加宏观的教学角度出发,认识到计算能力素养在当下教育发展环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进而为自身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参考的依据,使得教师可以在科学严谨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具体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工作不是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捷径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科学系统地培养。教师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时,应当注意从自身教学理念出发,牢固学生计算知識基础,丰富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细化计算训练任务,及时纠正学生常见计算错误。同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持续强化计算训练效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梅.浅谈小学生计算障碍的清除策略[J].学周刊,2018(3):25.

[2]王晓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9(1):107.

[3]付卓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19(11):58.

[4]马进福.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5):3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