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时间:2024-05-04

摘 要:朗读是汉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意识和整体把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学校只重视书面的考查,而忽视了朗读的考查,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存在诸多的不足的地方。基于此,特就朗读的形式和方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为朗读真正贯彻于语文教学中探索一条新出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多媒体;古诗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3-009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84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该重视学生们思想感情的影响”。朗读作为汉语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技能,对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语言意识和全面的掌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俗话说“百读不厌”。这个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而是要有方法、有情感地去诵读。为了大声朗读,义务教育的各学段都要求“以情感方式朗读”,要求学生们在初步了解作者的情感后,以适当的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式大声地朗读,表达对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一、朗读教学面临的现状

由于语文教育中侧重于书面的考查,忽视了朗读的考查,从而造成语文教学中课上有读书声,却少有读的效果。由于很多教师还在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就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背诵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地读普通话。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不少中学生在朗读上存在很多问题:不会断句,出现添字、漏字、错字等等。学生们不认为课文需要通过读来走进文本,只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教师的讲解上,忽视了自我情感的体验。

二、朗读的多种形式

(一)多媒体辅助

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生动地展示声音和图像,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在教学中播放音乐能渲染情绪,创造气氛,把音乐与文字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有效朗读。

(二)有效范读

示范阅读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示范作用的体现。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学生朗读。示范阅读时,学生可以看到人和听到声音,有效地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欣赏和阅读水平。良好的阅读模式是对学生美的启迪。

当学生体会不到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的适时范读能够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情感中去。如在教授《黄河颂》时,“啊,黄河”这一句学生很难读出应有的气势,这时我采取范读的形式,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形象地向学生展现了声调的变化、重音的停顿等,使学生能够迅速把握朗读方法。

(三)品读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做到全篇朗读才能把握情感,有时文章中一句饱含深情的文字就足够。如在《昆明的雨》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文章开头和结尾重复的“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通过不同的停读和重读技巧,让学生们试着读懂作者的思想、喜爱、赞美和闲适之情。在“阅读”和“品味”的结合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语言意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鉴赏力。

三、不同文本的朗读方式不同

在语文课堂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朗读要求不同,朗读方法也不尽相同, 例如诗歌的反复吟诵,散文的细加品读,区分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散文

声情并茂的朗读是现代散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黄仲苏先生在《朗诵法》中提到,诵读之而有音节者,宜用于读散文。在朗读教学中,宜让学生读准音节,准确地把握发音的变化,做到舒缓不破,字字分明,虽有声调的起伏,但不明显,用最自然的语调读出抑扬顿挫来。

散文之美美在语言,柴自生《朗读艺术与朗读教学法》中提到“散而有致节奏多变,清且涟漪语调轻柔,片段人物朗读得体”,就将散文的文体特征与朗读技巧结合在一起。散文朗读还要注意情境性的创设,以典型事物为线索,以充沛的感情为依托,借助声音,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共鸣。

(二)古诗文

古诗文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教育意义和文化意义不容忽视。虽然我们早已脱离古诗文语言背景,但是通过吟诵仍能拉近学生与古代文人的距离。古诗文适合大声朗读,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古诗文意识,而且能全面把握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朗读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朗读正确的发音和句子,然后朗读正确的语气和语调,通过朗读来学习和掌握课文、词汇和文学意义。

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字词的读音、句读停顿、节奏快慢等都在教师的范读中表现得更具体。高技巧的朗读技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达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科学地朗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學的自身优势,结合课文内容要点,引导学生朗读,合理运用轻声、重音、停顿、语速和语调,设计丰富生动的课堂阅读练习,使学生学会语言,积累知识。在课堂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淑玲.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和现状[J].新课程:中学版,2011(3).

[2]田小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王璐.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材作业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于明珠(1984.11— ),女,河北邢台人,中教二级,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